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1 / 1)

1.常见的研究成果表述的形式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研究的任务不同,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也不一样,但主要还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这样既有利于成果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更有利于成果的保存与继承。根据教育研究成果在表达时使用的符号系统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1)以文字为表达符号的教育研究成果。将研究过程和结果形成文字就是对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教育研究人员在完成对某一个问题的研究之后,就要对整个研究过程做一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反映研究过程和所获得知识的书面材料,以便向他人提供必要信息,达到相互交流、促进发展的目的。这一类教育成果主要包括研究报告、论文、教案、教材、案例分析等。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报告和教育科研论文是其中最主要的表述形式。

研究报告是研究者在教育研究活动中为了检验某个理论或假设,进行相关的实践探索,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如实地描述和记录研究成果所形成的书面报告。教育研究报告是教育工作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其突出特点是用事实和数据来说明和解释问题。根据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不同,研究报告也有不同,可以有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报告、个案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一个规范的研究报告通常由以下几个几部分构成:①问题的提出,说明这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为什么要研究,想解决什么问题等。②研究内容与方法,说明研究对象怎么选择,内容有哪些方面,应用什么手段,资料怎么收集和处理。③结果与分析,可用文字、图表来表达。④结论和思考,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结论和解释,并对后续要研究的问题作进一步说明和考虑。

学术论文是教育研究者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对于特定的教育问题、现象、文献或理论进行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和探讨,得出新结论、提出新观点、做出新解释、进行新论证的一种理论性文章。它是以阐述对某一事物、问题的理论性认识为主要内容,要求能提出新的观点或新的理论体系,并做出解释和论证。这类论文用深刻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来说明问题,一般应用于理论性研究成果。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述严密,清楚地展示理论观点和体系的形成过程。

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为教育科研成果的两种表述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在内容要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一般来说,论文比较简洁精炼,它仅仅突出表达一项研究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论文含有新的见解或形成新的解释、新论点、新理论,没有一般研究过程的叙述,也没有过多的具体材料;而研究报告则可以将整个研究工作的重要过程、方法和环节都写进去。其次,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在创新性方面存在差别。在创新性方面,学术论文必须在充分占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新见解、新理论,以补充已有研究的不足,纠正流行说法偏差,填补研究的空白,达到现有研究的新高;而研究报告则注重陈述研究过程的事实和数据,说明问题,不一定必须要有创新性观点的形成。再次,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在论证过程中存在差别。就论证过程来说,学术论文是以“论”成文的,论文作者要运用严谨规范的科学语言、形式和专业的术语概念,来论述所持的观点见解,论证所提出的理论模式,做到就事论理、以理服人,论述深刻、充分,论证严密、透彻,论断精当、公允,论据可靠、确凿,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推理成分,具有较强的论理性;而研究报告则注重用事实与数据来说明和揭示某一问题或现象,主要凭事实和数据说话。当然,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划分的界线。就它们的性质和作用而言,都是对教育研究成果进行的记录、分析、总结和判断,而且有时候以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理论性研究报告,本身就是用事实和数据作为论证材料的学术论文。以上关于研究成果的类型划分,对撰写研究成果的人员来讲,是必须了解的。只有根据自己进行教育研究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形式来撰写研究成果,才能写出理想的研究论文。

(2)以图像和声音为表达符号的教育成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因此,音像出版物越来越多地成为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这一类教育成果主要指以磁带、录像、光盘为载体的教育情境实录、活动评析、课件等。

2.小学教师常见的研究成果表述的形式

对于小学教师来说,研究结果的表达是在真正意义上对教师研究及其结果的反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谓的思辨性“学术论文”,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写作的技能与技巧问题,而是对教师行动研究过程和效果的记录、呈现。因此,在表达上要体现出教师自己的“风格”,有教师自己研究的“味道”,是教师动手做、亲身实践与思考的结果。在把握住这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再考虑写作的规范与方法。从小学教师研究的特性来看,教师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除了上面提到的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以外,还包括经验总结和教育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形式。

教育教学经验是教师在实践和研究中亲身经历、尝试和思考过的认识与思想。教师研究结果表达的大部分属于这种类型。在表达时,要注意对基本经验的概括,但又不是简单的议论和阐发,而是要把经验概括与典型事例结合起来,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教师在研究中积累了许多事例,应选取恰当、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这样才能体现教育教学经验总结的价值。

教育教学案例非常适合于教师对研究结果的表达,因为它通过对具体事件生动、真实的描述,直观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过程,能把读者带到研究者曾经的研究现场,使读者对研究者所研究的问题获得直接和直观的了解与理解。在案例表达时,应有明确的主题,突现所要反映的问题,准确说明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并穿插研究者自己的思考、分析和议论,自始至终让读者能感受到案例渗透了研究者的真实情感和对问题的倾向。

教学随笔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现象的一种思考,是教师对自己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思考的一种回顾、梳理、提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他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1]

除了上述研究成果之外,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自制的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有一定价值的教具和玩具,也可视为教育研究成果。但作为课题研究的成果,研究报告和论文是主要的,其他形式的成果是教育研究成果的辅助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