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内容(1 /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四部分内容。在设计主题活动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紧紧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三个方面进行。针对当前学生亟须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要求,我们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时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

(一)以校为本,与学校各项活动整合设计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非无本之木,以往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经验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一般学校都要组织春(秋)游活动、春(秋)运动会、夏(冬)令营活动、科技节活动、读书周活动、巧手节活动以及各种内容的班队会等活动,这些传统的活动长期植根于学校,由学校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进行组织,学校在长期的运作中,无论从活动内容还是组织形式上,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积累了经验与素材。

关注学校各项德育活动、校传统活动及班队会活动,使其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的组成部分。继承学校传统活动、德育活动等在组织形式、内容上的精华,用它来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但在原来的传统活动中,学生仅仅是此类活动的被动的参与者,活动项目的设计,报名及整个运作的过程,都是由教师完成的。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在原来的传统活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有安全自护的内容,可以引发出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原则的主题《火灾的自救》;春游活动中由学生所带的饮料和小食品引发出《饮食与健康》这一主题。

(二)以生为本,与学生兴趣结合设计主题

1.关注学生共同的兴趣,引导生成主题

在学生的真实生活中,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各不相同,教师对于学生兴趣的引导与把握是寻找主题的关键。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访问、交流、讨论,根据学生学习需要举办讲座、报告,针对社会问题开辟板报、画廊、展览等,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社会,认识生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留心身边的生活,布置学生观察从家到学校一路上感兴趣的人与事,从而由其学校北侧煤泥河而生成活动的主题《工厂排污与生活环境》。

2.根据个性化的兴趣,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高年段的学生自主意识比中低年段的学生有所增强,会出现兴趣的分化,而且经过几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对活动的规律与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以班级和学校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同时,也要为学生个性化的研究和选题提供空间,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兴趣,由学生自主进行主题申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此类主题可以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也可以在学期中与学校、班级的各类主题活动并行,也可以在假期进行。

(三)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与学科整合设计主题

我们发现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实验教材都安排了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各科教师也尝试着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学科教学,力图使学科知识与技能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这种尝试固然使学科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但是由于缺乏协调与整合,学科活动与其他学科活动之间、学科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又往往出现重复交叉,致使学生抱怨活动过多,有的学科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课程的整合实施将有助于解决在实施新课程中的问题,实现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展现整体课程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双赢状态。如何在学科活动整合的过程中,寻找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呢?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有必要整体规划,合理调控,这样才能将这种整合推动向纵深发展。如在学期初,同年级的各科教师可以坐在一起,沟通一下各科的活动,大致的内容怎样,目标定位如何,在研讨的过程中发现各类活动的重合点,从而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结合,生成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比如,学习语文课中的《蝙蝠与雷达》一文时,学生对动物的特异功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语文课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是不可能给学生大部分时间让其做进一步研究的,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以“动物的特异功能”为主题进行研究。学生要研究这一主题,就要与自然等学科整合。教师要与相关教师沟通,带领学生完成这一主题。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与学科整合设计主题,各科教师要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识,只有具备了整体的课程观,教师才能从学科活动中找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契机。

有些主题可能从一个学科中走出来,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很难说它整合了哪些学科。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学科综合,它不是对学科知识的综合,也不是跨学科的学习,而是对学生生活领域和生活经验的综合,因而,也不能单纯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解为综合性的学科学习。

(四)发掘学校周边社区与环境教育资源,设计主题活动

小学高年段的学生活动范围比中年段的学生有所扩大,可以适当地将活动的地域范围扩大到学校外,但为了保障安全,高年段学生的活动范围也宜以社区为主,可结合学校周边的社区实际开发主题,因此教师在进行主题策划时,要注意充分挖掘周边社区及环境教育资源。例如,某校临近煤泥河,地处矿区,了解煤泥河及矿区资源枯竭情况很有条件,因此,该校选择了“绿色节能、爱惜资源”作为学校的大主题,各班根据这个大主题选择了很多节能、节约资源的子主题,如“‘黑金’你还有多少”等。

实践证明,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越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兴趣和他们周围的社会现实,学生就越能够较好地对活动进行操作,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会越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不存在固定的内容和方法,它要求教师根据社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与具体情况,灵活应变,注重新颖、趣味、启发、实践等特点,在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参与、自我总结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