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出慧海本真源,
布化苍生自福田。
瑞雨常滋林草绿,
祥云总过寺堂安。
佛光普照毗卢殿,
梵呗旋回宝座端。
了悟发心须守戒,
包元履道必禅缘。
注释
①布化(bù huà):施行教化。
②毗卢(pí lú):佛名。
③梵呗(fàn bài):佛教徒以短偈形式赞唱菩萨、佛的颂歌。有时有乐器伴奏。
④了悟(liǎo wù):领悟、明白。
⑤包元(bāo yuán):谓包含五常之道。
从颐和园北宫门入园,沿万寿山北山路向前走不远,在后山智慧海的西侧,有一个红墙包绕的院落,那就是云会寺。云会寺建造于清漪园时期,寺院坐南朝北,寺门北向,云步踏跺。它依山势而建,坐落于青松环抱之中。建筑结构为正脊歇山顶,铺绿色琉璃瓦,黄色琉璃瓦檐口,绿色琉璃瓦挂檐,装修穿带式大门,周围红墙布瓦墙帽。
云会寺原有五座建筑,以香海真源殿为中心,四角各有四座佛教建筑,分别是殿北两侧的两座六角形小佛殿和殿南两侧的两座配殿。经过历史变乱,如今只有东面的小佛殿和佛像幸存,其他的只存留基址。据史料佐证,当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时,此处多数建筑并没有被毁坏,只是毁坏了东南角的三开间大殿,其他建筑怀疑为1933年冬季被园内管理人员拆木取暖而破坏。现存的香海真源大殿呈四方亭状,重檐四角攒尖顶,内供铜质毗卢佛一尊,且是清漪园遗物。
走进云会寺,里面有一座铜观音。历来观音都脸朝南坐,可云会寺的观音却脸朝北面,因此人们都管它叫“倒坐观音”。这里边有段神话故事:相传有一天观音下凡,见农民种地辛苦,动了慈悲之心,回去后召老黄牛商议,让老黄牛帮助农民。老黄牛含泪叙诉,说人间穷人可怜,富人却坏。帮了穷人种地,会招富人杀身食肉。观音不信,对老黄牛说你去吧,真若如此,我就一辈子在瓮山倒坐。结果真像老黄牛所说,观音便守誓倒坐于瓮山。穷人们都怀念老黄牛,也感激观音,便在观音打坐之处修了一座殿堂,取名云会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