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 本周我“当值”(1 / 1)

活动背景

职校生的中国梦,具体来说就是要立足于工作岗位,通过认真践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大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营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岗位实践是我们助力中国梦所迈出的最坚实的步伐。

有的同学说,我现在还是学生,没有工作岗位,谈不上岗位实践。其实,在校期间,也能从我们的“岗位”开始实践。上小学,我们常说这么一句话:“我是校园小主人。”试问:我们这些小主人在学校是否发挥了主人翁作用?上职校后,我们发现班值周(每学期一周停课或不停课在学校各个岗位进行劳动服务的实践活动)是职校学生目前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一个主渠道,让我们从“班值周”岗位开始迈出实干的第一步吧!

“本周我‘当值’”活动有利于培养职校生的劳动意识、服务意识和养成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有助于提升其“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活动目的

1.理解实践的价值校园实践活动自我管理、公共服务、文明示范的意义。

2.增强纪律观念、劳动观念和公共服务意识,热爱自己的校园,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增强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意识。

3.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管理校园内自己的事务,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他人提供服务,以此提高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活动准备

1.全班同学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六个小组,进行小组建设(选举产生正副小组长、确定组名等),下发《班值周岗位设置意见表》《班值周劳动岗位评价表》。

2.与学校运动场、实训场所、生活区、教学区、行政区等相关部门做先期联系,为同学们的调研和岗位实践做好准备。

活动时长

课堂教学时间45分钟。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寻找岗位——哪里需要我“当值”

1.各组抽签领取自己的任务清单,根据要求到不同场所寻找班值周需要的岗位。

第一组:到校园运动场所

第二组:到校园实训场所

第三组:到校园生活区

第四组:到校园教学楼区

第五组:到校园行政楼区

第六组:寻找校园边边角角

2.各组完成本小组任务后进行组内讨论:民主决定本组要设立的岗位名称,讨论该岗位的职责要求及岗位实践要达到的目标,最后填写《班值周岗位设置意见表》(一个岗位填写一份,每组可设置2~3个岗位)

班值周岗位设置意见表

活动二 岗位实干——本周我在这儿“当值”

1.组内分工:根据小组通过的《班值周岗位设置意见表》的岗位、职责、目标等内容,合理分配岗位,做到小组人人有岗、人人有责、目标明确。

2.事先和值日岗位所在的部门、老师进行沟通,向他们说明实践活动的意义、目的,然后交给他们一份《班值周劳动岗位评价表》,请他们对你的岗位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班值周劳动岗位评价表

3.带着你的岗位责任和满腔的热情,扎实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认真体验岗位实践的职责与快乐。

4.岗位实践结束后,进行组内小结,评选出本组的《班值周特色岗》,根据《班值周劳动岗位评价表》评选出本组的“最佳值周生”。

活动三 成果交流——我的校园我做主

如果一个学生在校期间缺乏主人翁精神,以后到工作岗位也很难做到爱岗敬业;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无法管理好自己的事务,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无法很好地胜任工作。经过一周班值周实践,你对“岗位”有什么新的认识?对公共服务有什么新的感受?你的劳动、服务协作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吗?你为文明校园建设还能做点什么?让我们再回到课堂,认真总结岗位实践的点点滴滴,交流探讨一下,最后形成一个《××班班值周特色岗》递交给学校。课堂交流项目有:

1.特色岗位推荐。每一小组推荐一个本组的特色示范岗位,通过岗位标准用语展示、岗位礼仪展示、编排短剧等方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该岗位的重要性、职责,以及本组同学在这个岗位实践的美丽身影。

2.岗位能手展示。每一小组将本组的最优值日生向全班推介,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将他的工作态度、能力、岗位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展示。

3.岗位体验交流。每位同学对自己的岗位实践情况进行小结,以《我实干 我成长》为题交流自己的成长体验,如我掌握或提高了什么技能?我什么做得好?什么地方还要改进?我觉得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我的岗位目标明确了吗?我履行了岗位职责了吗?等等。

活动总结和建议

(活动的主要特点和开展活动的注意事项指导)

该活动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密切结合校园生活,让学生通过实际调研、小组交流、实干体验、班级宣传的方式去发现、体验、感悟、宣传劳动岗位的重要性及岗位的职责,懂得在实践中成长成功的人生哲理。

本活动建议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全班集中进行小组建设,下发相关表格,做活动说明及动员。第二阶段,调研、实践。利用班值周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做校园调查,自己发现并设计班值周岗位,分配任务后进行岗位实践。实践活动中准备活动三中的相片、PPT和推荐节目的排演,岗位实践结束后每位同学都要完成成长体验感言;第三阶段,实践成果交流。用一节课时间各组汇报展示和交流本组的特色示范岗位、岗位能手推介和成长感言交流,最后全班形成一个《××班班值周特色岗》递交给学校,作为学校进行班值周活动的参考。

活动参考资源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学校社会实践的要求

1.1995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学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全面发展。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

4.《中学德育大纲》

学校要把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

5.《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职业院校要注重加强德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德育方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