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1 / 1)

(一)内容领域

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根据新课程联系生活的理念,这四个领域主要围绕进行活动的主体——人展开。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四种关系来组织活动内容、确定活动主题。

1.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体验领域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采取自然体验的方式,认识和了解大自然领域。其中包括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植树造林、气候变迁、能源开发和节省、环境保护、自然灾害、栽培活动、饲养活动、野营活动等课程内容。

如主题《饮食与健康——蔬菜的营养》:就是通过观察、体验自然中的蔬菜,了解蔬菜的营养及与人体成长的作用,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主题《感受环境·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就是通过感受大庆的环境,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大庆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主题《特色农业土壤研究》:让学生关注北碚的特色农业,探究北碚的土壤奥秘。

主题《寻找春天》:就是通过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春天、体验与感受社会中的春天。

2.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亲历领域

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通过社会亲历的方式去认识和了解社会领域,常见的活动形式有服务活动、社会实践、劳动教育、义务活动、职业教育等。

如主题《关爱残疾人》: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体验、理解他们的艰辛和痛苦。

主题《税费改革后农民生活变化的调查》:学生走进成都温江地区,了解社会、关注社会,体会国家改革带来的变化。

3.与自我的关系——交往活动领域

人与自我的关系主要通过交往活动,帮助孩子认识自我领域,了解自我的优点、长处、不足等。活动主题可以是:名字的由来、我的兴趣、我的小秘密、我的一日生活、我的身体、我的内心世界。活动方式可以是畅想、感悟、交流、体验、探究、对比、反思等,也可以是协作活动、福利教育、捐献活动等。

如主题《认识父亲》:通过观看父亲与子女一起玩的录像,收集、查阅有关父亲节的资料,观察父亲高兴和不高兴的表情、动作,采访父亲最得意、最难忘、最讨厌等事,走进父亲、体验父亲、认识父亲、理解父亲。

主题《我是家庭理财小能手》《我们和小树一起成长》等等都是增进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发现自我。

4.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实践领域

人与文化的关系则通过文化实践去了解人类的文化成就、文化的发展、演绎和变迁等领域。常见的活动方式有鉴赏活动、国际理解、民族文化教育、创作活动等。

主题《走进回族》《秋天我们穿什么》《大冲现状调查》等都属于这个关系领域。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通过对活动主题进行综合性的探索与研究,重视学校与社会、人文与科学、认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因此,老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尽量体现这种整合的特点,做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社会与科技的协调发展以及知、情、意、行的统一。而选择标准首先就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从构成来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难以序列化。它没有清晰的起点和终点,也无法通过演绎推理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缺乏学科课程的稳定性。

从范围来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富有弹性。可以是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还可以是对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

从时空来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是过去的,也可以是现在的,还可以是将来的;可以是本土的,也可以是他乡的,还可以是国外的。

总之,只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任何主题均可以成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

重庆市朝阳小学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目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按照四种关系组织课程内容的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

单元一 家庭圆桌会:我是父母的调解员

谁来做家务

家庭小蓝图

单元二 好朋友的秘密:身边的植物

小树的奉献

给花草树木做名片

单元三 玩中的科学:不倒翁为何不倒

有趣的影子游戏

我的发现

单元四 领略重庆风:观魅力重庆

话重庆“言子”

访山城“棒棒军”

单元五 谈天说地:访问星座

泥土“求职”记

海底动物之“家”[3]

下面这个案例节选更充分地展示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来源。

《中国的春节》

一、主题的产生与设计

教学的空暇之余,在和学生交流之中,我发现孩子对过年很感兴趣,特别是回老家过年的孩子更是有讲不完的故事,问不完的问题。我萌生了一个念头:何不让孩子走进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探讨中国春节的由来、发展及一些习俗与传说等文化?

二、活动主题:中国的春节

三、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中国春节的由来与发展等,了解中国民俗文化。

(2)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中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的设计:分为四个部分,即春节的起源、春节的习俗、春节的发展和一些传说。让学生自由选择组成活动小组。

活动主要采取三大环节:一是学生自选活动内容;二是利用过春节,体验中国春节习俗,感悟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三是课题的汇报展示,交流活动成果,畅谈活动感受。

五、活动准备(教师和学生)

照相机、录像机、访谈记录表、活动记录卡、计算机等。

六、实施过程(略)

七、汇报、展示

(1)观看录像(春节中的不同画面)

(2)汇报交流

四个课题组的代表汇报小组活动过程和结果。

八、评价总结(教师、学生、专家点评)[4]

从上面这个活动案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从活动主题的确立到活动内容领域上,具有非常明显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只要学生感兴趣,对其发展有意义和价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话题或项目,都可以作为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减少盲目性、随意性和形式性,更好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国家从课程纲要上、宏观地作了一个方向性地规定。即规定我国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该围绕四大内容领域进行开发和设计,选择恰当活动内容,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