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稍微提醒孩子注意收拾东西,她就会叫‘明明是你没尽好母亲和妻子的职责!’什么的,哎……”
爱莉(初三)在家里称呼温柔的妈妈就是“喂”,对父亲也指手画脚,只要父母没按她的意愿行事就暴跳如雷。
不论男孩女孩,进入青春期就会变得任性。不仅是任性这么简单,有些孩子还会威胁父母,把父母当傻瓜、仆人,这就很过分了。
孩子不仅用暴躁的语言和态度威胁父母,还会利用父母的痛点和对孩子的爱心,让父母按自己的意愿办事,比如说“因为妈妈没做好准备,所以给我丢脸了”“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我就不学习了”等。
看不起父母的孩子,则是专拣父母的隐痛来戳,比如“反正爸爸只是高中学历”“反正妈妈就是靠爸爸养的”等。把父母当仆人的孩子以为自己是公主,对父母态度傲慢冷淡。
总之,这样的孩子大多有一对温柔的父母。其中,很多父母只会一味地溺爱孩子,有时候还会骄傲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乌鸦窝里飞出的凤凰”。
孩子还小的时候,似乎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是一个“有点儿任性的小公主”,但这种状态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到了青春期就会成长为“暴戾女王”,进而威胁父母。
父母则渐渐变得需要看孩子的脸色行事,只要孩子一发怒、一哭泣、一不安,就会变得战战兢兢。孩子会捕捉到父母的这种心情,于是更加旁若无人地我行我素。
这种女王型的孩子的潜意识里是这么想的:“因为我是特别的,所以万事都要按我的意愿行事”“我比别人更有价值”“如果不遂心意,只要生气和哭就行了”。
就算女孩在外面的举止不像在家里那样,但是她内在的真实想法也会多少传递给周围的人。于是别人大多对其敬而远之。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变成怎样的大人呢?
首先,她会把恋人、丈夫,甚至孩子当成与父母一样,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而且,因为她会把自己的失败和努力不足都归咎到父母身上,遇到什么问题,就全推到别人和外部环境上。
因为不想承担责任,渐渐地,她就会被周围的人讨厌,自己也得不到成长。不管怎么说,一个脾气蛮横暴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将来只会让自己远离幸福、招致祸患。
如果您觉得自己的女儿有此类倾向,请一定要恢复作为父母的权威。
过分宠爱孩子,为了不想让她经历失败受伤,就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这是不对的。身为父母,更应该让孩子体验失败和挫折的感觉。
比如,孩子抱怨“你为什么不叫我起床!”的时候,就甩一句“你自己起床”,让孩子尝尝因为迟到而在学校丢脸的感觉。这样,以后孩子就会自己思考、自己行动了。
如果孩子有瞧不起父母的言行,要严正抗议——“你不可以这样说。别让我听到第二次!”之类。您毕竟是孩子的家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