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连接着头部的每个地方
为了仔细观察鼻腔和口腔,需将头部纵向切开分为左右两部分。用切骨锯切开骨骼,用手术刀切开其余的软组织。头部的后面已经被切掉了,现在只切开前面还是比较轻松的。
鼻腔是头骨中间凹陷的一个大洞,头部正中间的鼻中隔将头部分为左右两半。学生在解剖时,一般都无法正好切成等分的两半,通常都是偏向一边,那么就把剩下来的鼻中隔切下来,仔细看看它的内部结构。
取下鼻中隔,横壁上突出来的部分叫鼻甲,共有上、中、下三个,全部为黏膜覆盖的骨质结构。鼻甲下方是空气通道,也分上、中、下三个。
鼻腔不仅是空气出入的通道,而且其空洞的细小通路连着头部的四面八方。
首先,在鼻腔周围的骨头中有四个空洞,称鼻窦。额骨处的空洞称额窦;上颌骨处的空洞称上颌窦;筛骨处的空洞称筛窦;蝶骨处的空洞称蝶窦。每个空洞都有开口,所有开口最终都通向鼻腔。
第二条通路是鼻腔与眼部连接的鼻泪管。眼泪通过内眼角流向鼻泪管,再从鼻腔流出,所以哭泣的时候鼻涕也流出来,就是走的这条通路。
鼻腔
第三条通道是与耳部连接的咽鼓管。严格地说,这条通道不是从鼻腔开始的,它是从鼻腔后面的咽部上方开始的,然后通过耳部深处的鼓膜,再向后面一直到达中耳。所以当人体因感冒导致鼻腔黏膜发炎时,病菌进入耳部,会引发中耳炎。
综上所述,鼻腔连接着头部的各个地方。
鼻腔空洞是为减轻头部重量
解剖后发现,头部骨骼内部有许多空洞,这些空洞都与鼻腔相连。头部的骨骼是有一定形状的,但是鼻窦没有固定的大小和形状,每个人的个体差异非常大。
头部集中了大脑、眼部、鼻部、耳部和口腔,它们有各自负责的工作和固定的形状,为了让它们完成自己的工作,需要提供足够的空间。这些空洞当然可以用骨头给填上,但是如果保留着空洞,可以减轻头部重量。
人体的头部非常重,如果把空洞填上,就会加重人体重量,使得人体失去平衡,这也是鼻窦形成的原因吧。
鼻窦与肝脏一样,没有自己固定的形状,它的形状由它周围的器官决定,每个器官留给鼻窦的空间都是不一样的。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不一样,鼻腔与声音产生共鸣时音质发生差异,我们才能分清谁在说话。
平时没有想过鼻孔深处是什么样的,用棉棒伸进去看看,鼻孔真是深不可测。鼻孔跟腋下的情况是一样的,一旦切掉洞穴的壁,根本找不到鼻腔原来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