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以黏土为原料经过低温烧制的产品一般被称为素陶,日本的绳纹土陶和弥生土陶均属素陶。中国的古人开发出水簸法,这是利用水中不同物质沉降速度不同的特性,分离出相同颗粒的黏土。这种极为先进的黏土精制技术,可以挑选出适合烧制陶瓷的材料。

中国最著名的陶制品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深埋于地下的陶俑战士身高超过180厘米,达8 000多尊,浑身涂满颜料,呈现出鲜艳的色彩。此外,秦始皇陵内还有用水银填满的江河湖泊,可以说那是一座陶器构成的地下都市。这些工艺精巧、技法细致的陶器令人对2 000多年前精湛的技术水准叹为观止。

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

不过,这种大规模的制陶行为也必然伴随着弊端。据说,为了烧制建筑材料和制作泥砖,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树林遭到大规模砍伐,这是导致当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中国在建设万里长城时也需要大量的城砖,因而导致森林遭到大规模砍伐。在明朝永乐帝时代,中国的首都迁移到了靠近游牧民族活动地区的北京,不得不加强长城的建设,这导致广大森林被采伐。据推测,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曾高达50%,到了近代只有5%,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