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魏书》(1 / 1)

白话二十四史 李海杰 232 字 6个月前

《魏书》由北齐史学家魏收撰写,共一百三十一卷,其中帝纪十四卷、列传九十六卷、志二十卷、启一卷,没有表,是我国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的纪传体断代史。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鲜卑族拓跋部在我国北方建立了北魏王朝,《魏书》保存了这段历史最原始、最完备的资料,体现了北魏的兴盛治乱、统一北方、转型封建化与门阀化的过程,以及北魏、东魏与南朝宋、齐、梁三朝的关系,直接印证了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并首次记载了佛教、道教的流传和变革,翔实记录了佛教的发展。

魏收(507—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钜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历任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大臣,文学家、史学家。

魏收从小爱好学习,十五岁便凭借文才扬名,二十六岁开始参与国史编撰。北齐建立后,文宣帝正式委派他撰修《魏书》。魏收坚持收集了很多年的史料,亲自主笔,于554年修完《魏书》。当时北魏、东魏刚刚灭亡,许多当事人还健在,而魏收性格急躁,存有私心,招致了鲜卑贵族纷纷投诉,把《魏书》诬为“秽史”。后来《魏书》又经魏收又多次修改,才由朝廷下令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