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54.纠正孩子考试怯场的坏习惯(1 / 1)

考试需要充满信心,需要镇定从容的临场心态。所以,父母应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考试,从而消除孩子怯场的不良情绪。

常福春是辽阳市某中学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秀,但一参加考试就怯场,以致进入考场后,脑袋就不做事,考不出应有的成绩。后来,参加复习班,在复习班内成绩仍居上游且很稳定,但二次进入高考考场仍然怯场,笼罩在一种无形的紧张中,甚至平时做过多遍的相同类型题也变得陌生起来,结果可想而知。常福春对考试怯场的毛病非常苦恼。

考生考试怯场,又称考试境遇性焦虑障碍,指学生因情绪过度紧张而使实际水平得不到正常发挥的临场状态,是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紧张是一种情绪状态,一般是由外部环境因素或个体内部因素而引起的焦虑不安的情绪。

在考试中,完全不焦虑的学生不见得会取得好的成绩,而往往具有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却可以非常好地完成考试任务。但物极必反,极度的焦虑则造成孩子过分紧张,从而使大脑因过度绷紧而造成思维的中断,以致平时温熟的东西都无法回忆起来。这种由严重焦虑造成的考试失误,就属于考试怯场的问题。怯场的表现是以重度焦虑为核心,有时还伴随着头晕、手足刺痛、乏力、多汗、呼吸困难、睡眠障碍、躯体疼痛、面部潮红、静坐不能、害怕、心悸、手足颤抖、惊恐等症状。

克服怯场的方法非常多,父母可以指导孩子从以下几点进行改正。

1.消除不良认识

人的情绪是通过认知的折射而产生的,孩子考试的紧张情绪是他们不良认知折射的结果。孩子的不良认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怕考不上大学对不起父母;认为考不上大学没有前途;怕考不好丢面子等等。

要想使孩子在应试中不出现紧张情绪,首先要消除他们对高考的不良认知,树立正确的认知。这就要孩子提高对高考意义的认识,做到一颗红心,多种准备,使他们认识到升大学或通过自学同样是成材之路,以便减轻心理压力,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样,精神振奋地去应试,就会防止怯场的出现。

2.教会孩子转移注意的方法

在考场中如出现怯场造成情绪高度紧张,可用转移注意的方法克服紧张情绪。可以喝口饮料或往头上抹点清凉油等,或闭一会儿眼睛冷静一下头脑,达到转移注意的目的。也可以拉弹事先套在手腕上的橡皮圈,拉弹要适度,不要产生痛觉,还要一边拉弹一边用内部言语数数,1,2,3,4,5,6……直到紧张情绪消失为止。

3.教孩子学会放松训练

焦虑情绪会引起躯体肌肉紧张,做放松训练就能消除肌肉紧张,同时,焦虑情绪也就缓解了。

曾出现过怯场的考生,在高考前一周,每天晚间坐在沙发上,微闭双眼,全身放松,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紧握拳头→放松;伸直五指→放松。

第二步:收紧小臂→放松;收紧大臂→放松。

第三步:耸肩向后→放松;提肩向前→放松。

第四步:保持肩部平直转头向右→放松;保持肩部平直转头向左→放松。

第五步:屈颈使下颚接触胸部→放松。

第六步:张大嘴巴→放松;闭口咬紧牙齿→放松。

第七步:使劲伸长舌头→放松;卷起舌头→放松。

第八步:舌头用力顶住上腭→放松;舌头用力顶住下腭→放松。

第九步:用力睁大双眼→放松;紧闭双眼→放松。

第十步:深吸一口气→放松。

第十一步:肩胛顶住椅子、拱背→放松。

第十二步:收紧臀部肌肉→放松臀部肌肉用力顶住椅子→放松。

第十三步:伸腿并抬高15~20公分→放松。

第十四步:尽可能地收缩腹部→放松;绷紧并挺腹→放松。

第十五步:伸直双腿、腿趾上翘→放松。

第十六步:屈趾→放松;翘趾→放松。

休息两分钟,再做一遍。

如果在考场中出现紧张情绪,可微闭双眼做三四次深呼吸,也可达到缓解紧张情绪、克服怯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