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初折,宜火烧折处,固渗以泥(1)。

牡丹初折,宜灯燃折处,待软乃歇(2)。

薝蔔花初折,宜捶碎其根,擦盐少许(3)。

荷花初折,宜乱发缠根,取泥封窍(4)。

海棠初折,薄荷嫩叶包根入水(5)。

除此数种,可任意折插,不必拘泥。

牡丹花宜蜜养,蜜仍不坏。

竹枝、戎葵、金凤、芙蓉用沸汤插枝,叶乃不萎(6)。

(1)固渗以泥:渗入泥浆以封固。目的是为了保鲜,与之相近似的方法,是用蜡封切口,如宋温革《分门琐碎录》:『牡丹、芍药待瓶中者,先烧枝断处,令焦,熔蜡封之,乃以数不萎。』又《群芳谱》:『(牡丹)若欲寄远,蜡封后每朵裹以菜叶,安竹笼中,勿使摇动,马上急递,可至数百里。』

(2)梅花和牡丹切口处理用的都是灼烧法,使断损组织碳化,能有效减少茎内养分渗漏外溢。此法及其原理在清陈淏子《花镜》中亦有介绍:『燔其折处插之,则滋不下泄,花要耐久。』而被陈淏子称为『滋』的养分,在孙知伯的《倦还馆培花奥诀录》中则被称为『浆气』:『折下花枝将火烧其断头,使浆气归上。』

(3)此为击碎保鲜法,捣碎其根,是为了增加吸水面,抹上食盐则可以起到防细菌侵腐的作用。这种方法也是由来有据,宋林洪《山家清供·插花法》:『插栀子当削枝而槌破。』亦见载于《群芳谱》。

(4)取泥封窍:用泥将莲花杆中的孔洞堵起来。此为泥蜡封窍法,独见于明人著作中,两宋花艺书籍述及荷花瓶插保鲜都未提出此种见解。据说,此法有利于保持荷花杆空腔的贮气状态,而此状态正是其能够适应水生环境的前提。

(5)此为薄荷水养法,薄荷叶中产生的薄荷油有利于切花保鲜。

(6)此为切口浸烫法,又叫沸汤法,而非指用沸水养花(见《滋养》篇、《护瓶》篇)。其原理与灼烧法相似,都是为了保持输导组织正常吸水,延缓衰老。亦见于宋林洪《山家清供》:『插芙蓉当以沸汤。』宋吴怿《种艺必用》:『蜀葵花插瓶中即萎,以百沸汤浸之复苏,亦烧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