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智慧与情怀(1 / 1)

——源自信念的坚持

“小小航天员”起航

2012年7月初,科技团队的负责人沈主任找到李颖老师:“咱们校区想要开设一门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这门课程是和航天城合作开展的,课程名称定为‘小小航天员’……”听了沈主任的话,尽管李老师心中有些疑惑不解,但她明白了:沈主任是希望由她承担起这门课程的校内、校外协调工作。

“不过,这可不仅仅是协调的事啊。”沈主任继续说道,“初步设想是在百旺校区形成特色,连续五年,每年的四年级全体学生同时在报告厅上一个半小时的大课,时间暂时安排在每周一下午。当然,这门课程需要协调的不仅仅是百旺校区应届四年级学生的出入安全、上课状况、外出参观、学习反馈、优秀学生体验营及班主任、电教老师、后勤保障等校内人员的情况,还要和负责讲课的航天员训练中心的主教员、教员等协调好上课时间、内容、进出校安全等一系列事项……”此时的李老师心里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难以置信。

因为李颖老师是2009年1月和西北旺小学的全体学生及其他老师一起融入中关村第二小学的,成了百旺校区的第一批学生和老师。三年来,她很努力地向身边的同事们学习着,确实也深深地感受到二小的老师们实在是太优秀了,时常会有望尘莫及的感觉,好在身边科技团队的老师们经常会互相沟通,帮助李老师梳理工作思路、说些妙招,总让李老师心中暖暖的,感受到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不过负责“小小航天员”校本课程这件事可不是想想就能完成好的,她担心自己是否真的能独当一面。

沈主任见李老师沉默不语,微笑地看着她说:“你在科技团队的时间也不短了,做事认真是大家公认的,这次‘小小航天员’想在百旺校区开课,由你来负责正好可以让你多锻炼锻炼,我相信你。”

“小小航天员”校本课程,对于李颖老师来说真是个极大的挑战。组长朱老师看到李老师眉头紧皱,连忙招呼同组老师一起帮她想办法。赵老师说:“之前我在进行气象站规划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环境因素,你可以先分析一下咱们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大环境。”对呀,赵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凝神聚力,很快就一起帮李老师完成了制定“小小航天员”五年规划中的第一步——深入分析学校环境和航天城资源。

万事开头难,同组老师们帮着开了个好头儿,三校区大组教研时大家又专门留出时间和李老师一起把关其他内容。郝老师说:“咱们中关村综合组的人一起帮李颖看看她设想的课程目标有没有问题吧。”“李颖,我们华清综合组的人一起帮你看看五年规划中每一年的具体规划是否可行啊。”华清校区李欣老师紧接着说……

“李颖,大家能够想到的都和你说了,你抽空再多思考一下,把大家说的和你自己的想法整合一下,没问题,我们都看好你!”在大家的帮助下,原先困惑的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了!李老师信心满满地开始正式实施“小小航天员”校本课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小航天员”校本课程逐渐深入,学校领导以及科技团队、班主任团队、德育团队、后勤团队的很多领导和老师都参与了这门课程的策划、实施,现在“小小航天员”校本课程的开展已经步入了成熟期,李老师也由原来的战战兢兢到心中有数、应对自如了。

在中关村二小科技团队这个大家庭中,处处能体验到同事帮忙、领导搭台这种被大家重视的感觉,真是幸福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