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闻摄影评析示例(1 / 1)

新闻作品评析 陈信凌 1195 字 2个月前

目前我国新闻摄影的评选标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新闻性;真实性,并强调本质真实;瞬间精华;发表及时;文字说明中新闻要素齐全、准确、简洁,有标题;图像清晰,制作精良。

其中,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评选标准是: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落实“三贴近”要求,社会效果好。

2.新闻性强,现场抓拍,表现力强,标题准确,文字说明新闻要素完整,文字简洁。

3.内容真实,主题鲜明,富于创新,具有感染力,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下面,我们参照上述标准评析四篇新闻摄影作品。

作品一:

敬礼娃娃

杨卫华摄

图9-3-1

善于抓拍 感人至深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伤亡惨重,遇难与失踪的人数,均达数万。照片中记录的是,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的北川废墟中,刚救出的3岁儿童郎真,只见他浑身灰迹,正准备被武警官兵用担架转移到安全地带。此时的他艰难地举起带血的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脸上带着天真的笑容。获救后的郎真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感动了无数的人们,也让人们在悲痛之余有了更多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与勇气。

看过以上照片,不得不提到的是关于现场抓拍,在所有作品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是那些现场气氛浓郁、鲜活,并有着无可争辩力量的作品。所谓抓拍,是作者在新闻事件面前,尊重事物的客观发展进程,不干预拍摄对象,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方式,对眼前变化中的场景进行观察、判断。当发现最能反映事物特征、最具形象概括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决定性瞬间时立即按下快门,将被确认的一幕定格,使流动的生活形象成为永恒的画面形象。

作品二:

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

刘应华 摄

图9-3-2

巧在仰拍 妙在构图

2008年5月13日,成都军区空军抗震救灾官兵急赴成都重灾区彭州龙门山镇实施紧急搜救,官兵在大雨中用身体搭建人梯,转移伤员。

作品采取仰拍的方式,地点是在一个陡峭的斜坡处,不要说传递重物,甚至连立足都略显困难。而救灾官兵们正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前仆后继地搭成了这座生命之梯,将伤员用担架艰难地传递着。由于下雨的缘故,可见官兵们身着深色雨衣,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不经意间构成了整幅作品的背景。作品的中央是躺在担架上的伤员,而担架下是一只只手在托举着。担架周围还四处可见前来支援的战士们,此时此刻令人不禁再次回想起那篇《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诚然,在地震灾区,几乎每天都有无数类似的事件在发生,正是有人民子弟们的辛苦营救,与死神争分夺秒,才将一个个被困的灾民从生死边缘抢救回来。这个照片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

作品三:

残疾人火炬手金晶用残缺身体保护奥运圣火顺利传递

贾婷 摄

图9-3-3

生动记录 凸显精神

法国当地时间2008年4月7日中午12点30分(北京时间4月7日18时30分),北京2008奥运火炬开始在巴黎传递,奥运火炬手金晶在手持火炬等待交接时遭到“藏独”分子的冲击,女孩双手环抱火炬,侧身保护,避免火炬被“藏独”分子抢走,保护了奥运圣火。

从这幅摄影作品的标题就可以看出,照片女主人公金晶是个身体残疾的姑娘,只见她坐在轮椅上,祥云火炬被她紧紧地贴在胸前,她用身体的大部分保护着,双手牢牢地卡住火炬,生怕再有人从她手中掠去。而画面的右下方,是一个神色惊慌的男子,他瘫倒在地,惊慌失措。这一静一动将当时紧张的场景生动地记录了下来,金晶保护火炬时的沉着冷静与试图破坏火炬传递的粗暴猥琐的“藏独”分子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镜头外的观众,无不为金晶对抗邪恶势力的勇气和满腔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同时,对连残疾人都忍心下手的“藏独”分子表示强烈的鄙夷。

作品四:

温总理冰雪灾区行

姚大伟 摄

(图略)

冷暖对比 无声有力

2008年1月中旬开始,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西北地区东部,遭遇50年不遇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灾害造成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9个省级单位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湘、鄂、黔、赣、皖六省受灾最为严重。

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2008年2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从湖南长沙紧急赶往郴州重灾区指挥抗灾救灾工作。新华社记者姚大伟在随行的火车上抓拍到了这张照片。照片中,急驰的火车,白茫茫的窗外,温总理靠窗坐着,双手握十,眼睛注视着窗外的积雪,神情凝重,若有所思,如果能加句解说词的话,估计是“灾区的灾民生活有基本保障吗?大雪何时能停啊!”

在构图上,摄影师在此巧妙地运用了冷暖对比这一比较常用的拍摄技法。人间的悲欢来自人生的冷暖,新闻摄影的根本使命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状态,其人生冷暖自然是摄影师镜头中的重要报道内容。用“冷暖对比”法可把两种不同精神状态的事物表现得更有个性,画面也将变得更有思想尝试,更有说服力。照片中正是用窗外的冷色调与车厢内的暖色调相对比,画面简洁,却有着丰富深刻的画面语言。

内容上,该幅作品也因其关注民生,体现了党中央对老百姓的深切关怀,刻画了一个体恤民情,情系灾区的总理形象,极富人情味,最终一举获得第17届金镜头摄影大赛暨华赛中国作品新闻人物类单幅金奖。

思考与练习

1.请在日报、都市报、周报、新闻周刊各选择若干新闻摄影作品,分析其拍摄技术和文字说明技巧。

2.请分析华赛、荷赛最新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