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是一种规范的方法,对类目定义和操作规则十分明确与全面,它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设定的计划按步骤进行,研究者主观态度不太容易影响研究的结果;不同的研究者或同一研究者在不同时间里重复这个过程都应得到相同的结论,如果出现不同,就要考虑研究过程有什么问题。
(2)结构化研究。内容分析法目标明确,对分析过程高度控制,所有的参与者按照事先安排的方法程序操作执行,结构化的最大优点是结果便于量化与统计分析,便于用计算机模拟与处理相关数据。
(3)非接触研究。内容分析不以人为对象而以事物为对象,研究者与被研究事物之间没有任何互动,被研究的事物也不会对研究者做出反应,研究者主观态度不易干扰研究对象,这种非接触性研究较接触研究的效度高。
(4)定量与定性结合。这是内容分析法最根本的优点,它以定性研究为前提,找出能反映文献内容的一定本质的量的特征,并将它转化为定量的数据。但定量数据只不过把定性分析已经确定的关系性质转化成数学语言,不管数据多么完美无缺,仅是对事物现象方面的认识,不能取代定性研究。因此这种优点能够达到对文献内容所反映“质”的更深刻、更精确、更全面的认识,得出科学、完整、符合事实的结论,获得一般从定性分析中难以找到的联系和规律。
(5)揭示文献的隐性内容。内容分析可以揭示文献内容的本质,查明几年来某专题的客观事实和变化趋势,追溯学术发展的轨迹,描述学术发展的历程,分辨不同时期的文献体裁类型特征,反映个人与团体的态度、兴趣,获取政治、军事和经济情报;揭示大众关注的焦点等。
内容分析法的不足之处在于:
(1)在确定分析类目、评判记录、计数体系上的主观性较大。
(2)数据与结论之间不一定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
复习与思考
1.教育实验设计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2.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有哪些基本特点?
3.说明如何设计一项教育实验及其主要步骤。
4.教育经验总结法的实施步骤有哪些?每一步应如何实施?
5.实施教育经验总结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6.历史研究法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7.实施历史研究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8.比较研究法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9.实施比较研究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10.内容分析法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11.实施内容分析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阅读链接
1.王策三.教学实验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靳玉乐,和学新.教育实验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丁念金.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郑金洲等.学校教育研究方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 陶保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