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孩子‘你想要什么?’,她总是回答‘没什么想要的’。我想女孩子没什么欲望也不是坏事吧。”
理惠子(初一)是独生女,是被父母和祖父母宠着长大的。
现代大部分家庭的孩子数目都不多,经济上比过去富裕多了,因此都能更好地抚养孩子。
这虽然不错,但是对孩子有求必应,甚至在孩子开口之前就把东西买给孩子,这就有问题了。
无论是多么为孩子着想,如果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就可能给孩子的潜意识里种下“需要的东西总会有人买给我”“得到东西并不是多么快乐的事”等想法。
这样孩子就会变成没有野心和欲望的人,会搞不明白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过怎样的生活,要得到些什么东西。同样,她也会缺少拼命努力工作、学习的欲望。
当然,与此相反,“为了教育她,别的孩子都有的东西也不买给她”“成绩变差了,就不买东西给孩子”等,有造就贪婪人格的危险。
如果孩子总是觉得“不满足、不满足”,很可能会说谎,或者把别人当作垫脚石。您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那样吧。
所以,重要的是让孩子适度地得到满足、适度地忍耐、节制。对青春期的孩子有必要进行金钱方面的诸多教育。
如果父母有“金钱很肮脏”“太有钱了会变得不幸”“钱只要够用就行了”等的想法,孩子的潜意识中也会根植同样的价值观。这样,等孩子长大了,就只能挣到刚刚够生活的钱,或者只要手里有余钱就会产生罪恶感。
因此,我希望父母能让孩子感到“金钱是能丰富人生的美好之物”“有钱就可以过自由的生活”等。
当然,如果孩子对金钱产生无穷无尽的欲望也很麻烦,需要教育孩子,尤其是女孩,要靠自己去赚钱。钱不是靠男人来赚的,而是靠自己去赚来的。
还有,就算工作时间相同,但由于职业种类的不同,获得的报酬也不同。
进一步地,根据持有的资格证和毕业大学的不同,可以选择的职业也不同。有人一边做着喜欢的工作赚钱,一边享受生活的意义,也有人不得不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去挣最低限度的生活费。
这些事情可以在孩子放松的时候,用具体的例子,闲聊似的说给孩子听。
特别是女性,一踏入社会就会面临诸多差别待遇。女性可能会结婚生子,相比男性,就业会有不利之处,这一点也需要向孩子强调。
请父母向孩子说明,正因为如此,女孩拥有生存能力、经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