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旋转球与反弹(1 / 1)

网球 高徐 935 字 2天前

网球运动大部分情况是在球落地反弹后再弹向对方,所以,在了解旋转球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旋转球与反弹关系,对正确回击对方来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旋转球不仅在飞行过程中飞行路线会产生变化,落地后或者接触网球拍面时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理论上掌握旋转球与反弹关系的原理,是尽快掌握网球技术、在场地上打好网球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

一个完美球体的弹性系数是1,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也是1,那么它落地高度与反弹高度是同样的。如果在无旋转情况下以—定角度入射的,反射角也应该一样。但事实上网球的弹性系数不是1,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也不是l。因此,入射角就不等于反射角。下面我们主要以上旋球和下旋球为例进行力学分析。

上旋球是绕横轴(左右轴)向前旋转的(球的上半部向前转,下半部向后转)。上旋球在飞行过程中,出于球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其飞行弧线比非转球要陡一些,就是说下落速度比非转球要快,上旋越强则越能显现出来。当球落地反弹后,球具有一定的前冲力,但球本身并没有加速,只不过是入射角和反弹角不同而造成的视觉上的差异。这是由于旋转球形成一定的角度落到地面时,球的底部旋转方向与球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球体与地向相接触一刹那给予地面一个与运行方向相反的力,则地面同时也给予球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而产生反弹角度的变化所造成的(见图2-3)。

图2-3 上旋球受力分析图

由以上分析可知,上旋越强则落地反弹后的前冲力越大。当今流行的世界一流选手的正、反手拉上旋球,就是充分利用这个道理使球更具威力的。一个极强的上旋球在空中飞行时,如果下落速度很快,即使在打出较高的弧线情况下,也很少会造成出界现象,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击球弧线高而球被打出界外的现象,我们常说拉上旋球能提高稳定性,拉球的安全系数高就是这个道理。并且这种球反弹角度低,再加上前冲力,对于还击来球的对方来说,具有很大的威胁性。

与上旋球正好相反,下旋球是绕横铀向后转的(球的上半部向后转,下半部向前转)。在飞行期间,由于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下旋球飞行弧线比非转球要平直—些,球下落速度比非转球要慢一些,好像球增加了一定的浮力,下旋越强则越能显现出来。当落地反弹后,球的冲力会减弱,给人一种只向上反弹不往前冲的感觉。这是由于下旋球以一定的角度落到地面时,球的底部旋转方向与球的运行方向是相同方向,球体与地面相接触一刹那给予地面一个与运行方向相同的力,而地面同时也给予球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而产生反弹角度的变化所造成的(见图2-4)。

图2-4 下旋球受力分析图

这种球没有像上旋球那样具有的前冲力,飞行比较缓慢,因此,相对来讲给对方的攻击性并不是很高。但是,如果这种削击方法用得恰当,效果就会不一样。如:当对方在底线时,用削击方法打出下旋球放出轻而浅、角度大的球是颇具威力的。另外,在底线用反拍击出下旋球在防守上也有积极的作用,它能在强大压力下控制住球,并将球送至底线深处。球速减慢有时也会打乱对手击球的节奏,同时也能调节自己进攻的节奏。

除了上旋球、下旋球这两种典型的例子以外,还有侧上旋球、侧下旋球。如果对上述两种旋转球的飞行性能和反弹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就不难理解侧上旋球是绕一个斜轴向左前上方或右前上方旋转的。这种旋转球在飞行期间的弧线偏向左侧或右侧,由于它具有侧上旋性质,在球落地反弹时有略向左前或右前的冲力。侧上旋球是球拍撩击球的侧面,同时附加向侧上用力而产生的,多用于发球,这种发球可以使接球员被拉出场外造成被动状态或可直接得分。

侧下旋球是绕一个斜轴向左后下方或右后下方旋转的。飞行期间的弧线略向左侧或右侧。由于它的侧下旋性质,在球落地反弹时,有略向左上或右上反弹,球的前冲力小,速度降慢。侧下旋球是球拍擦击球的侧下部位而产生的,用于发球可提高稳定性,在网前截击球用削击打法可打出大角度球。比赛中经常变化打法,时而拉上旋,时而侧下旋球,可改变对方击球节奏,争取主动。

应当强调的是下旋球反弹的规律。上述的下旋球反弹规律只是在下旋球落地的入射角等于或大于45°时出现的现象,否则反弹角小于入射角,也就是说,下旋球落地入射角小于45°,则其反弹角也会小于入射角。这是由于入射角小于45°时,入射角的水平分力大于垂直分力,当然地面给予球的反作用力中水平分力也大于垂直分力所造成的。另外,还需要理解的是,无论打出的球开始是上旋还是下旋,其落地反弹后,均以上旋形式弹起,这是由于球与地面相接触时,球的质心的作用线方向与球支点不在一条线上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