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现
“手套加工女状元”吴俊凤
人们压根就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手套加工业,会在山东广饶县大码头乡南堤村吴俊凤的手上魔术般地变成一个致富乡邻的大产业,吴俊凤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手套加工女状元”。
吴俊凤自1986年就开始为别人加工手套,长期的观察摸索使她认识到:加工手套投资不是很大,非常适合小本创业。于是她认准了这一行业,和丈夫东拼西凑筹集了2万元钱购买了设备,然后召集本村有缝纫技术的妇女,教会她们加工手套。随后,把裁好的布料分发到她们家中,支付加工费。第二年,她购进了10台电动缝纫机,雇用了10名家庭妇女常年集中加工,同时把半成品发给本村的闲散妇女加工。之后,她将收入全部用于扩大经营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吴俊凤家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手套加工商,且带动了不少乡邻共同致富。
(摘自: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allnews/0708/610.html,2006年9月11日发布)
悦读明理
实现中国梦,需要汇聚每个人的力量。人人成才,不仅使中国梦的实现有了可能,也使得每个人都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人人成才,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要促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需要打破小人才观念,树立大人才观念。曾有专家指出,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不能让为人父母者,以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好护士、好厨师、好售货员、好服务员而感到自豪和快乐呢?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需要高精尖人才,也需要在不同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的平凡工作者。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不是让人人都成为领导者、人人都成为科学家、人人都成为英雄模范,而是量才施用、用人之长,不论其学历、职称、资历、身份如何,只要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同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都是对国家、人民有用的人才。
链接
会说5国外语的保安
王同建,北京市保安总公司外事分公司的一名普通保安,在意大利使馆的大门岗已经工作12年,会说英语、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日语,被意大利使馆的工作人员称为“秘书”。王同建说学习外语让他感到快乐,而把所学的外语用在工作中,他更是觉得自豪:“我喜欢我的工作,当使馆的来访者听到我说意大利语或其他外语时,我能感受到他们对中国保安的认可和佩服。”
在意大利使馆工作12年,王同建经历了4任意大利驻华大使,每一任大使对他的工作都非常认可。意大利总理马里奥·蒙蒂访问中国期间,曾到过使馆,意大利驻华大使专门向总理介绍了王同建。“大使当时说,这是我们中国的保安,会说地道的意大利语。听到大使介绍自己,我心里觉得特舒服,这是我们中国保安的骄傲。”王同建自豪地说。
(摘自:北青网,http://bjyouth.ynet.com/3.1/1204/23/7015676.html,2012年4月23日发布)
学以致用
规划一下你的未来,你想做哪个行业的状元,怎样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