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纥列传(1 / 1)

白话二十四史 李海杰 922 字 6个月前

回纥(hé),后来改称回鹘(hú),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部落,以游牧为生。744年建立回纥汗国,840年灭亡。《旧唐书?回纥列传》共一卷,主要记载回纥族的起源、回纥汗国的兴衰以及与唐朝的交往。

令人头痛又不可或缺的盟友

回纥族最早分布在贝加尔湖南面,北魏时期臣服于突厥汗国,当时还处于原始部落阶段。他们民风彪悍,擅长骑马射箭,追逐水草而居。

唐太宗时,回纥出现了一个名叫菩萨的贤能首领,逐渐强大起来。菩萨联合另一个臣服于东突厥的薛延陀部落反叛,东突厥颉利可汗发兵十万征讨,连败两阵,失去了大量领地和部众。

随后,唐太宗派名将李靖等人消灭了东突厥,薛延陀部成为草原霸主,菩萨便带领部众归附了薛延陀部。

646年,菩萨的儿子吐迷度配合唐军,击败薛延陀部,吞并了它的领地和部众,自称可汗,派遣使者来唐朝进贡。

一次唐廷宴会上,回纥各部族的首领们向唐太宗提出:“我们生长在蛮荒之地,归顺大唐后,陛下赏赐了官职,我们依赖大唐就像孩子依赖父母。请陛下修一条大路,供我们来朝觐见,世世代代做大唐的臣子。”

唐太宗答应了。这条路被称作“参天至尊道”,天至尊即天可汗,是回纥人对唐太宗的尊称。此后,回纥与唐朝的关系以友好相处为主。

后来,东突厥一度复国。在唐朝的帮助下,回纥于745年消灭了东突厥,从此成为草原上无可争议的主宰,建立起西到阿尔泰山,东到兴安岭,南跨大漠,北到贝加尔湖的回纥汗国,进入全盛期。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向回纥借兵平叛,回纥可汗派遣太子叶护带领四千名精兵援助唐朝,唐肃宗非常高兴,让皇长子李豫与叶护结为兄弟。

叶护拜见名将郭子仪,郭子仪设宴款待,叶护说:“现在国家有难,我们前来援助,哪里顾得上宴饮呢?”郭子仪坚持挽留,叶护参加完宴会立即投入战斗。

唐军、回纥军通力协作,很快收复了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郭子仪也赢得了回纥将士的爱戴,被他们视为“父亲”。

战后,唐肃宗下旨褒奖说:“回纥出兵平定叛乱,恢复社稷,虽然地处万里之外,却能和朝廷同心同德,真是史无前例啊。”为了回报回纥的军事援助,唐朝曾允许回纥军队在洛阳抢掠,并赠送一百多万匹绢帛作为回报。回纥还经常用羸弱劣马换取唐朝的绢帛,每匹马要价四十匹绢帛。唐朝经过讨价还价买下这些劣马,回纥把绢帛转卖到中亚和欧洲,获取巨额财富。

758年,因为回纥平叛有功,唐肃宗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宁国公主嫁给回纥可汗。回纥可汗高兴地说:“尊贵的大唐天子,将亲生女儿嫁过来。”此后,唐朝又两次与回纥和亲,嫁过去的都是皇帝的亲生女儿。

765年,“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不久,唐朝蕃将仆固怀恩因为功高被猜忌,便欺骗吐蕃、回纥,说唐朝皇帝和郭子仪都已经去世,勾结他们叛乱。当时的回纥可汗是仆固怀恩的女婿,因此一起发兵进犯唐朝。

郭子仪受命平叛,回纥人问唐军:“领军的人是谁?”唐军说是郭子仪。回纥人大惊失色,又问:“郭令公还活着吗?那我们被仆固怀恩欺骗了!”要求面见郭子仪,意在验证真假。郭子仪不顾部下极力劝阻,走向前去脱下头盔,让他们看个清楚,回纥将士赶紧下马跪拜。

在郭子仪的劝说下,回纥人重新归顺唐朝,与唐军一起进攻吐蕃,斩首五万多人,活捉一万多人。仆固怀恩也暴病而死,一场危机就此化解。

840年,回纥内乱频繁,又遭遇自然灾害,牲畜损失惨重,其他部落趁机发起进攻,回纥汗国灭亡。回纥部众四分五裂,朝着不同方向迁徙。

其中一部分西迁到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地区,被称为西州回鹘,成为维吾尔族的先祖;一部分继续西迁,在帕米尔高原西面建立黑汗王朝,被称为葱岭西回鹘;一部分迁徙到河西走廊,被称为河西回鹘,成为裕固族的先祖。

【原文】四年十月,回纥公主及使至自蕃,德宗御延喜门见之。时回纥可汗喜于和亲,其礼甚恭,上言:“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及使大首领等妻妾凡五十六妇人来迎可敦,凡遣人千余,纳聘马二千。——摘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五》

【译文】贞元四年十月,回纥公主和使者从回纥前来,唐德宗亲临延喜门接见他们。当时回纥可汗对和亲感到欣喜,礼节非常恭敬,上奏说:“从前是兄弟,现在是女婿,就是半个儿子了。”……并派遣大首领等人的妻妾共五十六名妇人来迎娶可敦咸安公主,共派来一千多人,进献两千匹马做聘礼。

词语积累

半子之谊:半子,半个儿子,指女婿;谊,情分。做女婿的情分。

不胜其弊:胜,承受;弊,弊端。由某事物产生的危害使人无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