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各种训练计划在其内容上各有侧重,但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都是一样的。通常训练计划的基本内容有:
(一)运动队构成
正确分析队伍的构成情况,是制订计划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应包括全队人数、队员的年龄、训练水平(运动员的技术等级、比赛成绩、素质水平等)、打法类型及心理状况。
(二)训练任务及指标
主要根据比赛任务,预测训练可能达到的成绩和所要达到的身体素质指标。提出任务和指标时,要依据实际情况科学地作出预测。
为完成计划指标,应提出在技术、战术训练方面重点解决的问题。安排内容时要注意处理好新技术的学习、原有技术的改进以及与战术训练的结合。处理好这三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技术、战术训练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
(三)训练内容的时间比例
每种较大时间跨度的训练计划,都有一个总的训练任务。而在总的训练任务之下又有许多具体的训练任务。为了完成各项具体任务,必须合理地安排训练时间,在不同的训练阶段,抓住重点,逐一去完成。关于训练内容的时间比例,一般根据不同训练时期的不同任务和运动员的不同训练水平来确定。训练时间的分配包括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技术训练与身体训练的比例、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的比例和统一安排与区别对待的比例(见表8-1)。
表8-1 专业网球训练内容时间安排比例表
(四)训练进度
按照不同训练期的训练任务,把要训练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分解到完整的顺序进行安排,切忌冒进。
(五)负荷安排
全年度训练应逐步加大运动负荷,但运动负荷的增加应要有节奏、有限度地进行。在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在不同的训练阶段,负荷量的安排一般是由小逐步增大,到竞赛期逐步减少,再稍增大,到调整期达最小;而负荷强度在训练期开始较小后逐步增大,到竞赛期增至最大,调整期逐渐减小。掌握好负荷量和强度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变化规律,有利于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此外,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还应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和训练水平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