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挥拍击球(1 / 1)

网球 高徐 525 字 2天前

抛球与挥拍同时进行的挥拍击球方式是当前网坛常用的发球挥拍方式,这种方式节奏感强,比较容易掌握。挥拍较抛球滞后的发球方式,近年来也被许多顶级职业球员所采用,目的是为加快拍头挥速,让击球的力量更大,但对击球节奏的要求更高,较难把握(见图4-1(3))。

一般来说,挥拍击球的环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引拍

对于引拍方式,目前网坛存在三种,一是传统的后引拍,即以准备姿势为基础向持拍手一侧转身,同时持拍手引导球拍贴近身体像钟摆一样将球拍摆至体后来完成引拍动作;二是侧引拍,即以准备姿势为基础向持拍手一侧转身,同时持拍手引导球拍摆向持拍手一侧来完成引拍动作;三是前引拍,即以准备姿势为基础向持拍手一侧转身,同时持拍手引导球拍直接向上摆至肩上方完成引拍动作。三种引拍方式各有其利,后侧引拍整个过程流畅,重心有前后移动利于力量发挥;前引拍重心靠前,击球点前移,更能提高发球稳定性。

(二)背弓动作

球拍摆至一定高度后(此高度因各人习惯而异,至少上臂不应紧夹在体侧),以肘为轴,小臂、手、拍头依次向体后、背部下吊,同时屈双膝并伴随身体后展呈“弓”状。

(三)搔背动作

经过背弓动作后,紧接着进行挥拍击球时,肘部有一个引导小臂以肘部为轴带动小臂、拍头挥向击球点的过程。这一过程好像在用拍头给后背搔痒,故被称为“搔背动作”。其目的是为了持拍手能有一个足够的获得摆动速度的过程,是为了击球一瞬间充分把力量爆发出来。搔背动作完成得是否到位,关键要看搔背时肩、肘、腕是否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如果在手臂十分僵硬的情况下完成此动作,那么到达击球点时一定会感到整个身体的弹性系统都已被破坏,难易发力。

(四)挥拍击球

在屈膝、反弓动作的基础上自下而上依次蹬直膝部、反弹背弓,并向前向上伸展,与此同时仍以肘为轴带动手、拍头鞭打击球。发力是自下而上一气呵成的,以前臂带动手腕有一个旋内的“鞭打”动作,这是发球发力的关键所在,也是重心前移、蹬地、转体挥拍等力量聚集的总和。球拍走势最快、最具爆发力的一点应在到达击球点那一瞬间,在击球点时身体已全部面向击球方向。

在击球时击球点是值得重视的,球员持拍在空中所能争取到的最高点就是击球点。这时屈膝、背弓积蓄力量及蹬地发力是一个比较连贯的动作,因为根据第一发球和第二发球的不同需要,击球点是有相应变动的,但力争高点击球却是在选择击球点时最基本的原则。有了高点,不仅动作可以舒展地做出来,更重要的是在控制球路和球的落点以及力量上获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