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列传(1 / 1)

白话二十四史 李海杰 989 字 6个月前

方术,指方技和术数。方技是指医药、占卜、星象、看相等技术;术数是指根据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研究人事和国家的气数。方术因为浓厚的神秘色彩,历来很受重视。《史记》就有《日者列传》《龟策列传》,记载相关的人和事。两汉时期,方术在政治上的运用更加频繁。《方术列传》为《后汉书》首创,共两卷,记载三十多位方士的事迹,本书选取华佗和他的弟子吴普为代表。

“外科鼻祖”华佗

华佗(约145—208年),字元化,一名(fū),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

华佗年少时在外游学,一心钻研医术而无心仕途。他精通医术,又掌握养生的方法,年老之时,容貌还和壮年一样,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是神仙。

华佗精于药方,每次给人抓药,从来不用称,针灸也不过灸几处就能见好。

有一位郡守病了很久,华佗诊断后认为他必须要大发一顿脾气才能好,就收了郡守很多钱,故意不给他看病,没过多久偷偷离开,专门留下一封信大骂郡守。

郡守非常生气,派人追杀华佗,没有追到,气得吐出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有一次,广陵郡(今江苏省中部)太守感到胸中烦闷,脸色发红,不思饮食。华佗把完脉后说:“你胃中有虫,形成了内疽(jū),是腥膻(shān)之物吃多了的缘故。”制了两升药汤让太守服下,太守吐出许多红头虫子,病就好了。

华佗对他说:“这个病三年以后还会发作,如果遇到好医生可以救治。”过了三年,太守的病果然复发,但是没有找到华佗,结果病发而死。

还有一位李将军,妻子生病,请华佗诊治。华佗诊完脉后说:“她体内有胎儿没有去除。”将军说:“确实有过,但是已经去除了。”华佗坚持说有。

过了一段时间,妻子果然感觉到腹中有胎动,华佗看完后说:“本有两胎,生第一胎时失血过多,所以第二胎生不下来。胎儿已死,血液停止流通,因此连累母体生病。”后来果然取出一个死胎,已成人形。

华佗首创麻沸散,患者服用以后,全身失去知觉,华佗将腹部剖开,取出病灶,然后再缝合,涂上神药,疼痛四五天,一个月左右能康复如初。

有一回,一位病人得了重病,华佗说:“你的病只能剖腹才能治好,但是你的寿命也不过十年,这个病不能让你致死。”那人坚持要治,华佗就用麻沸散将他麻醉后剖腹治疗,当时治好了,十年后果然死去。

魏武帝曹操长期被头风症所累,听说华佗是神医,把他找来侍奉左右。华佗脾气不好,加上从医被人看不起,常常感到郁闷。后来,他向曹操请假,说要回家取药,回去以后推说妻子生病,多次延长假期,不肯返回。

曹操连续给他写信,他都不听,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去打听,得知他的妻子根本没生病,就把华佗关进狱中。审讯后,华佗供认不讳。有人替华佗求情,曹操听不进去,把华佗杀了。

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交给狱吏,说:“凭借这本书,可以治病救人。”狱吏害怕受连累,不敢接受,华佗无奈,只好把这本书烧了。

华佗经过几十年的学习专研,熟练掌握了医药、养生、针灸、外科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医术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早于西方一千六百多年,被后世誉为“外科鼻祖”。

即便在今天,人们称赞某位医生医术高明,也说是“华佗再世”。

华佗弟子吴普

吴普(生卒年不详),广陵郡人,跟随华佗学医,依照他的方法,救治了很多人。

华佗曾对吴普说:“人要经常运动,但不能过度。血脉流通,才能百病不生,就像户枢,始终不会腐朽。”

华佗便创造了一套模仿虎、鹿、熊、猴、鸟五种动物运动的保健操,叫作“五禽戏”,经常练习可以活动筋骨,身体轻便,祛除疾病。

吴普照着做,直到九十多岁还耳聪目明,牙齿完好。

吴普著有《吴普本草》,对草本学的研究和传承作出了贡献,宋朝之后失传。

【原文】佗尝行道,见有病咽塞(sāi)者,因语之曰:“向来道隅有卖饼人,萍齑(jī)甚酸,可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一蛇,乃悬于车而候佗。时佗小儿戏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摘自《后汉书?卷八十二下》

【译文】华佗曾经在路上行走,看见一个人得了咽喉梗塞的病,便对他说:“原来路边有个卖饼的人,他的萍齑很酸,可以买三升喝下,病自然就好了。”病人立即按照华佗说的,马上吐出一条蛇,就把蛇挂在车上等候华佗。当时华佗的小儿子正在门内玩耍,迎着看见了,对他说:“你车边有蛇,一定是见到家父了。”等到那人进屋,向北墙望去,挂着十几条蛇,才知道华佗的医术神奇。

词语积累

刮骨疗伤:刮掉深入骨头的毒性。比喻彻底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症下药:症,病症;下药,用药。医生针对患者的病症用药。比喻针对问题所在,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