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1 / 1)

(一)中文档案

《北平地方法院的档案》,北京市档案馆藏,全宗J065

《北平市公安局及各分署档案》,北京市档案馆藏,全宗J181-J184

《河北北平第一监狱档案》,北京市档案馆藏,全宗J191

(二)报纸

《北平日报》

《华北日报》

《京报》

《群强报》

《世界日报》

《世界晚报》

《顺天时报》

《益世报》(北平版)

(三)期刊

《北平特别市市政公报》

《东方杂志》

《法律评论》

《监狱杂志》

《警务旬刊》

《社会学界》

《司法公报》

《中华法学杂志》

《中华监狱杂志》

《最高法院公报》

(四)汇编

京都市政公所编纂:《京都市法规汇编》,1928

北平特别市政府编印:《北平特别市市政法规汇编》,1929

司法行政部编:《司法统计》(1929年度),南京,司法院秘书处公报室,1931

司法行政部总务司第五科编:《司法统计》(1930年度),南京,司法行政部总务司第五科,1933

司法行政部总务司第五科编:《司法统计》(1931年度),南京,司法行政部总务司第五科,1934

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编:《北京市政府统计特刊(民国二十二年度)》,1934

北平市政府编:《北平市政府二十二年下半年行政纪要》,1934

北平市政府编:《北平市政府二十三年上半年行政纪要》,1934

北平市政府公安局编:《北平市政府公安局业务报告》,1934

司法行政部统计室编:《司法统计》(1932年度),南京,司法行政部统计室,1935

司法行政部统计室编:《司法统计》(1933年度),南京,司法行政部统计室,1935

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主编:《北平市政府二十二年度行政统计》,1935

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主编:《北京市政府统计特刊(民国二十三年度)》,1935

司法行政部统计室编:《司法统计》(1934年度),南京,司法行政部统计室,1936

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第一科统计股主编:《北平市统计览要》,1936

申报年鉴社:《申报年鉴》,1933—1936

北平市政府参事室编:《北平市市政法规汇编》,1937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入监人犯统计》,1935—1937

北平市政府编印:《市政月刊》,1929—1937

司法行政部编:《司法统计》(1936年度),重庆,司法行政部,1938

北京特别市公署警察局编:《北京市警察法规汇编》,1938

蔡恂:《北京警察沿革纪要》,北京特别市公署警察局,1944

山东省劳改局编:《民国监狱法规选编》,北京,中国书店,1990

《北平历届市政府市政会议决议录》,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五)论著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

白建军:《犯罪学原理》,北京,现代出版社,1992

北京市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文献编纂学教研室编:《北京电车公司档案史料 1921-1949》,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

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档案史料(2000.1)》,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平往事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曹健民主编:《中国全史》(简读本),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曹立群、周愫娴:《犯罪学理论与实证》,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

曹子西:《北京通史》,北京,中国书店,1994

常人春:《老北京的穿戴》,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陈达:《现代中国人口》,廖宝昀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陈柱:《中华民国史》,长沙,岳麓书社,2011

东莞图书馆编:《伦明全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冯和法编:《社会学与社会问题》,上海,黎明书局,1944

戈春源:《赌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管欧编:《北平特别市社会局救济事业小史》,北平特别市社会局,1929

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韩秀桃:《司法独立与近代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韩延龙、苏亦工:《中国近代警察史(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侯艳兴:《上海女性自杀问题研究:(1927-1937)》,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胡起鹏:《监狱卫生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怀效锋主编:《清末法制变革史料 下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康焕栋:《监狱学要义》,上海,法学书局,1934

李剑华:《犯罪社会学》,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37

李剑华:《监狱学》,上海,中华书局,1936

李景汉:《北京郊外之乡村家庭》,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城市(劳工)生活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底边社会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梁东汉主编:《新编说文解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林颂河、韩德章、刘心铨编:《北平社会概况统计图》,社会调查所,1931

卢政纲编:《罪犯学》,福建省警官训练所,1937

罗检秋:《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三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马模贞主编:《中国禁毒史资料 1729—1949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马芷庠编:《北平旅行指南》,北平,经济新闻社,1937

民进中央宣传部编:《严景耀论文集》,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莫洪宪主编:《犯罪学概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穆玉敏:《北京警察百年》,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芮佳瑞:《监狱法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芮佳瑞:《监狱制度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邵雍:《中国近现代社会问题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司马光:《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三)》,李之亮笺注,成都,巴蜀书社,2009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孙雄:《犯罪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孙雄:《监狱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孙雄:《狱务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陶亢德:《鸦片之今昔》,上海,宇宙风出版社,1937

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陶孟和:《社会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

王宠惠:《中华民国刑法》,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群体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王发增:《城市犯罪空间》,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王娟:《近代北平慈善事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王康久主编,北京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卫生志》,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王绍玺:《窃贼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王元增:《北京监狱纪实》,京师第一监狱,1917

王元增:《京师第一监狱报告》,京师第一监狱,1917

王志亮:《清末民初:中国监狱现代转型肇始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文史精华》编辑部编:《近代中国大案纪实》,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吴建雍等:《北京城市生活史》,北京,开明出版社,1997

吴鹏森:《犯罪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吴廷燮等:《北京市志稿·民政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吴峙沅:《北平河北第一监狱报告书》,河北第一监狱,1936

肖世杰:《清末监狱改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许慎:《说文解字》,(宋)徐铉校,王宏源新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薛梅卿:《中国监狱史》,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严昌宏:《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吴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应成一:《社会问题大纲》,重庆,正中书局,1938

袁熹:《近代北京的市民生活》,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张隽清编:《新刑法分则大纲》,上海,中华书局,1936

张良辰等编:《北平侦探案》,北平市公安局,1930

张仁善:《司法腐败与社会失控 1928~194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张研、孙燕京主编:《民国史料丛刊》,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张振之:《目前中国社会的病态》,上海,民智书局,1929

赵琛:《监狱学》,上海,上海法学编译社,1931

赵庚奇:《民国时期的北京》,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1986

赵晓耕主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往事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译室主编:《义和团史料(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周占元:《北京第一监狱报告》,北京第一监狱第三科,1941

朱庆葆、蒋秋明、张士杰:《鸦片与近代中国》,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

朱亦松、宋希庠编:《社会问题》,江苏省区长训练所

(六)译著

[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法]安克强:《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张培德、辛文锋、肖庆璋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法]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与性》,袁燮铭、夏俊霞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黄建华、黄迅余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荷]冯客:《近代中国的犯罪、惩罚与监狱》,徐有威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美]D.斯坦利·艾兹恩、[美]杜格·A.蒂默:《犯罪学》,谢正权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9

[美]埃德温·萨瑟兰、唐纳德·克雷西、戴维·卢肯比尔:《犯罪学原理》,吴宗宪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美]步济时:《北京的行会》,赵晓阳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美]贺萧:《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韩敏中、盛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美]吉尔伯特·罗斯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美]季家珍:《历史宝筏》,杨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美]理查德·昆尼、[美]约翰·威尔德曼:《新犯罪学》,陈兴良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美]路易斯·谢利:《犯罪与现代化》,何秉松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 1796-1895》,鲁西奇、罗杜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美]迈克尔·戈特弗里德森、[美]特拉维斯·赫希:《犯罪的一般理论》,吴宗宪、苏明月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美]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杨云若、萧延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美]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王业龙、周卫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美]斯蒂芬·E.巴坎:《犯罪学:社会学的理解(第四版)》,秦晨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美]魏斐德:《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芮传明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美]魏斐德:《上海警察》,章红、陈雁、金雁、张晓阳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美]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邢文军等译,北京,中国书店,2010

[美]约翰·列维斯·齐林:《犯罪学及刑罚学》,查良鉴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日]胜水淳行:《犯罪社会学》,郑玑译,上海,北新书局,1929

[日]寺田精一:《犯罪心理学》,张廷健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意]切萨雷·龙勃罗梭:《犯罪人论》,黄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英]爱德华·泰勒:《人类学》,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张云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英]德拉柯利夫·布朗:《安达曼岛人》,梁粤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英]托尼·本尼特:《文化与社会》,王杰、强东红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七)论文

艾晶:《包容与赦宥:清末民初对女性犯罪的宽宥研究(1901-1919)》,《史林》2009年第1期

艾晶:《防范与失范:清末民初女性犯罪防治问题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艾晶:《离婚的权力与离婚的难局:民国女性离婚状况的探究》,《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艾晶:《论近代家法族规对女性性越轨的制约》,《求索》2012年第3期

艾晶:《民初惩罚女性性犯罪的法律问题》,《史学月刊》2008年第12期

艾晶:《民初女性犯罪的经济化趋势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艾晶:《民国初年女性的教育问题与女性性犯罪探析》,《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艾晶:《民国初年女性犯罪的原因解析——基于1914—1919年司法统计的考察》,《求索》2010年第11期

艾晶:《清末民初被控犯罪女性刑讯问题探究》,《求索》2008年第6期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拐逃防治研究》,《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越轨现象的社会缘由解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艾晶:《清末女性犯罪统计的个案分析——以大理院统计为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艾晶:《清末女性奸情杀人案研究(1901—1911)——以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为例》,《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艾晶、黄小彤:《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女性犯罪研究——基于犯罪调查的一种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艾晶、黄小彤:《民国时期城市女性离婚的难局——以提出判决离婚的平民女性为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蔡少卿、李良玉:《5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陈鹏:《试论1928年迁都对北京的影响》,《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陈蕴茜:《论民国时期城市家庭制度的变迁》,《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

董丁瑜:《1928—1937年北平妇女救济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杜丽红:《从被救济到抗争:重析1929年北平人力车夫暴乱》,《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1期

方旭红,王国平:《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城市离婚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奉子:《汉口沦陷时的公开赌场和花会赌博》,《武汉文史资料》1996年第3期

葛红玉:《清末民初铁路犯罪形态及原因分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纪良:《近代北京城市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蒋杰:《空间因素与抗战时期上海盗抢犯罪:基于GIS的法租界案例研究(1938—1942)》,《史林》2013年第3期

李景汉:《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社会学杂志》1925年第2卷第4期

李景汉:《北京无产阶级的生活》,《生活周刊》1933年第37期

李景汉:《北平最低限度的生活程度的讨论》,《社会学界》1929年第3期

李自典:《警察与近代北京城市治安管理——以1901—1937年为中心的考察》,《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李自典、李海滨:《近代北京警察生活之管窥》,《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林颂河:《统计数字下的北平》,《社会科学杂志》1931年第2卷第1-4期

刘宁元:《1928年—1937年北平妇女经济状况扫描》,《北京党史》2011年第3期

柳越武:《犯越与失范——南京国民政府治下监犯管理研究》,《东方论坛》2012年第2期

马金生:《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盗墓活动述略(1912—1937)》,《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牛敬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绥远的匪患》,《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牛鼐鄂:《北平一千二百贫户之研究》,《社会学界》1933年第7期

潘鸣:《1930年北平市隶属变动考》,《民国档案》2011年第4期

齐春风:《抗战时期日本对国统区毒品走私活动述评》,《民国档案》2003年第1期

邱国盛:《北京人力车夫研究》,《民国档案》2003年第1期

秋生:《社会调查:妇女职业》,《北京妇运史资料》1986年第20期

山佳:《北平的警察》,《北京档案》2006年第6期

孙本文:《文化失调与中国社会问题》,《社会学界》1928年第2期

王娟:《民国初期北平的犯罪与贫困关系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王娟:《清末民国时期北京的“救娼”与“废娼”》,《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3期

王均:《1900~1937年北京城市人口研究》,《地理研究与开发》1996年第3期

王均、祝功吾:《清末民初时期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9年第1期

王奇生:《民国初年的女性犯罪》,《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3年第1期

王文豹:《历代刑律沿革之概略》,《社会学界》1927年第1期

王宜林:《论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天津的犯罪小团伙——以〈益世报〉为视角》,《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王印焕:《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分析》,《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王印焕:《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烟毒的状况及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肖红松、韩玲:《民国时期河北省的烟毒吸食问题》,《河北学刊》2007年第3期

许地山:《现行婚制之错误及男女关系之将来》,《社会学界》1927年第1期

严景耀:《北京犯罪之社会分析》,《社会学界》1928年第2期

严景耀:《北平监狱的教育与教诲》,《社会学界》1930年第4期

严景耀:《中国监狱问题》,《社会学界》1929年第3期

姚慈蔼:《婆媳冲突的主要原因》,《社会学界》1933年第7期

袁熹:《清末民初北京的外来人口探析》,《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袁熹:《试论近代北京的城市结构变化》,《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张福记:《清末民初北京旗人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张洪阳、艾晶:《民初女性被告人的婚姻家庭状况分析——基于1914—1919年司法统计的考察》,《学术论坛》2010年第10期

张镜予:《北京司法部犯罪统计的分析》,《社会学界》1928年第2期

赵翠生:《清末和民国时期禁毒政策考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周叔昭:《北平女性犯罪与妇女问题》,《东方杂志》1934年第31卷第7期

周叔昭:《北平一百名女犯的研究》,《社会学界》1932年第6期

(八)学位论文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

曹关群:《民国时期上海女性犯罪问题(1927—1937)》,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杜丽红:《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城市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

侯艳兴:《性别、权力与社会转型:1927—1937年上海女性自杀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

赖生亮:《民国时期的监狱改良与现代化——以京师第一监狱为中心的历史考察与分析》,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李自典:《北京警察群体研究(1901—1937)》,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梁志善:《天津地区韩人社会研究(1910—1946)》,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2

孙巧云:《清末民初天津下层市民犯罪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王长芬:《“声噪一时”与“改而不良”:清末监狱改良再考察——以京师及江浙为重点》,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王宁宁:《民国时期赌徒群体透视》,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徐一畅:《三十年代华北地区韩人走私问题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0

杨蕾:《民国早期青岛犯罪研究》,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10

杨培:《女性角色变迁与女性犯罪》,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

杨小光:《1870年代上海城区犯罪时空分析》,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1

周进:《北平人口与城市变迁(1853—195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