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校园实验项目”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关键是多领域协同深化发展机制建构。这种协同深化机制应反映在多个层级上。首先,在专家引领层面上,整合跨专业、多领域专家的力量进行引领,单一专业结构不足以支持对数字校园工作的引领;其次,数字校园工作在区域、学校层面上要同教育改革与发展核心问题的突破进行关联,即要用数字校园支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推进业务及其业务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最后,在面向微观教育教学实践上,将数字校园建设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科教学,这需要教研力量协同。总之,多领域协同信息化机制是推动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深化发展的关键。
下面以跨专业领域的专家队伍建设为例进行说明。在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进程中,为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引领作用,北京市教委筹划并组建了市级数字校园专家咨询团队(又称“市级数字校园专家库”)。通过建立市级数字校园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为实验校开展数字校园相关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指导和服务。市级数字校园专家库由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区、各中小学、企事业单位中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北京市教委筛选基础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项目管理四大领域的专家,建立市级数字校园专家库,结合咨询开展实际指导工作。
基础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主要由具有数字校园、教育信息化等项目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专家组成。
信息技术专家团队,主要由具备项目建设方案、项目任务书、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设计方案等文件编写及规划、实施能力的专家组成。
教育教学专家团队,主要由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能够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撑教学并且取得良好效果的专家组成。
项目管理专家团队,由熟悉IT项目管理规程、政府采购相关管理规程、项目验收等相关要求的专家组成。
为做好专家库的建设,北京市教委设计了《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专家信息采集表》,除登记专家的基本信息外,还对专家的专业领域、研究专长、参与的重点工程等进行了采集,各实验校可根据自身需要向市级提出专家使用申请。市级了解学校实际存在的问题及具体需求后,优先选取相应领域的专家,并做好专家与学校的联系工作,陪同专家为学校提供服务。同时,为做好对专家咨询工作的管理,要求实验校在专家完成指导后填写《专家使用反馈表》,对专家的服务予以评价,以便后续提供更好的服务。
跨专业协同专家库的建立是数字校园实验过程中建立的创新机制,也是发挥市级优质资源为学校提供专业指导的必要举措。在咨询服务过程中,市级专家通过评审、答疑、培训、辅导等多种形式为各区和实验校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有力地提升了学校数字校园相关人员的信息化领导力和项目管理水平,为学校“把了脉、开了方”,切实解决了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困惑与难点,得到了一致好评。
市级专家库专家的服务流程如图8-2所示。
图8-2 跨专业的协同专家库及其指导服务
上述跨专业领域的协同机制通过数字校园应用服务与综合管理平台(市级)的支撑,更进一步地强化和提升了沟通机制,固化和生成了规范服务体系,使数字校园实验工作得到了更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