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主题的评价(1 / 1)

活动主题是对活动内容的高度概括,反映着活动的特征及目标。因此,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主题设计具有较高的要求。

(一)活动主题是否具有价值意义

活动主题是否具有价值意义,是综合实践活动能否开展的先决条件。衡量的标准在于:一是看活动主题选择是否体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和兴趣爱好;二是要看活动主题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学生发展有利;三是要看活动主题是否充分利用了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为此,活动主题撰写除了要求准确表述活动主题名称之外,还要对主题意义进行简要说明,即要简明扼要地阐明本次活动的出发点、开展本课题研究可能解决哪些问题、活动之后学生有哪些体验或收获、以此说明开展本次活动的必要性。

(二)主题是否富有生活气息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之一就是要学生面对完整的生活世界。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几种关系,即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或社会、学生与自我的关系等,恰好是最富于生活气息的内容。因此,学生的活动主题要尽量在他们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自然生活中提出,以他们自身的生活为源泉,选择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课题为学习对象。也只有从小处着手,从实际生活中确立适合自己特点与兴趣,同时力所能及地探究课题,他们才有探究的热情与兴趣,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体验、感悟和提升,为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素质基础。从自己周围丰富的生活世界中选择探究性课题,对小学生而言虽然具有一定难度,但只要他们关心社会,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还是能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究的。

(三)活动主题是否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一个好的活动方案应该是既能反映小学生对活动的要求和兴趣爱好,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班级、学校的实际状况,在实践上、时间上、能力上、物力上、经费上都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活动主题是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浓缩,主题名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个活动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主题的评价,首先是要看主题名称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班级、学校的实际状况。为此,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还包括对活动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即对活动开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料及设备等进行交代说明。

(四)活动主题名称是否醒目、清晰并富有童趣

既然活动主题是对活动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活动特征及目标的反映,主题设计便当然地要做到画龙点睛,醒目、清晰,能直接反映活动的相关信息。同时,由于主题名称还关乎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主题设计还要有感召力,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还要能够用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陈述,以此感染活动对象,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喜爱,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五)活动主题是否具有地方和学校的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既要求学生面对完整的生活世界选择研究主题,还要求学生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充分考虑学校的地域社区环境、管理特色、师生情况等校内校外资源进行选题,以此突出课题的地方性特色和学校特色,加强课题研究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