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百分百的石头,没有百分百的美玉。“美玉无瑕”是骗人的。连空气都有灰尘,你怎敢说你没有杂质?明白自己本来就“不纯”,你才能纯洁自己,解脱自己。
老子说:“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二十章》)——难得的宝物妨害人的进步。越难到手的东西越没用,求完美就是求完蛋。求完美即自杀。
世上只有百分百的石头,没有百分百的美玉。“美玉无瑕”是骗人的。连空气都有灰尘,你怎敢说你没有杂质?明白自己本来就“不纯”,你才能纯洁自己,解脱自己。
老子说:“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二十章》)——难得的宝物妨害人的进步。越难到手的东西越没用,求完美就是求完蛋。求完美即自杀。
????
西晋左思写了一篇《三都赋》,自以为不错,当时的人却讽刺他,说他写的不成。
左思后来把文章给张公看。
张公说:“你写得太好了,可以与张衡写的《二京赋》齐名。但你的文章世人还不看重,要经过有名气的人包装才行。”??左思于是求当时的大名士皇甫谧帮忙。
皇甫谧见了左思的文章十分欣赏,就为他作了一篇序。
于是先前说他不行的人都说他好得不得了了。
你看,古人都懂得包装、炒作。要干事情就是要用手段!不用手段,你段不能彰显自己。
左思把自己展示了三次:
第一次乱展示,结果俗人不识货,大大的把他嘲笑了一通。
第二次他明白要给行家看。但光是行家欣赏不管用,要打入市场就要用市场手段,而不是用行业手段。我们不要大行家推荐,要大名家推荐,才是正道。
第三次左思就去找大名家了。大名家一提拔,他就出名了。
名气意味着认可。
名人所占资源极多。
你有好东西不要乱展示,要像左思一样才好。其实左思深知其道,当初他写《三都赋》,就是沾张衡《二京赋》的光。果然,大行家张公把他这点看出来了,才有了接下来的戏剧性情节。
左思是西晋有数的大文学家,你看他都懂得跟风炒作、包装,你千万不要说他不纯,错!人无手段则其名不扬,其事不彰,其人无成!
世上只有百分百的石头,没有百分百的美玉。“美玉无瑕”是骗人的。连空气都有灰尘,你怎敢说你没有杂质???明白自己来就“不纯”,你才能真正纯洁自己,解脱自己。
人不怕不纯,就怕太纯。
水至清则无鱼。
你太纯了就固执,孔子说“无执”,佛家说“去掉执着”,都讲人不能太纯,才能最终纯起来。
太纯了为何有害?举个例子,希特勒忠于自己的理想,终生为之奋斗,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我的奋斗》,可以说是个很“纯”的人。这种“纯”害了他也害了世人,你说你还敢不敢太纯???
太纯了你就以为自己是惟一正确的,就听不进劝,那么很快你就完了。《红楼梦》上林黛玉早死,就因为一个“纯”字。
说白了,世上没有真正“纯”的人。
琼瑶的言情小说很纯是吧?那是琼瑶阿姨搞钱的方式。
林黛玉很纯是吧?那是为了霸占情人。
希特勒很纯是吧?那是为了掠夺。
凡是太纯的人都有病。
凡是太纯的人都别有用心。
你看,这是纯吗???
你无需提防那些“很复杂的人”,你要提防那些“很纯的人”!
恐怖分子的信仰都是很单纯的!
我们不要这种纯,而要另一种“纯”。孔子把它叫“大同”,熊晋仁把它叫“太和境界”,指一种融通后的同一。虽是同一,却依然“和而不同”,因此可以与人无害,与己无损。太和境界中人人但有和气,别无霸气。有给与,无掠夺。要成人之美,而不夺人之美。
把不纯的美玉砸碎,就成了纯粹的石头。
做美玉不如做石头。美玉只不过用于炫耀,石头却可以长久。
魔鬼说——??
做人不如做强盗,做强盗不如做魔鬼。亲自做事不如驱使人做事,驱使人做事又不如搞破坏乐趣更大些。你只要跟我走,你就是单纯的!????
天使说——??
用我心里的善,成就外在的美。做事是我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做事,毋宁死!我通过做事做好我自己。我一心为他人时,我才是单纯的。凡事只为自己考虑,就收获有限。我以复杂至单纯,而不把单纯搞复杂。
美玉有瑕??
世上只有百分百的石头,没有百分百的美玉。“美玉无瑕”是骗人的,美玉有瑕才是真实的,真实的才是好的。
老子问:“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涤除指洗去,玄,黑点。览,眼前。疵,瑕疵。老子这话是说:用力洗去器皿上的黑点,能洗干净吗?答案是洗不干净,因为那黑点是从胎中带来的,并经过大火烧制。有瑕疵才证明是真货,因为它有历史、有烧痕。
左思请皇甫谧推荐自己??
你有好东西不要乱展示,俗人不识货,会糟蹋好东西,所以一定要像左思一样把好文章给大行家和大名家看,才能迅速为市场接纳。
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即此。
太和??
熊晋仁倡导太和境界,倡导融通后的同一。做事太和,则收获倍增。
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讲天地相合之后的奇妙效果。合即和。一个人等于零,两个人就有和有赚了。
纯??
纯不是完美,纯是残缺。月缺花残,可见是纯粹之花月。人生有遗憾,才是百分百的人生。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天地都有所期待,期待那“一”(太一,即道),才能成全自身。可见纯不是纯有,而是纯念——精神专一,投身那道。
素??
素是提纯,不是本来的样子。人从复杂回到简单,从张扬回到朴素,是提纯。提纯是提炼,是升华,是有保留的进步,无保留的保守。
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素指素帛,天然帛布,老子引深为人的本性。老子这话是说:你要洞见你的本性,把握自己的本质,去掉私心私欲。少与寡都不是少,而是没有。所谓本性与本质本来都是不存在的,但因为你把自己少下去、寡下去,马上就见本性与本质了。
【链接解读】????
《老子·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说:
五颜六色的东西好看,看久了就眼花缭乱,就会瞎了你的眼睛。五音八调好听,听多了就会让你的耳朵聋。五味美食会彻底败坏你的口味。一天到晚东游西**会让你的心发狂。难得的宝物会栓住你的脚。所以啊,圣人只吃有限的东西,不敢去享受无限的世界,因此要舍弃那些害人之物,只取身边之物。
“五色”,原指青、黄、赤、白、黑,老子代指五颜六色的花花世界。老子此处说的“色”,略同于释迦牟尼说的“色”,即色相,世界的表像。
“五音”,原指宫、商、角、徵、羽,老子借指世界上一切的躁音杂音。这个世界充满喧嚣,从早到晚只有吵闹。静音是真正的音。无乐是真正的乐。
“五味”,原指酸、苦、甘、辛、咸,老子从饮食滋味借指人生滋味,后世之人动不动就说“我吃过很多酸甜苦辣”即源于此。
“爽”,不是现在说的“爽”(爽快、舒服),而是指变味。太爽了就要变味。爽又通霜,指口生霜(疮)。
“难得之货”,指宝贝东西,包括人。
老子这段话在说好东西最会摧毁人。
不是用过度了会摧毁人,而是本来就会摧毁人。不管你用得过度,还是适度。最好是不用。
少用少伤,不用就不伤。
但完全不用也不可能。老子既说“五味令人口爽”,又说要“为腹”,看来他的意思不是求没有,而是求少。无就是少。真正想达到“无”的境地不可能,因为你不是造物主,不能把自己变来没有。但你可以少下去——通过不做的方式做好自己。
不要那些好东西、好事情,不要那完美。
完美不是美,完美是完。
老子扔掉手中美玉,轻松上路??
一切美物,都是包袱。美让人醉,醉就是死。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