热闹是别人的事,你瞎掺和什么?烟花好看吧?但它也能把你炸得粉身碎骨。
烟花要远远地看。少看些热闹,你自己的人生才能真正热闹起来。
老子说:“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老子·二十六章》)——即使有繁华景观,也要超然独处。荣观就是繁华景象,此处老子讲的“燕处”就是《论语》上讲的“孔子燕居”的“燕居”,指闲居。老子这话意思是:任他外界再繁华,我只是一派闲适超然。
??????
热闹是别人的事,你瞎掺和什么?烟花好看吧?但它也能把你炸得粉身碎骨。烟花要远远地看。少看些热闹,你自己的人生才能真正热闹起来。
老子说:“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老子·二十六章》)——即使有繁华景观,也要超然独处。荣观就是繁华景象,此处老子讲的“燕处”就是《论语》上讲的“孔子燕居”的“燕居”,指闲居。老子这话意思是:任他外界再繁华,我只是一派闲适超然。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七岁的时候,曾与小孩子们玩耍。他们看到路边上有一棵李树结满了果子。小孩儿们就急着去摘,只有王戎一动不动。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动?”??
王戎说:“这树在路边,果子本应该被路人摘完。但现在还有这么多,一定是苦的。”??
有人不信,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这个故事极好。王戎从小就明白做人要不掺和。你去瞎掺和就有好果子吗?有的只是苦果。
王戎长大后为名士,是“竹林七贤”之一。
竹林七贤最大的本事就是不掺和,他们留给后人的最大财富也就是不掺和。
当时,司马氏代曹氏,晋灭三国,天下人都搞疯了,无不掺和在世事中。只有有限的一些人看出来了这些毫无新意,一切只不过重演。
一切只不过是别人的剩食。食之无味,不如弃之。
真正有作为的人内心自有想法,不随世事沉浮。
他的目光看得较远,他并不会狂妄地经营自己在整个人类中所占的位置,他只是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一生。
说是一生,其实是半生。
因为他在三十岁前是不成熟的。三十岁后,始可言人生!
正因为人生短暂,所以你不能什么时候都瞎掺和,因为你还有你的正事要办。
热闹是别人的事,你瞎掺和什么?烟花好看吧?但它也能把你炸得粉身碎骨。烟花要远远地看。
少看些热闹,你自己的人生才能真正热闹起来。
鲁迅把世上人分为两种,一种是“看客”,一种是“过客”。
看客以看热闹为一生,大凡砍头、**、偷盗之事,是他最爱看的。看到最后他也被人砍头了,临死之前他终于醒悟,忍不住对那些来看他的人大叫说:“别看啦!”谁理他。
“过客”知人生如寄,他不过是白走了这一趟。但他并不因此而伤感,却因此而畅快。我在《赠熊晋仁》一诗中写道:
“绝色江山都看过,请君明日天葬我。”??个中人生旨趣,想必深知“不朽”为虚妄、“速朽”是所求的你也定能体会了。
魔鬼说——??
快来看噢,快来看噢,这里有人被杀了。他的血多么鲜艳,比猪血还鲜艳。
天使说——??
我知道我必会消逝在远方。但请允许我在日落时站立在那里,因为这样,还在荒漠中的你就能看到我身后的绿洲。
王戎??
王戎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中的一个,作为名士,他放浪于江湖。作为有眼力的人,他又不随波逐流。
老子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讲天下同于我身,我修我身,就是治天下,原不需要一个所谓“修齐治平”的过程。
以身观身,则可见世人百态,于是不掺和,反观自身,快意浪游于人境,乐此而终。
不做看客??
看客并不是可耻,而是可悲——他不知道下一个就轮到他。
老子说:“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讲不随众人挣抢那么多,遗世独立。看客无味,空耗
时日、浪费热情而已。与其“过屠门而大嚼”,不如回家“一箪食,一瓢饮”。
过客??
人世的繁华他走过,甚至山中的明月他走过——他什么也不留下,呵护着大地,不忍来回践踏。
老子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以水喻道,正好用来比作过客。水流不返,人过无声。过客默然走过恶境,但他并没变成恶人。他的心依然为善。做人就要做过客,收获最大,因他走得最远。虽说孤独也最大……
速朽??
庄子说做人要“速朽。”迅速腐朽比永不腐朽好,永不腐朽是可怕的——他总是霸占,连死了都霸占。
老子说:“澹兮其若海,漂无所止。”??
讲人生如大海茫茫,飘飘****,没个终止。死亡也不是终止,人死了还要分解。分解也不是终止,分解了还要重新组合,或消失。消失也不是终止,消失仅仅是转移。因此人真的是永恒的,他无法真正消失,无法不永恒。怎么也死不了,这真正让人恐惧,因为那样将受永无休止的折磨。当此之时,速朽就是解脱了。
【链接解读】????
《老子·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老子说: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动的主宰。因此君子每天做事都以大道为本,心里面清静。即使身边一片繁华,也要一尘不染,超然独处。可惜那些国君不明白这个道理,做事轻率,做人浮躁,活活把自己殉给了所谓天下。要知道啊,上面的人轻率,就会失去追随者。下面的人浮躁,就会革掉君王的命。
“重”,厚重。厚重是包容。大地不但包容生生不息的万物,还包容垃圾与腐尸,这样才能做大地。厚重是丰富。厚重是稳稳当当。厚重是寂然不动。
“轻”,轻不是轻灵,在此指不够份量。人把自己当大地,当然还远远不够。
“静”,静止。我妹妹问我:什么是“止于至善”?我说:“不是因至善而止,而是一止即为至善。”任何时候都要停下来,任何时候都可以停下来。静止是大道本原,寂然不动是宇宙奥妙所在。
“躁”,躁动,运动。宇宙不得不动。不是你浮躁,而是你被某种力量牵引,被人挤兑。浮躁是难免的,浮躁是可贵的,厌倦了浮躁,你自然会静下来。不让人浮躁是不人道的。让他浮躁个够,自有冷下来的一天。
“辎重”,音zī zòng,行李,不是军用辎重的意思。军用辎重包括大件小件的行军装备,老子在此只是说行李,比喻大道。行李是包袱,大道怎么是包袱呢?大道当然是包袱,没有人能空手进天堂。
“荣观”,繁华景象。
“燕处”,闲居、闲处。燕,闲适。
老子这段话讲人要超然,花花世界只不过是眼睛花,什么也不是。同时,超然是建立在厚重的基础上。大象比小鹿超然,就因为它厚重。小鹿倒是轻盈,蹦蹦跳跳,不过是寻死。
老子超然独行??????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