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欧洲戏剧,主要是古希腊戏剧,无论是戏剧创作还是理论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后世欧洲戏剧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恩格斯《反杜林论》)
戏剧艺术起源于原始歌舞。原始戏剧因素和原始宗教仪式密不可分。在重大节日里,如庆祝狩猎成功、庆祝战争胜利、祈祷丰收等,原始人常常举行演出活动,以祭祀神灵,这其中就有许多戏剧因素。古希腊戏剧源于酒神(狄奥尼索斯)祭祀。悲剧的前身是酒神颂歌,喜剧的前身是民间的祭神歌舞和滑稽戏。
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悲剧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的悲剧诗人,流传至今的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诗人的作品。希腊喜剧出现于悲剧之后,它的繁荣是在雅典城邦发生危机的时代。曾先后产生过三大喜剧诗人,留下完整作品的只有阿里斯托芬。
与之同时期的梵剧最初也是为了取悦神明,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大众化娱乐。梵剧题材大多源于两部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梵剧不是以戏剧冲突作为戏剧的出发点,而是以人类的基本感情为中心的。代表作家作品有首陀罗迦的《小泥车》和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
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中世纪时期。由封建教会掌握国家机器,对反映社会现实和具有积极意义的古代戏剧进行打击,代之而起的是宣扬宗教迷信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戏剧。但随着社会发展,宗教戏剧中反封建的思想内容逐渐增多。中世纪戏剧可大致分为两类:宗教戏剧和非宗教戏剧(世俗戏剧)。宗教戏剧有很多变种,包括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等。世俗戏剧包括中世纪法国笑剧、愚人剧、英国世俗戏剧等。总体来说,中世纪戏剧发展相对缓慢,艺术水平相对较低,但仍对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有一定影响。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阶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人文主义是这次运动的思想武器,也是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文化和文学艺术最繁荣的国家,而就戏剧艺术而言,最为高度繁荣的则是英国和西班牙。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最高成就的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剧情丰富,大多采用开放式戏剧结构,对后世戏剧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人物个性鲜明,塑造了众多戏剧史上的经典形象;悲喜混杂,使戏剧的审美形态和艺术风格更加丰富多样;注重描写世俗生活,肯定世俗欲望和情感,具有浓厚的世俗趣味。
17世纪,意大利已经失去了其欧洲文化中心的地位,英法两国的文化成就最高。古典主义盛行于法国,后来成为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化思潮。古典主义戏剧的代表是法国戏剧。古典主义要求回归古希腊戏剧严谨整饬的戏剧传统,对悲喜混杂、崇尚自然的文艺复兴时期戏剧进行反拨,要求以理胜情,悲喜分离,遵循“三一律”。代表人物有悲剧作家拉辛和喜剧作家莫里哀。
在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全欧性质的政治思想运动——启蒙运动,这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强调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天赋人权。启蒙主义的代表是法国和德国。博马舍、歌德、席勒的剧作代表着启蒙主义戏剧的最高成就。
19世纪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行的时代。以法国和俄罗斯的成就最为突出。雨果代表积极浪漫主义的最高水平;普希金和果戈理代表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水平。浪漫主义主张集中、强烈地反映生活和塑造人物,以人物情感和行动为中心,不受任何旧有规范的束缚;现实主义主张积极反映社会现实,充满了批判精神和讽刺意味。
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上半期戏剧思潮众多,自然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都产生于这一时期。著名作家有“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契诃夫等。
荒诞派戏剧在20世纪各种流派戏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创伤,荒诞派戏剧作家感到痛苦、彷徨、迷惑、压抑、失望、愤怒,他们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代表作家作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和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