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1 / 1)

却说张飞因关公放了上流水,遂引军从下流杀将来,截住曹仁混杀。忽遇许褚,便与交锋。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张飞赶来,接着玄德、孔明,一同沿河到上流。刘封、糜芳已安排船只等候,遂一齐渡河,尽望樊城而去。孔明教将船筏放火烧毁。

却说曹仁收拾残军,就新野屯住,使曹洪去见曹操,具言失利之事。操大怒曰:“诸葛村夫,安敢如此!”催动三军,漫山塞野,尽至新野下寨。传令军士一面搜山,一面填塞白河。令大军分作八路,一齐去取樊城。刘晔曰:“丞相初至襄阳,必须先买民心。今刘备尽迁新野百姓入樊城,若我兵径进,二县为齑粉矣。不如先使人招降刘备,备即不降,亦可见我爱民之心;若其来降,则荆州之地,可不战而定也。”操从其言,便问:“谁可为使?”刘晔曰:“徐庶与刘备至厚,今现在军中,何不命他一往?”操曰:“他去恐不复来。”晔曰:“他若不来,贻笑于人矣。丞相勿疑。”操乃召徐庶至,谓曰:“我本欲踏平樊城,奈怜众百姓之命。公可往说刘备,如肯来降,免罪赐爵;若更执迷,军民共戮,玉石俱焚。吾知公忠义,故特使公往。愿勿相负。”徐庶受命而行。至樊城,玄德、孔明接见,共诉旧日之情。庶曰:“曹操使庶来招降使君,乃假买民心也。今彼分兵八路,填白河而进,樊城恐不可守,宜速作行计。”玄德欲留徐庶。庶谢曰:“某若不还,恐惹人笑。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身虽在彼,誓不为设一谋。公有卧龙辅佐,何愁大业不成?”庶请辞。?1194?玄德不敢强留。徐庶辞回,见了曹操,言玄德并无降意。操大怒,即日进兵。

玄德问计于孔明。孔明曰:“可速弃樊城,取襄阳暂歇。”玄德曰:“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先使云长往江岸整顿船只,令孙乾、简雍在城中声扬曰:“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1195?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1196?即日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玄德于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闻者莫不痛哭。船到南岸,回顾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玄德急令云长催船渡之,方才上马。

行至襄阳东门,只见城上遍插旌旗,壕边密布鹿角。玄德勒马大叫曰:“刘琮贤侄,吾但欲救百姓,并无他念,可快开门。”刘琮闻玄德至,惧而不出。蔡瑁、张允径来敌楼上,叱军士乱箭射下。城外百姓,皆望敌楼而哭。?1197?城中忽有一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众视其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乃义阳[738]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1198?当下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张飞便跃马欲入,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魏延只顾招呼玄德军马入城。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么?”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两下军兵在城边混杀,喊声大震。玄德曰:“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孔明曰:“江陵乃荆州要地,不如先取江陵为家。”?1199?玄德曰:“正合吾心。”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魏延与文聘交战,从巳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尽。延乃拨马而逃,却寻不见玄德,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1200?

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共数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739]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1201?忽哨马报曰:“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后人有诗赞之曰:

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却说玄德拥着百姓,缓缓而行。孔明曰:“追兵不久即至,可遣云长往江夏求救于公子刘琦,教他速起兵,乘船会于江陵。”?1202?玄德从之,即修书令云长同孙乾领五百军往江夏求救,令张飞断后,赵云保护老小,其余俱管顾百姓而行。每日只走十余里便歇。

却说曹操在樊城,使人渡江至襄阳,召刘琮相见。琮惧怕,不敢往见。蔡瑁、张允请行。王威密告琮曰:“将军既降,玄德又走,曹操必懈弛无备。愿将军奋整奇兵,设于险处击之,操可获矣。获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传檄而定。此难遇之机,不可失也。”琮以其言告蔡瑁。瑁叱王威曰:“汝不知天命,安敢妄言!”威怒骂曰:“卖国之徒,吾恨不生啖汝肉!”瑁欲杀之,蒯越劝止。瑁遂与张允同至樊城,拜见曹操。瑁等辞色,甚是谄佞。操问:“荆州军马钱粮,今有多少?”瑁曰:“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共二十八万。钱粮大半在江陵,其余各处,亦足供给一载。”操曰:“战船多少?原是何人管领?”瑁曰:“大小战船共七千余只,原是瑁等二人掌管。”操遂加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1203?二人大喜,拜谢。操又曰:“刘景升既死,其子降顺,吾当表奏天子,使永为荆州之主。”二人大喜而退。荀攸曰:“蔡瑁、张允乃谄佞之徒,主公何遂加以如此显爵,更教都督水军乎?”操笑曰:“吾岂不识人?止因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故且权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

却说蔡瑁、张允归见刘琮,具言曹操许保奏将军永镇荆、襄。琮大喜。次日,与母蔡夫人赍捧印绶兵符,亲自渡江拜迎曹操。操抚慰毕,即引随征军将进屯襄阳城外。蔡瑁、张允令襄阳百姓焚香拜接。曹操俱用好言抚谕。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抚慰曰:“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也。”遂封蒯越为江陵太守、樊城侯,傅巽、王粲等皆为关内侯;?1204?而以刘琮为青州刺史,便教起程。?1205?琮闻命大惊,辞曰:“琮不愿为官,愿守父母乡土。”操曰:“青州近帝都,教你随朝为官,免在荆、襄被人图害。”琮再三推辞,曹操不准,琮只得与母蔡夫人同赴青州,只有故将王威相随,其余官员俱送至江口而回。?1206?操唤于禁嘱付曰:“你可引轻骑追刘琮母子杀之,以绝后患。”于禁得令,领众赶上,大喝曰:“我奉丞相令,教来杀汝母子,可早纳下首级。”蔡夫人抱刘琮而大哭。于禁喝令军士下手,王威忿怒,奋力相斗,竟被众军所杀。军士杀死刘琮及蔡夫人。于禁回报曹操,操重赏于禁,便使人往隆中搜寻孔明妻小,却不知去向。原来孔明先已令人搬送至三江内隐避矣。?1207?操深恨之。

襄阳既定,荀攸进言曰:“江陵乃荆、襄重地,钱粮极广。刘备若据此地,急难动摇。”操曰:“孤岂忘之?”随命于襄阳诸将中,选一员引军开道,诸将中却独不见文聘。操使人寻问,方才来见。操曰:“汝来何迟?”对曰:“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言讫,欷歔流涕。操曰:“真忠臣也。”除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便教引军开道。探马报说:“刘备带领百姓,日行止十数里,计程只有三百余里。”?1208?操教各部下精选五千铁骑,星夜前进,限一日一夜赶上刘备。大军陆续随后而进。

却说玄德引十数万百姓、三千余军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进发。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孔明曰:“云长往江夏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烦军师亲自走一遭。刘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见公亲至,事必谐矣。”孔明允诺,便同刘封引五百军,先往江夏求救去了。当日玄德自与简雍、糜竺、糜芳同行。正行间,忽然一阵狂风就马前刮起,尘土冲天,平遮红日。玄德惊曰:“此何兆也?”简雍颇明阴阳,袖占一课,失惊曰:“此大凶之兆也,应在今夜。主公可速弃百姓而走。”玄德曰:“百姓从新野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雍曰:“主公若恋而不弃,祸不远矣。”玄德问:“前面是何处?”左右答曰:“前面是当阳县。有座山名为景山。”玄德便教就此山扎住。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1209?

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玄德大惊,急上马引本部精兵二千余人迎敌。曹兵掩至,势不可当。玄德死战。正在危迫之际,幸得张飞引军至,杀开一条血路,救玄德望东而走。文聘当先拦住,玄德骂曰:“背主之贼,尚有何面目见人!”文聘羞惭满面,引兵自投东北去了。张飞保着玄德,且战且走。奔至天明,闻喊声渐渐远去,玄德方才歇马。看手下随行人,止有百余骑。百姓老小并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1210?玄德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1211?

正恓惶时,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1212?玄德叱曰:“子龙是吾故交,安肯反乎?”张飞曰:“他今见我等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1213?玄德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糜芳曰:“我亲见他投西北去了。”张飞曰:“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玄德曰:“休错疑了。岂不见你二兄诛颜良、文丑之事乎?子龙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张飞那里肯听,引二十余骑,至长坂桥。见桥东有一带树木,飞生一计,教所从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1214?飞却亲自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

却说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厮杀,往来冲突,杀至天明,寻不见玄德,又失了玄德老小。云自思曰:“主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1215?回顾左右,只有三四十骑相随。云拍马在乱军中寻觅。二县百姓号哭之声,震天动地。中箭着枪,拋男弃女而走者,不计其数。赵云正走之间,见一人卧在草中,视之,乃简雍也。云急问曰:“曾见两位主母否?”雍曰:“二主母弃了车仗,抱阿斗而走。我飞马赶去,转过山坡,被一将刺了一枪,跌下马来,马被夺了去。我争斗不得,故卧在此。”云乃将从卒所骑之马借一匹与简雍骑坐,又着二卒扶护简雍先去报与主人:“我上天入地,好歹寻主母与小主人来。如寻不见,死在沙场上也!”说罢,拍马望长坂坡而去。

忽一人大叫:“赵将军那里去?”云勒马问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乃刘使君帐下护送车仗的军士,被箭射倒在此。”赵云便问二夫人消息。军士曰:“恰才见甘夫人披头跣足,相随一伙百姓妇女投南而走。”云见说,也不顾军士,急纵马望南赶去。只见一伙百姓,男女数百人,相携而走。云大叫曰:“内中有甘夫人否?”夫人在后面望见赵云,放声大哭。云下马插枪而泣曰:“使主母失散,云之罪也。糜夫人与小主人安在?”甘夫人曰:“我与糜夫人被逐,弃了车仗,杂于百姓内步行,又撞见一枝军马冲散。糜夫人与阿斗不知何往,我独自逃生至此。”正言间,百姓发喊,又撞出一枝军来。赵云拔枪上马看时,面前马上绑着一人,乃糜竺也。?1216??1217?背后一将,手提大刀,引着千余军,乃曹仁部将淳于导,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献功。赵云大喝一声,挺枪纵马,直取淳于导。导抵敌不住,被云一枪刺落马下,向前救了糜竺,夺得马二匹。

云请甘夫人上马,杀开条大路,直送至长坂坡。只见张飞横矛立马于桥上,大叫:“子龙!你如何反我哥哥?”?1218?云曰:“我寻不见主母与小主人,因此落后,何言反耶?”飞曰:“若非简雍先来报信,我今见你,怎肯干休也!”?1219?云曰:“主公在何处?”飞曰:“只在前面不远。”云谓糜竺曰:“糜子仲保甘夫人先行,待我仍去寻糜夫人与小主人去。”言罢,引数骑再回旧路。

正走之间,见一将手提铁枪,背着一口剑,引十数骑跃马而来。赵云更不打话,直取那将,交马只一合,把那将一枪刺倒,从骑皆走。原来那将乃曹操随身背剑之将夏侯恩也。曹操有宝剑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剑自佩之,青釭剑令夏侯恩佩之。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1220?当时夏侯恩自恃勇力,背着曹操,只顾引人抢夺掳掠。不想撞着赵云,被他一枪刺死,夺了那口剑,看靶上有金嵌“青釭”二字,方知是宝剑也。云插剑提枪,复杀入重围,回顾手下从骑,已没一人,只剩得孤身。云并无半点退心,只顾往来寻觅,但逢百姓,便问糜夫人消息。忽一人指曰:“夫人抱着孩儿,左腿上着了枪,行走不得,只在前面墙缺内坐地。”?1221?

赵云听了,连忙追寻。只见一个人家,被火烧坏土墙,糜夫人抱着阿斗,坐于墙下枯井之旁啼哭。云急下马,伏地而拜。夫人曰:“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亲飘**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面,妾死无恨!”?1222?云曰:“夫人受难,云之罪也。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云自步行死战,保夫人透出重围。”

糜夫人曰:“不可!将军岂可无马?此子全赖将军保护。妾已重伤,死何足惜!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云曰:“喊声将近,追兵已至,请夫人速速上马。”糜夫人曰:“妾身委实难去,休得两误。”乃将阿斗递与赵云曰:“此子性命全在将军身上!”?1223?赵云三回五次请夫人上马,夫人只不肯上马。四边喊声又起,云厉声曰:“夫人不听吾言,追军若至,为之奈何!”糜夫人乃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1224?后人有诗赞之曰:

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

拚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

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1225?掩讫,解开勒甲绦,放下掩心镜[740],将阿斗抱护在怀,绰枪上马。早有一将引一队步军至,乃曹洪部将晏明也,持三尖两刃刀来战赵云。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倒,杀散众军,冲开一条路。正走间,前面又一枝军马拦路,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大书“河间张郃”。云更不答话,挺枪便战。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741]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1226?后人有诗曰:

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围。

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因得显神威。

张郃见了,大惊而退。赵云纵马正走,背后忽有二将大叫:“赵云休走!”前面又有二将,使两般军器截住去路。后面赶的是马延、张顗,前面阻的是焦触、张南,都是袁绍手下降将。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1227?

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742]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赵云得脱此难。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1228?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后人有诗曰: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赵云当下杀透重围,已离大阵,血满征袍。正行间,山坡下又撞出两枝军,乃夏侯惇部将钟晋、钟绅兄弟二人,一个使大斧,一个使画戟,大喝:“赵云快下马受缚!”?1229?正是:

才离虎窟逃生去,又遇龙潭鼓浪来。

毕竟子龙怎地脱身,且听下文分解。

?1194?若无卧龙辅佐,此时徐庶亦不留乎?或曰:徐庶孝子也,母虽死而坟墓在焉,故不敢绝操耳。

?1195?若使此时不告百姓,潜师宵遁,则后来必不为曹操所追及矣。

?1196?此之谓人和。

?1197?刘琮拒玄德则不义,弃百姓则不仁。

?1198?魏延之归玄德,尚在十数回之后,却早于此处出现。

?1199?本要取江陵,谁知后文又不是江陵。

?1200?为后救黄忠伏线。

?1201?虽为刘表而哭,却为百姓而祝,处处以百姓为重。

?1202?方知前日为刘琦画策,已早为今日玄德伏着。

?1203?为赤壁伏线。

?1204?三人前劝刘琮降操,正为此耳。

?1205?两次诈许,今番变卦,恶极。

?1206?刘琮此时行旅之况,更惨于玄德矣。

?1207?徐庶之母被执,而孔明之家杳然,毕竟卧龙妙人,胜元直十倍。

?1208?已行过一月矣。

?1209?“秋末冬初”二句,早为后文赤壁借风作衬。

?1210?此处写得七零八落,后文一一点出。

?1211?先言百姓,次言诸将、老小,处处以百姓为重。

?1212?将写赵云尽忠,却报赵云降操,是借糜芳口中反衬下文。

?1213?糜芳不知赵云,张飞亦疑赵云,不独反衬玄德之识,正反衬赵云之忠。

?1214?益德渐能用智,想为孔明陶镕故也。

?1215?方叙明不归东南,投转西北之故。

?1216?糜竺被缚,借赵云眼中点出,又省笔。

?1217?糜芳中箭,简雍着枪,糜竺被缚,写得参差历落,妙。

?1218?此时已知不反,又问一句,为前文余波。

?1219?简雍报信,借益德口中补叙出来,又极省笔。

?1220?补叙宝剑来历,又以倚天陪青釭。急中偏有此缓笔,忙中偏有此闲笔。

?1221?甘夫人下落,用军士报信;糜夫人下落,又用百姓报信,俱省笔。

?1222?阿斗乃甘夫人所生,而患难之中,糜夫人能携持付托,胜如己出,更自难得。

?1223?人知昭烈在白帝城托阿斗于孔明,不知糜夫人在长坂坡托阿斗于子龙,一样付托之重。

?1224?人但知赵云不惜死以保其主,不知糜夫人不惜死以保其子。赵云固奇男子,糜夫人亦奇妇人。

?1225?土墙枯井,前先点出,此处便不突然,可见其用笔闲细。

?1226?亦大奇事。本是赵云保阿斗,此却是阿斗保赵云矣。

?1227?玄德逃难赖良马,子龙杀将赖宝剑。一马一剑,正复相对。

?1228?曹操要捉生赵云,却使赵云保得活阿斗。

?1229?上已作一收,不想此处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