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案研究的基本步骤(1 / 1)

一般来说,进行个案研究分为五个步骤:确定主题和研究对象、收集资料、案例分析、指导与追踪、撰写个案研究报告和论文。

1.确定个案研究的主题和研究对象

有效地选择研究对象十分重要,这关系到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有价值。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完全可以把研究对象确定在与此相关的人与事例上,例如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对学习困难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对学习困难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与对策的研究等。个案研究对象的确定,一般可以选择有一系列不同于他人的行为表现,而且对这些行为形成的原因、特点、发展趋势的重要性认识不甚清楚,而又有搞清楚它的必要和兴趣。研究对象确定后,随之而来的工作就是要对个案现状进行了解与评定。一般个案现状评定的基本内容除包括个案表面现状突出的方面,有专门的测量与评定之外,还应对个案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评定。总之,了解、评定那些有助于研究者认识个案各方面发展的平行、协同的关系,有助于发现个案潜在发展趋势的现状。仅以研究学生学习障碍为例,可以考虑个案的各科学业成绩,智力测验成绩,个性测验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及兴趣爱好,家庭教养、经济、成员间的关系,社会交际能力及教师教学情况等。确定个案是指确定研究及辅导对象。首先,教师必须明确自己要研究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这样才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寻找符合条件的个案。其次,要对所研究问题涉及的主要概念形成明确的定义。比如,教师打算研究“学习困难”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对学习困难有明确的定义,清楚学习困难的操作性定义以及学习困难的特征和表现。最后,在初步选定了符合条件的个案后,通过实地查看、调查询问、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被研究者的情况,综合考虑时间、路程、经费等问题,从中挑选有研究价值、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并且切实可行的个案来进行深入研究。

【案例】

本研究,我们采用的是目的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具体的抽样方式是强度抽样,即抽取具有较高信息密度和强度的个案进行研究。我之所以选择L作为我的研究合作者,是因为她同时是导师的学生,导师向我推荐了她。因为这种关系为我提供了几种方便。首先,L正在做“英语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的课题,L愿意做我的研究对象,并渴望在研究中能得到我的理论指导和帮助。其次,L现是桂林某中学的一位英语教师,我在考取研究生之前,曾在中学当过好几年的英语教师,相同的经历,使我在得知她的情况后,便欣然决定把她作为我的合作者。

——引自欧群慧.对一个研究型教师成长的追索.见: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收集资料

搜集全面的研究资料,是个案研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尽量全面地搜集个案研究有助于研究者对个案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的认识。因此在确定了研究对象以后,应当认真做好一项工作就是要搜集完备的资料。收集资料是个案研究很重要的一步,资料收集的全面详尽程度直接影响着对个案分析的透彻与否。在收集个案资料的过程中,除了强调资料的全面性和详尽性之外,还必须注意资料的有效性。从尽可能多的角度来收集资料,确保资料的有效性。资料收集的方法。个案研究依赖于收集详尽的相关资料,否则,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而这就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并且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技术。一般而言,在个案研究中可以运用到的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文件分析法、测验法、投射技术法,但应用最多的是前三种方法。这里不再做详细论述。

【案例】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对于质的研究来说,第一手资料的获取是很关键的。本研究资料收集的时间从2000年6月到2001年2月,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40节英语课的现场记录。这些课的课型有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等。课堂记录主要包括L的课前设想,教学过程和教学日记(教后反思)。

(2)对L的访谈。在Y中研究的整个阶段,我一直住在L的家中,与她交谈是我了解她的一种主要方式。谈话的内容有我们对研究的计划,研究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的探讨和L对教育教学,教师职业价值认识及对家庭,生活的认识。谈话的地点在家里的沙发上,在书桌边,在校园的小湖边,在办公室。

(3)对其他人的访谈。由于我以前做过教师,所以与教师们有着一种自然的亲和力。在Y中,其他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乐于与我交谈,他们与我谈教师工作的苦与乐。对其他人的访谈其中还包括对高一部分同学的访谈。

(4)实物收集。包括对L的教案,资料,研究论文,工作总结,教后日记,学生日记等资料的收集。

——引自欧群慧.对一个研究型教师成长的追索.见: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案例分析

分析个案资料可以使资料系统化,能客观地辨识信息,为推论提供可信的依据。个案研究初步收集到的资料一般比较粗糙、琐碎,难以直接解释问题,因此需要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对原始资料进行理性的加工。

4.指导与追踪

个案研究不仅要提出研究的问题,还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指导性意见,通过跟踪、观察、记录等方式验证先前的诊断和假设。教育是一种长期活动,有时要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看清某一教育措施的效果。因此,对于个案研究,特别是施以发展指导的个案研究,有必要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追踪研究,以测定和评价指导措施是否有效。如果证实结果确有成效,个案研究结束。如果成效不满意,应继续研究,重新诊断原因,找出补救方法。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被研究者的反应,倾听相关成人(如教师、家长等)对被研究者的描述和意见以及了解干预实施者和指导者的自我反思等方式进行追踪,具体方法可参照前面收集资料的方法。

5.撰写个案研究报告和论文

撰写个案研究报告和论文是对前面各个阶段的研究做一个梳理、归纳和总结。从基本结构上看,一份完整的个案研究报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基本情况、对研究对象的诊断情况与分析、对研究对象采取的教育对策与取得的成效和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