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设施主要包括图书馆和网络等。图书馆是体现学校文化的重要场所。没有书籍算不上学校。图书馆要有各类藏书,而且其设计要从文化角度进行关照。学校图书馆是最有文化的地方,可以有一个雅致不俗的名字,书写鼓励和欣赏读书的对联。图书有一定藏量,可以征求学生、老师和教育专家的意见选择不同种类的图书。图书馆还可以用来上阅读课,图书馆老师可以承担这样的课程。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努力让读书成为教师与学生的一种文化行为,学校确确实实做到了把有限的图书资源利用起来。不让书籍成为书架上的摆设,而让书籍流动在手里,流动在各班图书角内,从而形成读书励志、信息共享的氛围,使学生与书本为伴,丰富内涵,增加底蕴,从而成为营造并传播书香的主体。“博学笃志,德幽怀远”的教师书馆馆训、“读书立德,博学长才”的学生书馆馆训,以及由此带动的教子热潮,无不激励着首师大附小书香校园的悠悠前行。合肥市望湖小学拥有一个1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学校号称“图书馆中的学校”。望湖小学图书馆改变了单一功能,成为学校中最美的会客室和研究室。
学校网络是对外联系和外人了解学校的窗口,其设计需要带有学校特色。需要有专人管理和维护,定期更新信息,信息全面,布局合理。
这里星光灿烂——培星小学网络建设[2]
培星小学是海淀西北地区一所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学校。在教育现代化的硬件建设方面具有突出特色,目前已形成以校园网为依托的教育信息化校园。
校园网络是一种新的物质力量,是最重要的校园文化的物质依托。目前我校已形成了网络、电话、广播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将通过校园网络来进行,异地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参与校园内的文化活动和各种在线交流活动。我们和“美国探索学校”的网上视频交流,成为校园文化独特的风景线。现在,学校校园网站、校园博客、班级博客、教师博客已经成为家长、学校、学生沟通的桥梁,信息化手段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
为了实现南北校区一体化的管理,通过反复研究与试验,我们成功地开通了南北校一体化的局域网、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电铃系统、校园集团电话网络电话系统、NBC协同办公系统、资源管理平台系统。在数字校园,管理者不是对学生进行支配或者控制的角色,而是转变成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的角色。
10万册电子图书,让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在任何能够上网的地方阅读我们的电子图书。
校园网络为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场所,在网上,人人平等,谁也不能压制谁,谁也不能强迫谁。校园网络接入国际互联网,且向全世界开放,标志着我校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是我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培星小学校园网站由七个板块、20个栏目组成。
板块一:学校概况:包括学校简介、干部队伍、师资简介。
校园风景:包括环境建设、硬件建设、校园绿化。
学校规划:包括学校管理、办学目标、校训、校徽等。
板块二:德育天地。包括校园公告:教育和教学活动信息、竞赛信息。
校园动态:教育教学活动。
计划总结:学期、月、周计划。
德育活动:班主任沙龙、交流材料、教育随笔。
队旗飘飘:队前教育、特色活动。
板块三:校本研究:包括理论园地、走进专家、美文共享。
板块四:荣誉殿堂:包括学校荣誉、教师荣誉、学生荣誉。
板块五:教师风采:包括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党团活动、工会之家。
板块六:学生天地:包括小作家笔会、艺术长廊、校园之星。
板块七:家校连心:包括家庭教育、每周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