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1年,唐朝的军队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军队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塔拉兹爆发激战,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怛罗斯之战”。据史料记载,此次战役唐军损失惨重,有不少人成了俘虏。
这次战役给后世带来极大的影响,原因并非战役本身,而是唐军俘虏中有具备造纸技术的工匠们。
阿拔斯王朝甫一接触纸张就领悟到了纸张的重要性与便利性,开始四处寻找能成为造纸材料的植物,并对造纸术加以改善。公元794年,阿拔斯王朝在首都巴格达建成一家造纸作坊,为所有的行政文件及公用文书提供纸张。
不久后,造纸术又流传到了欧洲。据说一位名叫让·蒙戈菲尔的战俘曾经在大马士革的造纸作坊中当过苦役。他于1157年回到家乡后开创了造纸事业。完成人类首次热气球飞行壮举的约瑟夫·蒙戈菲尔(1740—1810)和雅克·蒙戈菲尔(1745—1799)就是他的子孙,而热气球的内衬用的就是家传手艺生产的纸张。蒙戈菲尔家族的造纸企业曾经为毕加索和夏加尔等画家提供画作纸张,后来公司几经改名延续至今。
通过手抄本方式得以流传于世的《一千零一夜》
再看造纸术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时间,1056年传入西班牙,1235年传入意大利,1391年传入德国,1494年传入英国,1586年传入荷兰,造纸术登陆北美洲则要等到1690年(以上年份尚有不同观点),传播的速度之慢令人感到意外。其最大的原因在于,欧洲地区几乎找不到适合造纸的植物。纸张的原料一般为亚麻布布头,随着用纸的需求不断增长,造纸原料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英国甚至在1666年制定了禁止用亚麻布包裹尸体的法令。欧洲真正实现纸张大规模生产是在19世纪中叶德国人弗雷德里克·G. 凯勒(1816—1895)开发出从木材提取纸浆的技术之后了。
东方的书法与水墨画,正是依托纸张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与之相对,西方在雕刻等领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绘画方面也以壁画(请参考第六章)及油画等类型为主。笔者饶有兴致地设想,如果欧洲人早早拥有坚韧顺滑的纸张,也许世界美术史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