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在努力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个体也是不可缺失的发展主体,但从学校管理的视角看,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构成,更是促进学生发展重要的责任人与主体。当代中国中小学普遍开展的班主任工作,对于世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说,美国教育学家杜威(John Dewey)所倡导的将学生建成一个“微型的社区和萌芽的社会”(a miniature community,and embryonic society)[12]的思想,在中国的班级建设中,有着充满创造性的回应。有学者早就指出:“我们经常会问:中国教育理论的特色在哪里?中国对世界教育理论的贡献在哪里?其实,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班主任理论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之一。”[13]
学生工作负责人就是这一队伍的领导者与同行者,在和他们一起创造伟大和神奇。
(一)骨干培养
鉴于班主任队伍建设本身的薄弱性,在整体提供发展资源、形成文化底色、建立基本规范的基础上,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在于培养学校内的骨干班主任。
骨干培养的前提在于解读班主任的发展状态与成长需要,根据成熟度、发展需要、个性特征等,分类型地研究本校班主任,厘清其发展基础与成长可能。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骨干培养对象,就可能代表不同类型的班主任,进而通过骨干培养,带动全校班主任的发展。而这一培养对象的选择,需要建立在透明的过程、清晰的理念、坚定的文化追求基础上,需要建立在与所有班主任积极互动的基础上,也需要建立在培养对象本人有发展内需、愿主动尝试、敢反思重建的基础之上。
骨干培养的核心,在于促成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成事成人。学生工作负责人要组织力量,支持、鼓励、帮助骨干培养对象实现其实践内涵的丰富,推动他在工作实践中研究、创造、反思与重建。在这一意义上说,学生工作部负责人本人就需要是这一领域的内行,能够为班主任实践变革提供真实、有效的引领、点化与支持。
骨干培养的平台,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人际的互动、主题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拓展。针对当前班主任相对缺乏本领域的理论基础、较多停留于操作层面的现实状态,学生工作负责人应推动班主任学习理论、与理论对话,并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个人知识、发展教育理论。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也通过与学生、家长的互动,通过与同行、专家的专业对话而实现。这就意味着学校要将上述发展资源提供给班主任,促进班主任主动建立互动关系。在骨干班主任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学校组织专题的现场研讨、思想交流等专题活动,也能快速提升班主任的专业自觉,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发展生态。
(二)群体发展
当本校内发展起真正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的骨干之后,通过骨干的力量实现整体队伍的发展,进而生成更丰富的骨干类型,就成为可以进入的第二阶段。
班主任的群体发展,需要借助骨干的资源。通过年级组、课题组等正式组织的力量,将骨干资源汇聚其中,在工作策划、组织、反思与重建的全程中,实现更多班主任与骨干班主任之间的信息交流、精神沟通,推动班主任群体去吸收、借鉴已有经验并主动探索与创新。在具体实现方式的选择上,可以通过班级建设工作研讨、专题学习、计划与工作总结等来开展。
班主任的群体发展,需要借助于学校的文化建设。通过不断清晰学生工作的价值观,通过制度建设与活动开展,形成本校尊重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敬畏班主任的生命境界,鼓励班主任创新与发展的文化与制度基础,从而实现对所有班主任的熏陶。
班主任的群体发展,还特别需要学生工作负责人善于发现新资源、新空间。班主任工作本身充满复杂性,而不同的个体都充满着发展的潜能。学校管理者需要敏锐地捕捉到诸多班主任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善于判断资源的价值,并吸收、组织、辐射资源,从而提供每位班主任自主成长的可能性。这样,班主任队伍建设本身就可能充满动态生成性,骨干班主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了更多自组织的良性机制。
(三)综合融通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领域的第一责任人,其工作内容可以分布于班级岗位建设与学生干部培养,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开展,班级参与学校相关学生活动,班级与社会的互动等诸多领域。上述内容本身的丰富性,在一定意义上说,会成为专业发展水平尚待提升的教师的主要发展障碍。但也只有实现上述工作的综合融通,才能解放班主任的实践,汇聚班主任的智慧,促成班级建设质量的提升与教师个体的成长。
同时,班主任个体也是某一具体学科的教师。不少班主任困惑于自己发展方向的选择,担心班主任工作会影响自己在学科教学方面的发展。而从教师整体素养提升的意义上看,无论是侧重班级建设领域中的发展,还是侧重学科教学素养的提升,班主任工作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的价值。这尤其体现在教师学生立场的形成,资源开发、动态生成、系统建构能力的提升,综合融通、生命自觉的工作境界与人生境界的实现等方面。
当更多班主任的综合融通能力整体提升后,不仅将极大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促成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而且也将更综合地融入到学校的教学改革、整体发展之中。学生工作作为学校改革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以其独特性重新融入学校整体,丰富和发展着学校教育、教师发展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