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统治的三十多年,是从连年不断的战争向全国安定过渡的时代。诸王叛乱、南下灭宋、镇压反元武装起义,迫切需要军饷;百废待兴、恢复封建经济,迫切需要金钱。因此,谁善于理财,谁就受到忽必烈的重用。忽必烈时期主要帮助他管理财政的是花剌子模人阿合马、汉人卢世荣和畏兀儿人桑哥。他们三人在旧史书里是大大有名的奸臣,其实他们做的事未必每件都是坏事,在理财上他们都有一套本领,如果没有足够的金钱,忽必烈是办不成这么许多大事来的。正因为忽必烈宠信他们,他们自以为理财有了功,就居功自傲,专权不法,干了不少坏事,引起了统治集团中其他人的不满,最后遭到杀头的下场。
中统三年(1262年),阿合马任诸路都转运使,专理财政,他在钧州(今河南省禹县)、徐州(今江苏徐州)兴办了炼铁业,每年产铁100余万斤,铸成农器20万件,换成官粮4万石;又因太原私盐盛行,盐课收入大减,他大大增加了当地赋税,不论僧道军民户,一律不得免税,于是收入大增。这两件事办成后,忽必烈非常高兴,升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从此,阿合马深受忽必烈宠爱,日益骄横,连中书右丞相安童也不在他眼里,左丞相史天泽等也常被他弄得很窘。他还让他的儿子忽辛当大都路总管,又不通过中书省,安插自己的亲信任要职。还依仗自己的理财特权,派人经商,从中获得巨额财富。至元十五年(1278年)中书左丞崔斌上书,揭露阿合马任用亲信,一家身居要职等罪,忽必烈罢免了阿合马子侄们的职务,但仍对阿合马十分信任,并认为他有当宰相的才能。至元十七年(1280年),阿合马以清理江淮钱谷的名义,打击诬陷异己。当时崔斌已调任江淮行省左丞,阿合马乘机诬陷他与江淮平章阿里伯、右丞燕帖木儿等盗官粮40万、擅自更换朝廷任命的官员800人,加以杀害。皇太子真金知道这件事后,立即派人去制止,竟来不及了。
阿合马搜刮钱财,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大失人心。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益都千户王著秘密铸造了一个大铜锤,准备击杀阿合马。这时正好忽必烈和皇太子到上都去了,阿合马留守大都。王著知道皇太子很痛恨阿合马,就伪装皇太子返京作佛事并假传太子命令,命阿合马等中书省臣来见,当阿合马来迎接假太子时,王著对他加以痛斥,并用铜锤把他打死了。王著被捕处死,临刑时高呼:“王著为天下除害,现在虽然死了,日后必有人为我载上史册!”后来忽必烈知道了阿合马的罪恶,下令剖棺戮尸,他的死党和忽辛等四个儿子都被杀。
阿合马死后,朝廷里没有人再敢言及理财的事了。总制院使桑哥推荐卢世荣到朝廷来理财,忽必烈任命卢世荣为中书右丞。卢世荣上任后提出改革钞法、制定市舶条例、将没收来的各地权豪私造的铁器卖去以充实常平仓、官营酿酒、于上都等地收购羊马选蒙古人放牧、选拔阿合马原来任用过的一些理财能手等一系列主张,忽必烈一一采纳。卢世荣得宠后,引起了一批官僚的反对,纷纷上奏弹劾,他干了不到一年,就被杀了。其实卢世荣被杀是有点冤枉的,他的理财措施有不少还是可取的,只是因为触犯了不少富豪、官僚、贵族的利益,在当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很深的情况下做了牺牲品。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卢世荣死后不久,忽必烈起用桑哥理财,第二年任命为平章政事。他更改钞法,发行至元钞,解决了朝廷的财政危机,于是声名大著,升任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使。接着,又清理江南六省钱谷,增加江南赋税和盐酒醋税,大大加重了剥削,引起了天下**。他的权势非常大,一些阿谀逢迎之徒,特地为他立了德政碑。桑哥更加跋扈,于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任意调动内外官员,官爵刑赏全凭钱买和贿赂,引起了一批朝臣的反对,纷纷上奏弹劾。当时百姓失业,起义烽火连年不断,忽必烈深感事态严重,为缓和社会矛盾,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把桑哥杀了。在抄家时发现桑哥收藏的珍宝至少有宫廷里的一半那么多。
忽必烈统治时期发生的阿合马、卢世荣、桑哥事件,牵涉面很广,持续的时间也很长,它反映了元朝初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是很尖锐的,也是很残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