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1 / 1)

乾隆的惆怅 范军 915 字 5个月前

徽宗宣和五年,一件大事突然发生。

这件大事虽然发生在金国,却深刻地影响了宋朝的命运。

原来金国死人了。

金国死人并不可怕,但这一回金国死的不是别人,而是金太祖,当年的那个阿骨打。

举国国丧。这是金国的非常时期,一些人开始浑水摸鱼。比如原辽国降将突然纷纷离开金国前来投奔大宋。

这让徽宗感觉自己接了个烫手的山芋:接纳还是不接纳,这是个问题。

一个大问题。

一个关系到宋金两国邦交的大问题。

甚至是一个关系到大宋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但没等徽宗想明白,金国军团已经扑过来了。一夜之间攻占了燕京和太原,其前锋部队离大宋首都汴京只有短短的十天路程。

这下徽宗想明白了:一切都是事先设计好的阴谋,这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阴谋,那些前来投奔大宋的降将只是阴谋的组成部分。但是徽宗想明白了也没用。因为这个时代是实力说话的时代,阴谋是不受谴责的。

徽宗落泪了。他边落泪边写《罪己诏》,同时派了求和使火速前往敌营求和。这大概是艺术家皇帝徽宗当前所能做的唯一一件事了。但是金国的统帅们不置可否。他们看上去意在汴京。

太常少卿李纲这时候站了出来。李纲建议:“只有今上引咎禅位,才能使天下克济赴难。”徽宗犹豫不决——说实话这个皇位他真没坐够,但是形势比人强,金国军团已经渡过黄河,直往汴京而来,如果再赖在这个位置上,怕是到时会死得很惨……

徽宗决定退位,含泪决定退位。当然为了把位退得体面一些,他还是使用了一点技巧。徽宗在朝堂上一番慷慨激昂后突然做中风状,半边身子一软随后被几个宦官抬了出去。一同被抬出去的还有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宋钦宗赵桓闪电登场。北宋王朝就此迎来它的末代皇帝。而这个时候,离公元1126年农历新年的到来只有短短六天时间了。

宋钦宗在新年元旦这一天无限感伤地将这一年命名为“靖康元年”。接下去的岁月里,包括蔡京、童贯、王黼等人在内的徽宗时代的重臣遭到了清洗,他们甚至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特别是蔡京之死在当时的朝野引起极大的震动,蔡京前后为相十九年,却一朝死于新君之手,宋钦宗顿时为他的靖康朝博得了很多印象分。也正因为如此,一个王朝最后的一点血性被调动了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二十万勤王师会集首都,准备和围攻于此的六万金兵一决雌雄。

但是关键时刻,宋钦宗却软了下来。他和金国达成协议:割中山、太原、河间三城;赔黄金500万两、白银5000万两以及其他财宝无数;将皇子肃王(宋钦宗弟)押为金国人质,以换取金的退兵。金国还要求北宋解散军队,不得再行抵抗。宋钦宗便下令解散近二十万勤王师。

宋钦宗此举立刻让北宋人民大失所望,李纲等官员也是怒火中烧。他没想到自己冒死迎立的新君竟也是软弱无能之辈,便与种师道一起,强烈呼吁宋钦宗要以家国为念,誓死捍卫大宋河山。说到底宋钦宗还是年轻,在李纲等的一再相激下,也觉得自己确实窝囊透顶。于是他很快改变主意,要和金国对着干一场。

李纲等人献计:暂缓割中山、太原、河间三城,召回已经解散的勤王师,同时暗中联络西夏,图谋共同对付金国。宋钦宗决定就按这个套路去走。他突然觉得自己很伟大,很有挽狂澜于既倒的感觉。

但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因为金国发现了他的蠢蠢欲动——宋钦宗派到西夏去送密书的特使被金国截获,金太宗龙颜大怒,决定好好教训一下这个自以为是的皇帝。金国又出兵了,等钦宗一夜醒来时,他发现这个国家的首都又被金国军团围得水泄不通。

宋钦宗突然感觉自己上当了——上了李纲的当,他一边将李纲罢知扬州,一边只得再次要求和为贵,但这一次,和平的代价却是高昂得吓人:金太宗要求以黄河为界,分南宋和北金。同时徽、钦二帝必须废为庶人。宋钦宗身边此时已没有多少勤王兵,只得按照金太宗的要求,命令黄河以北州县“仰开城门,归于大金”。但是他的圣旨遭到了两河百姓的抵抗,金国接收国土的工作显得举步维艰。金国统帅恼羞成怒之下要求宋钦宗再下圣旨,宋钦宗发出一声叹息并双膝下跪:这样的时候,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圣旨是有用的吗?!随后,徽、钦二帝被掳掠北上,在北国的一个偏僻小镇五国城过完了他们的下半生。

毫无疑问,宋钦宗发出的一声叹息是历史的叹息,他以九五之躯下跪更是一个王朝的屈辱一跪,可以说无论是从精神气质还是外在形式上,北宋王朝都已经寿终正寝了;与此同时,由钦宗弟弟康王赵构揭幕的南宋朝则在遥远的江南临安惊魂未定地开始了它的悲情出演。

一个新的轮回就这样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