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生活于欧洲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各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正在形成,人文主义思想广泛流传;另一方面,封建制度在多数国家中仍居统治地位,宗教神学世界观仍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受时代的影响,夸美纽斯的世界观充满了新与旧的矛盾,总的来说,进步的一面占据着主导地位。
(一)人性论
夸美纽斯从青年时代起,就阅读了许多人文主义者的著作,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他高度赞美人的力量,对人所具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具有极大信心。在人文主义影响下,他否定了中世纪天主教会力倡的“原罪”论、性恶论及禁欲主义,赞成性善论,关心人的健康与幸福,主张通过教育使人得到和谐发展。
(二)社会政治观
夸美纽斯有着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作为信奉民主与平等原则的捷克兄弟会的成员及领袖,他从本教派传统中接受了民主精神的重要影响;作为一个备受欺凌的弱小民族和教派的成员,他深切地感受到人世间的不公,并强烈谴责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现象,对祖国和人民所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并幻想通过教育来进行社会改革,救民于水火,实现教派、民族平等。他的教育思想中的民主性以及普及教育的思想,都和这种民主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紧密相连。
(三)自然观
作为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夸美纽斯具有深厚的宗教信仰,相信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但受时代和自然科学的引导,又重视大自然的存在及其威力,力图探索自然的奥秘及其法则并运用于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取代宗教迷信。
(四)认识论
夸美纽斯一方面接受了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的感觉论观点,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和源泉,声称培根概括的新思想为刚出现的新世纪的灿烂之光,赞誉培根概括的实验归纳法“包含着探求自然秘密的道路”[1]。另一方面,他的基督教世界观仍根深蒂固,认为《圣经》也是认识的源泉。
夸美纽斯世界观中的进步因素还集中体现在他的“泛智”的思想中。所谓“泛智”(pansophia),就是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使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该思想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以及普及教育的民主要求。泛智的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