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验本身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总结可以有不同的规模,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自集体进行,可以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也可以总结他人的实践经验,可以是校内组织进行,也可以是由教育行政机关、教育研究部门或大专院校组织进行重点研究。因此,一般不可能控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总结,也难以制定统一的方法步骤。我们只能根据经验总结的经验或具体实践过程,提出大概的方法步骤,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条件,灵活采用。
1.确定研究的课题与对象
教育经验广泛地存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研究课题的确定多是来自有价值的,能真正解决问题,并确定为有效的经验素材。总结教育经验,研究者首先要考虑总结什么教育经验和谁的教育经验这些问题。
2.经验的收集与记录
明确了研究课题与对象之后,就可以对研究对象的经验进行收集与记录。总结经验要以具体事实为基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通过各种方法收集能反映先进经验全面情况的材料,这是总结工作的主要阶段、基础阶段。研究者应依据经验总结的目的,紧紧围绕研究目的,全面搜集能够反映经验的信息,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后面的经验总结与研究提供最重要的保证。收集材料首先是收集反映先进经验的各种书面材料,对反映先进经验的实际效果进行考察验证。
在搜集经验的过程中,记录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研究者一定要从客观性的要求出发,真实、准确地做好记录。经验记录力求全面,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关于问题或现象的具体叙述。如问题或现象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当时的环境、人员的心理状态等,还包括问题发生的原因和背景。②经验获得者对问题所做的分析与判断;③解决问题的方法,指经验获得者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具体方法与操作步骤记忆采取的相关态度。④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如何,即认真记录经验者在改变了教育影响后被影响者所产生的各种变化等。⑤对不可控制因素影响的估计记录。教育效果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是实质性影响,有些是非实质性影响。有些效果的获得并非是经验者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是不可控因素造成的。
3.经验的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总结先进经验最重要的环节。充分占有事实材料,这是产生先进经验的基础。然而,对收集的材料不进行分析和综合,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经验再多再好,如果不对这些经验进行提炼,那么经验无论对理论还是对实践都不会有多少意义。综合和分析主要有这些步骤。
首先是根据经验总结的目的要求,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删繁就简,区别真伪,核实必要的数据,查对引证的实例,以求如实反映总结对象的全貌。其次是对事实材料本身所提供的普遍意义和社会效果进行认真分析,从而以现象作为向导,揭示具体事实的内在本质联系,分析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有所创新的,哪些是有待考察的?通过初步综合分析,为总结提供比较可靠的论据。最后是分析综合事实的过程,为抽象概括、推理判断打好基础,以便将丰富的经验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
4.经验的总结与论证
总结的任务在于确定某项活动取得了哪些经验,这些经验相对于以往的认识有哪些突破;论证的任务是考察总结的经验是不是符合科学认识的逻辑性,是不是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的重点是把握和认识教育决策系统、教育现象系统、教育结果系统三者之间的内部联系。在此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摒弃无关的和相关不大的因素,弄清因素与因素、因素与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所说明的本质问题,说明其科学性、适用性以及存在的局限性,从而使经验更具有普遍意义。
5.经验的理论化
提取出来的经验虽然经过核实与验证,但往往缺乏理论深度,仅停留在对经验的一般阐述与概括上,有待深化。因此,教育经验要上升到理论形态,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从经验上升到理论一般可以分为三步。
首先,抽取经验主题,及反映经验实质的主题思想。抽取主题的过程实质就是对具体经验进行抽象的过程。研究者应掌握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善于摒弃非本质因素的干扰,要善于透过现象抓本质,同时研究者要善于把经验事实纳入教育理论框架,为经验寻找新的理论支撑,往往能抽取出更为深刻的经验主题,构建出更有价值的理论。
其次,要使经验理论化,就必须通过一系列概念来组合,这些概念的语言表现形式就是理论术语,所以在教育经验理论化的过程中,应重视术语体系的建立。构建术语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改造、借用、引进、创新。改造是指将日常用语科学化,赋予日常用语以科学内涵,并做出界定。借用是指将其他学科的术语搬来解释教育问题。引用是指从国外引进适合本经验理论体系使用的一些新术语。创新是指研究者通过类比等方法创造一些新术语。
最后,有了经验主题和术语之后,还要把这些术语用经验主题科学地、有层次地组合起来,这样才能使经验成为真正的理论,以发挥经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样才能使经验成为真正的理论。
6.撰写教育经验总结报告
撰写经验总结报告是经验总结的最后环节,主要是对上一步骤总结论证的结果进行理性分析,推出结论,形成书面成果。经验总结的成果一般体现为经验总结报告。撰写教育经验总结报告要做到:鲜明观点与充实材料统一,经验描述与理性概括相统一,表述简练、准确、逻辑性强。经验总结报告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一是所总结的教育活动的简要、全面的回顾;二是教育活动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引发的现象、取得的教育结果;三是对教育措施系统和教育结果系统之间因果联系的认识和讨论;四是在今后类似的工作中如何吸收这类经验、克服缺点的想法与建议。
7.教育经验的总结及其推广
教育经验的推广,是接受实践检验、获取反馈信息的有效途径,是对经验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直接推广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各专业研究团体和学校主办或参与,有目的地组织经验总结者和总结对象,采取会议形式或现场演示,直接交流和传播教育经验,并由主管部门正式行文批转经验总结报告,要求所属单位或学校参照实施。间接推广是指将先进教育经验写成书面总结报告或录制成磁带、电视片等,由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团体、学校等组织,向教育报刊、出版社、广播电视台推荐,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促使先进经验的传播与实施。先进教育经验的推广,是现代教育信息交流与传播的一种方式,也是经验接受实践检验,取得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还是获得社会效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经验是在群众性的自然状态下取得的,然而先进经验的推广,则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过程。推广经验,重要的是要求理解先进经验的本质,引导从各自的具体工作条件出发,创造性地应用,把经验变成自己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懂得了经验体现了哪些教育规律,才能自觉地吸收经验,按教育规律办事。如果不理解经验的本质,不考虑自己的具体条件,那么再好的经验也不会取得应有的推广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