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波翻秀水流,
云飞棹响撵金鸥。
盈眸幛影西天坐,
入目澄光碧镜收。
似画昆湖堤柳框,
如鞍黛岭紫霞勾。
钟声已告天将晚,
醉景游人忘上舟。
注释
①棹(zhào):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②幛影(zhàng yǐng):指山影。
③如鞍黛岭:指山岭像马鞍一样起伏。
走在神州大地上,亭子是无处不见的东西,不管是景区园林,还是湖塘堤岸,或是城市公园,处处可见亭堂矗立。它的功能首先是供人休憩或躲避风雨,其次是装点景色,而且通过对景、借景等设计手法,与山水组合,是中国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在颐和园长廊一线,从东向西共设有4座观景亭,秋水亭是其中的第三座。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各处景象紧紧连接在一起,又以排云殿为中心,把风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包括秋水亭在内的四座亭子则对称分布于排云殿东西,是观景的好角度,既起到了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从秋水亭南望,昆明湖的意境更加开阔,水天相映,一片汪洋,湖中长桥、仙岛、楼台以及远处的西堤和西向玉泉山、香山一带的层峦美景都一一收入眼帘。
据说,秋水亭的亭名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千古名句。在秋水亭观落霞,可尽赏水天一色的高阔与清丽。正前方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如一块碧玉,游人在其中泛舟,红船黄盖,载着五颜六色的人影在瑶池中浮动,其景其境让人迷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