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样本县办学条件基本状况描述(1 / 1)

7.1.1 生均图书册数

表7-1和表7-2分别呈现了样本县小学和初中生均图书册数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发现,除寿光县的小学生均图书册数在2005年至2010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以外,其他几个样本县的小学生均图书册数基本保持稳定,或者只有很小幅度的上升。2010年,定兴县的小学生均图书册数达到30本,而同一年份齐河县的生均图书册数为12本,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

初中的生均图书册数高于小学。2010年,涿州市和寿光县的初中生均图书册数为33本,齐河县的生均图书册数为14本,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从变化趋势来看,2005—2010年,样本县的初中生均图书册数并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表7-1 样本县小学生均图书册数

表7-2 样本县初中生均图书册数

7.1.2 生均校舍面积

表7-3和表7-4分别呈现了样本县小学和初中生均校舍面积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发现,2005—2010年,样本县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呈小幅度上升的趋势。鹿寨县的小学生均校舍面积最大,达到8m2以上。初中的生均校舍面积普遍高于小学。2005—2010年,样本县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呈上升趋势。生均校舍面积最高的为寿光市,均值达到17.2m2,其次是鹿寨县,为12.0m2。2007年,“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开始实施。融水县作为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的覆盖范围之内,该县2008年的初中生均校舍面积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表7-3 样本县小学生均校舍面积

表7-4 样本县初中生均校舍面积

7.1.3 生均普通教室面积

表7-5和表7-6分别呈现了样本县小学和初中生均普通教室面积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发现,2005—2010年,样本县小学生均普通教室面积基本保持稳定。融水县、鹿寨县和定兴县的生均普通教室面积较大,而寿光市、齐河县和涿州市的生均普通教室面积较小。

初中的生均普通教室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除了鹿寨有明显的上升)。从绝对值来看,寿光市的生均普通教室面积较大,而定兴县、融水县的生均普通教室面积较小。结合表7-4和7-6来看,融水县的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在2008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是其初中生均普通教室面积却没有明显上升,这是因为“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主要致力于改善学校的学生生活设施,如宿舍、食堂和厕所等,而不是教学设施。

表7-5 样本县小学生均普通教室面积

表7-6 样本县初中生均普通教室面积

7.1.4 生均危房面积

表7-7和表7-8分别呈现了样本县小学和初中生均危房面积的变化情况。就小学的危房面积而言,寿光市的生均危房面积最小,几乎为0m2,涿州市的生均危房面积最大,为0.36m2。从变化趋势来看,除融水县和鹿寨县的小学生均危房面积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递减趋势外,在其他几个样本县,生均危房面积呈现出年度之间的波动。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各种加固、维修、改造或新建工程的实施,学校危房面积不断减少;但另一方面,每年都可能有新的危房出现。2009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始实施,该工程要求对全国所有中小学校进行全面排查、鉴定,对不符合要求的校舍进行加固改造或重新建设。工程的主要加固改造施工环节在2010年进行(2009年完成总工作量的30%,2010年完成60%,2011年完成10%)。从表7-7来看,定兴县和鹿寨县的小学生均危房面积在2010年均有所下降。

初中的情况与小学较为类似。寿光市的生均危房面积最小,几乎为0,但鹿寨县和涿州市的生均危房面积较大。从变化趋势上来看,除寿光市每年都没有危房,融水县的生均危房面积在递减以外,其他几个样本县的初中生均危房面积呈现出年度之间的波动。新的危房不断出现,这说明样本县需要继续加大每年专项项目经费投入,以支付大型的维修修缮费用。

表7-7 样本县小学生均危房面积

表7-8 样本县初中生均危房面积

7.1.5 每百生计算机台数

表7-9和表7-10分别呈现了样本县每百名小学和初中学生所拥有的计算机台数。从表中可以发现,样本县小学和初中每百生计算机台数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就小学而言,定兴县、齐河县的小学每百生计算机台数呈现出增长趋势,其他四个样本县的增长趋势不明显。就初中而言,涿州市和寿光县的每百名初中生拥有计算机台数较高,但是涿州市在2007—2010年基本保持稳定,寿光市在2009年开始出现大幅的下滑(这可能与寿光市的初中在校生数在2009年出现很大幅度的上升有关)。齐河县、融水县和定兴县的每百名初中生拥有计算机台数较低,定兴县的该指标表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整体而言,除定兴县以外,其他样本县都表现出初中的计算机配备情况好于小学。

表7-9 样本县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表7-10 样本县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另外,计算机配备情况在样本县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例如,寿光市和定兴县的计算机配备率较高,2010年每百名小学生分别拥有6.8台和9.1台计算机,而融水县、齐河县的配备率较低,分别为2.3台和2.6台。

7.1.6 建立校园网的学校比例

表7-11和表7-12分别呈现了样本县小学和初中建立校园网的学校比例。就小学而言,寿光市建立校园网的学校比例最高,在2010年达到了100%,其次为涿州市。在定兴县、齐河县和鹿寨县,建立校园网的小学比例还非常低。

初中学校建立校园网的比例要高于小学。寿光市的所有初中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络,涿州市在2010年有81.8%的初中学校建立了校园网,鹿寨县在2010年有63.6%的初中学校建立了校园网。但是,定兴县和齐河县初中学校建立校园网的比例偏低。可见,相对于前文所分析的各类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等指标来说,建立校园网的比例这一指标在样本县之间呈现出更大的差异。正如已有研究所表明的那样,相对于传统型的办学条件,一些现代型的办学条件在地区之间表现出的差异更大[2]。

表7-11 样本县小学建立校园网的学校比例(%)

表7-12 样本县初中建立校园网的学校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