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淀提升(1 / 1)

大型学生活动通过不断积淀提升,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在构成与教师的基本素养,进而融入学校特色项目、文化建设中。国外有实践改革者认为:庆祝活动、典礼和仪式强化着学校的文化,因为它们代表着、呈现着一所学校所看重的内容;而在他们的改革实践中,全校会为每一个学生唱响“生日快乐”歌,并送上祝福卡片。[6]当有这类自觉意识时,大型学生活动就有可能有机融入到学校整体变革之中。

(一)综合评价

第一,评价的目的要明确。评价的宗旨在于激发更多主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活动,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获得各方面素养的提高。同时,评价过程本身就是教育过程,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对于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大型学生活动的评价,就不能仅仅拘泥于具体项目的精彩度、外界的评价,而需要聚焦学生成长本身,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评价过程中的学生参与。

第二,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甚至是社区人员都可以成为活动的评价主体。评价中的主体多元,会形成相互间的互动效应,促成每类主体在互动中清晰自我,通过互动促成评价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同时,多元主体的参与本身,就会形成多元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己评、伙伴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评价的手段也可以多样化。

第三,评价的内容要丰富。丰富的评价内容能够为学生发展提供一定的平台和空间。针对学校大型学生活动的育人价值,完全可以在主题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衍生性评价等多个维度开展设计,形成丰富多彩的评价内容。每一个评价内容的清晰,都可能会促成具体价值的实现,促成新的发展。

(二)资源拓展

大型学生活动的全程,对于学生而言,充满育人资源;对于学校而言,充满发展资源;对于家长与社会而言,充满拓展资源。在活动后期,学校管理者需要充分实现资源的拓展。

拓展之一是大型学生活动本身的系列形成与经验形成。通过及时地反思与重建,建立本次活动与相关活动的纵向发展关系与横向沟通关系,进一步丰富学校的学生活动系列。通过经验的提炼,形成思想观念的清晰与理念的明晰,建构相关理性认识,从而有助于指导后续活动。

拓展之二是师生成长历程的进一步强化。大型学生活动会创生出一系列的关键事件、关键人,是“非连续性教育”的重要契机。对于学生来说,会在综合体验与实践中,发现新的成长可能。对于教师来说,在学生活动中,会重新认识学生的丰富与独特,感受教育的本质与魅力。因此,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次重大活动之后,班主任的学生观、教育观都有了质的提升。

拓展之三是学校影响力与办学内涵的同步提升。大型学生活动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展现给家长、社区一个新的学校形象。而活动的实效,有助于学校管理者自我反思与重建,从而以更综合的视野、更理性的方式,开展学校教育及其管理。为此,借助大型学生活动,可以综合推动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与教育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