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桃红李白 心暖花开(1 / 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于1971年建校,目前已经走过了四十余年的光辉历程。学校于1998年7月承办海淀区上地实验小学,由此开启了多校区办学的篇章。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学校先后参与了7个学校或校区的发展建设,成为海淀区小学中参与办学形式最多、承接新建校、合并校最多的学校。现在,学校拥有中关村、华清、百旺3个校区,110个教学班,267名教职工,4745名学生。

面对这样一所办学格局不断变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生人数不断增多、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的学校,如何才能做到让二小的优质办学实力不缩水,合力最大化?依靠什么力量才能把身处不同校区师生的心真正凝聚在一起,真正让每一位教师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二小最优质的教育?这是杨刚校长一直在不断思考的问题。

多年的办学实践,使杨刚校长认识到: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全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也是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貌的浑然天成。文化引领对于多校区办学尤为重要,对于同步优质办学更是极其重要。在一校多址的办学过程中,中关村二小必须不断分析和吸收来自不同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文化,使之融合在一起,形成“大二小”所独有的办学思想和学校文化。

在这样的思考下,杨刚校长提出用“家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以此来缩小校区间的差异,缩短心与心的距离。家园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关注发展”;家园文化追求的目标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家园文化的具体内涵是这样一句话:二小是大家的,二小的发展是为大家的,二小的发展是靠大家的。这一句话已经成为每一个二小人所欣赏、推崇并以此作为行为原动力的一种共识。

杨刚校长经常对师生们说,家园文化是爱与责任的文化。在二小,师生可以自由地对话,“尊重”被给予最好的诠释;在二小,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是满满的包容,是爱的延伸;在二小,谁都拥有广阔的舞台,赏识与激励点燃每个人的梦想!

目前,家园文化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及家长一致认可的“暖心文化”。“发展每一位教师,成就每一位学生,满意每一位家长”的理念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

随着学校办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杨刚校长带领着他的团队,对家园文化的内涵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诠释、不断地感悟、不断地推进,进而把这样一种思考和理解,凝练成“桃红李白 心暖花开”这八个字。

“桃红李白”:表达了桃李之间和而不同的自然属性,寓意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生命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和可能。这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结果,更蕴含着教育的过程和教育的智慧。同时,这也正是学校对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最为朴素的理解。教师们希望每一个孩子在二小都能找到自己的成长点和发展点,给孩子一个机会,给孩子一个舞台,给孩子一个支点,让他们的个性自由绽放。

“心暖花开”:预示着每一朵花蕾的盛开都需要悉心耕种、用爱守候,始终陪伴他们沐浴风雨阳光,才能收获成长和希望。师生作为个体生命的主体,其情感、心灵和个性都应得到尊重和理解,让每一颗心灵都受到适合的阳光、雨露、春风,进而聚力为开、绽放最美的自己。

“桃红李白 心暖花开”: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艺术之美进行有机结合,彰显一种典雅端庄、充盈灵动的教育之美,是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教育愿景。

如今,在“桃红李白 心暖花开”教育愿景的感召下,全校师生幸福地沐浴在宽松愉悦的校园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工作、学习着,在三尺讲台上、在多彩的社团里、在丰富的活动中……尽情地展现着最好的自己,尽情地绽放着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