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灵(1 / 1)

说到英国科学家图灵,有的读者可能会想起流传已久的故事:据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非常崇拜图灵,为了纪念图灵,将苹果公司的Logo确定为一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因为图灵就是咬了一口含氰化钾毒物的苹果自杀的。

图灵1912年生于英国伦敦,从小就是一个天才,少年时就表现出独特的直觉创造能力和对数学的爱好。这么说有点抽象,举个例子,15岁的图灵为了帮助母亲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竟然把晦涩难懂的相对论写成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形式。

但图灵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他因为被指控为“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罪,身心都受不了折磨,最后在1954年6月7日,他咬下浸染过氰化物溶液的苹果自杀了。一颗科学巨星就这样陨落了,不禁让人扼腕叹息。但是,也许有人会问:“‘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罪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罪?”真相可能会令你大吃一惊。这种“罪”,就是我们所说的同性恋。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根本就不能算是一种罪。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这竟然和“违法犯罪”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不仅认为这有伤风俗,而且在当时的“冷战”背景下,还会被当成是对国家安全的一种“威胁”。而且,警察之所以找上了图灵,是因为图灵的男性伴侣背叛了图灵,并且盗窃了他的东西。图灵向警方报了案,但警察顺藤摸瓜,把图灵是同性恋一事也查了出来,图灵因此获罪。当时图灵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坐牢,要么被“化学阉割”(就是被注射雌激素)。图灵显得很平静,为了能继续科学研究,他只能选择雌激素注射。日复一日,图灵实在无法忍受,选择了自杀。“这简直不可理喻!”听了图灵的故事,也许你开始愤愤不平了。然而,我们不能站在现在的立场上评价过去人的道德观念。我们只能感叹图灵“生不逢时”,并对历史有所反思,避免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话说回来,图灵对人工智能有什么贡献呢?电影《模仿游戏》讲述了图灵的一生,尤其注重于图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破译德国密码,从而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的传奇经历。图灵从小就对数学、科学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他擅长跑步。电影中也出现了“图灵”穿着背心在田间小路中奔跑的场景。然而,“运动员”图灵却被“科学家”图灵的光芒所掩盖了。我们来看看电影里的一段精彩对话:

图灵因同性恋而被捕入狱,他和一位警察进行了交谈。这位警察对图灵的著作很感兴趣。

警察:“机器能思考吗?”

……

图灵:“好吧,关键是你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愚蠢。”

警察:“是吗?”

图灵:“机器当然不能像人一样思考。一台机器跟一个人是不一样的。因此它们的思考方式不同。有趣的是,正是因为某些东西跟你的思维方式不同,就意味着它们不能思考吗?我们允许人类的思想有千差万别,你喜欢草莓,我讨厌滑冰,你看悲伤的电影哭得不成样子,我对花粉过敏,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偏好,到底意义何在?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运行的方式不同,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异的话,还有如果我们可以承认人与人之间的思维差异,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否认用铜、电线和铁建造出来的大脑呢?”

警察:“所以这是你书里的理论吗?书名是什么?”

图灵:“模仿游戏。”

英国布莱切利庄园破译机“巨人”的控制面板

电影名称的来源就此揭晓了,其实电影中图灵回答了21世纪的我们对“机器会不会思考”的疑问。但是电影终究是电影,它能反映历史,但它叙述的不是历史本身。接下来,我们要讲讲历史上,图灵对于“机器思考”这方面做出的贡献。

我们知道,图灵发明了“图灵机”这个抽象的计算模型概念。图灵通过对人类思考方式的观察和抽象,建造了这个计算模型。人工智能也是基于这个设想而实现的。1950年,他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机与智能》,为人工智能科学提供了开创性的构思。后来,图灵又发表了一篇名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光是看这两篇论文标题,似乎就已经和“人工智能”沾上点边了,而在论文中,图灵也确实提出了“机器思维”的概念,他可是提出这一概念的第一人。

由于当时并没有“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们对“智能”难以准确地定义,图灵便提出了一个设想,也就是“图灵测试”:在一间屋子里有两个被测试者,分别是一台计算机A和一个人B,另一个人C作为测试者在隔壁屋子里。测试者和被测试者在相互隔开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一些装置(比如计算机键盘)进行交谈;测试者C需要判断每回合和自己交谈的是人还是计算机。如果计算机在问答的过程中让测试者误判的比率超过30%,它就算通过了“图灵测试”。通过了“图灵测试”,这台计算机就将被认为是具有人类智能。图灵预言道,这样的计算机将在公元2000年出现。

言归正传,在20世纪50年代,图灵为了定义“智能”而提出的这一种设想,至今仍然有其独特的魅力,每年都有试验的比赛。1997年IBM机器人“深蓝”战胜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2016年起谷歌机器人“AlphaGo”先后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柯洁,当今世界已经有很多“机器客服”“机器老师”,都能像真人一样和你交流,给你上课、解答疑惑,它们已经成了某一领域的“专家”,这些无不证明了图灵的天才预言。

正义虽姗姗来迟,但终究没有缺席。1966年,计算机科学(也是人工智能)最高奖被命名为“图灵奖”,相当于这个领域的诺贝尔奖。2013年底,在图灵逝世59年之后,英国女王颁布了皇家赦免令,英国司法部部长格雷灵在宣读皇家赦免令时说:“图灵的晚年生活一直因为同性恋行为被定罪而深受困扰。现代思想认为,这种判罚是不公正的,因此已经将其废止。同时图灵博士对战争的卓越贡献和在科学界留下的遗产应该被后人铭记和认可。女王的赦免令是对这位不同寻常之人应予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