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皇帝谈罗马鹰旗的历史:谴责贵尔弗派和吉伯林派。罗密欧。
“自从那鹰跟随了强娶拉维尼亚的古英雄,依着天道飞去,君士坦丁又逆着这方向叫他飞回头,二百多年以来,那神鸟栖息在欧罗巴的边际,与群山为邻,那里就是他最初出发之处;在他神圣的翅膀的荫下,那里君士坦丁统治世界,历代相传,几经变迁,那鹰就到了我的手里。[1]
“我过去是凯撒,我是查士丁尼,我因为现在我感觉到的原始爱的意志而笔削诸法律。[2]在我开始这件大工作之前,我相信基督只有一种性质,而无其他,我就满足于这种信仰。但是有福的阿加佩图斯(他是大牧师)用他的议论把我引到纯净的信仰。[3]我相信了他的话,我现在看清他的教理,毫无疑惑,像你能在两句矛盾的言词之中,知道必有一真一伪。[4]在我和教会的步骤和谐以后,我蒙受上帝的感应,立即把我的全副精神,用在那件大工作上面。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我的贝利萨留;天的手臂常常帮助他,这是天叫我信任他而专心于和平的暗号。[5]
“现在我已经回答了你第一个问题;[6]但是我不得不再说些事情,因此使你知道:对于神圣的国徽,无论是把持他的一方面,或是反抗他的一方面,都理由不充分。请看他所负的使命,便知道他的应得尊敬了。
“自从帕拉斯的死,[7]那鹰便有权力了。你知道他栖息在阿尔巴有三百多年,直到三个勇士和三个勇士为着他相争而有了结局的一天。你知道他的所为,从萨宾女人的被辱到卢柯蕾齐亚的灾难,经历七王,而且征服了许多邻邦。你知道他的所为,光荣的罗马人执着他,攻击布伦努斯,攻击皮洛士,攻击其他国王和他们的联合者;由此,托尔夸图斯和从他的乱发得了一个诨号的辛辛纳图斯,还有德奇乌斯族和法比乌斯族都得了盛名;我说着他们都觉得口香。他粉碎了跟随汉尼拔越过波河从那里流出的阿尔卑斯山岩的阿拉伯人的骄傲。在他的翼下,西庇阿和庞培在年纪很轻的时候便获得胜利;只是他飞到那小山的时候,未免有些伤神,那小山脚下便是你出生之地。
“后来,接近了天愿意使世界达到和他自己一般安静的时代,凯撒依着罗马的意志,取了那鹰旗。他的所为,是从瓦尔河到莱茵河;他看见伊泽尔河,他看见卢瓦尔河和索恩河,还有罗讷河流域的全部。至于他从腊万纳出发,渡过卢比孔河,他的飞扬不是言语和笔墨可以追随;他引着兵到西班牙,又到都拉斯,又捷进到法尔萨利亚,直到尼罗河的热流,才感觉着悲哀的事情。他又回看一次安坦德洛斯和西摩伊斯,那里是赫克托尔躺着之地;于是再振作精神去惩戒托勒密。从此,他像闪电一般攻击朱巴,于是回到你们的西方,因为那里庞培的喇叭又响了。
“他在后来者的手里,他看见布鲁托和卡修斯恸哭在地狱里;他使摩德纳和佩鲁贾经验着痛苦;他又使克利奥帕特拉悲泣,她想逃避他,甘受毒蛇的咬,达到她突然的惨酷的死。伴着这位皇帝,那鹰远达到红海之岸;伴着他,那鹰使世界和平,竟至雅努斯的庙门闭着不开。
“但我所叙述的一切罗马鹰旗的胜利,若用清晰的眼光和纯正的心意,去看他在后来者,就是第三凯撒,手里的所为,那就未免渺小而暗淡了。因为在他的手里,鲜明的正义使我把为神怒报仇这件光荣归于他。现在,我告诉你罢,天下奇事莫过于此!他后来伴着提图斯去报复那为旧罪的报复。
“末了,当伦巴第人的牙齿插入圣教会的时候,在他的翼下,查理曼很胜利地帮助了她。
“现在,你可以判断我刚才谴责他们的话了,你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罪恶,这些是你们一切苦恼的根源。对于公共的旗帜,这一个依持了金色的百合花出来反抗,那一个为着自己党派的利益加以占有,要辨别他们的过失谁大谁小,实在不易。[8]吉伯林派呀!你们还是隐在别种旗帜下面干你们的勾当罢;因为使他和正义分离的人绝不会用之得当的。小查理和他的贵尔弗派呀!你们不要想攻击他,还是怕他的双爪好些,因为比你们还要强的狮子也给他剥了皮呢。已经有多少次那些子孙哭着他们父亲的罪恶了;不要相信上帝宠爱他的百合花而想更换旗帜呀![9]
“这小星装饰着许多善良的灵魂,[10]他们都曾为着光荣和名誉而努力;因为他们的志趣偏向着一些,所以射在他们身上的真爱之光也比较不热烈。但我们的报酬和我们的功德成为比例,因为我们不觉得太大,也不觉得太小,这个也是我们欢乐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的欲望被鲜明的正义所净化了,我们决不再起非分之想。在地上,各种的口音合成一个甜美的歌声;同样,在诸天,各种的座位合成一个和谐的节奏。
“在这珍珠上亮着罗密欧的光,他的美而大的工作得着恶报。[11]但反对他的普洛旺斯人不会有欢笑了;他们把别人所做的善事,视为他们的损害;他们的路走错了。莱蒙德·贝朗奇有四个女儿,每个都是王后:这就是平凡的外乡人罗密欧的所为。后来伯爵听了谗人的话,竟要查问这个正人的账目,实则他已使十成为十二了。因此他离开那里,既贫苦又衰老;假使世人要知道他的内心,知道他是乞食为生,那么世人已很称赞他,将来更要称赞他!”
译注
[1]此篇以罗马国徽(鹰旗)代表帝国之权力,而帝国之使命则在保持世界之和平。发言之灵魂为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Giustiniano)。自小亚细亚之特洛亚城破后,勇士埃涅阿斯由东而西抵意大利(天所命之道路),娶拉维尼亚(见《地狱》第四篇注12,《净界》第十七篇注3),建国于此。君士坦丁皇帝(306年至337年在位)因罗马偏西,不便控制,乃于三三○年由西而东迁都于君士坦丁堡,此处比较接近古特洛亚城,见《地狱》第十九篇注14。查士丁尼五二七至五六五年在位。自君士坦丁迁都至查士丁尼登极,实为一百九十七年。
[2]今日人格仍在,而皇帝之名位不存矣;参见《净界》第十九篇。“原始爱”谓“圣灵”,亦即上帝。查士丁尼皇帝选委员六十人编纂法典,集罗马法之大成。
[3]关于基督之神人性在中世纪颇有争论,如其中聂斯脱利(Nestorius)持神人二性分离说;优迪克(Eutyches)持融合说,谓耶稣基督神人二性合一,人性融于神性之中,是为独性派。查士丁尼(及皇后)初亦仅信基督之神性,后教皇阿加佩图斯第一(Agapito I)至君士坦丁堡加以纠正,帝依其议,逐耶教之异派而统一宗教。参见《净界》第二十九篇注10,第三十一篇注21。
[4]亚里士多德之“矛盾律”乃其全部论理学之基础,其意谓“此乃是”与“此乃非是”之二命题不能同时皆真。
[5]贝利萨留(Belisario)为查士丁尼之将军,先灭非洲之汪达尔王国,后攻东哥特王国,用兵二十余年,卒灭之而复西罗马帝国之旧领。
[6]回答了“你是谁”的问题。
[7]此后五段,均为罗马帝国史实;为明了本文起见,简述如下:据维吉尔之《埃涅阿斯纪》,特洛亚战士埃涅阿斯为命运所驱,登意大利之岸,与拉丁国王图尔努斯交战(见《净界》第十七篇注3)。有希腊人名厄凡德尔(Evandro)者,已建国于七山之上,此即日后罗马之地位,遣其独子帕拉斯(Pallante)率义勇军助埃涅阿斯,帕拉斯死焉,埃涅阿斯杀图尔努斯以报仇。埃涅阿斯建国不在七山,而在拉维尼乌姆(Lavinium);其子阿斯卡纽斯(Ascanio)迁居阿尔巴(Alba Longa),留此约达三百余年。其间有阿尔巴之逐人罗木路斯(Romulus),招合流亡之徒,据有七山之一,建罗马城于公元前七五三年,又时出虏掠萨宾(Sabine)女人之赴集者以为妻。罗木路斯后之第三君名图鲁斯(Tullus Hostilius,公元前670年—前638年)。其时罗马有贺拉提乌斯(Horatii)兄弟三勇士与阿尔巴之库里阿提乌斯(Curiatii)兄弟三勇士争,皆死焉,唯罗马尚留一勇士,胜利属罗马,以后罗马遂代阿尔巴兴盛。传至第七君塔尔昆纽斯,其子塞克斯图斯(Sesto Tarquinio)奸污卢柯蕾齐亚(见《地狱》第四篇注13),为人民反对。公元前五○九年政治民主,设执政官。民主时期甚长,直至凯撒之驻军高卢(公元前五十八年)。其间但丁并未叙述官民之争执,仅举抵抗外侮及向外发展之大略而已。其中如昆提乌斯(Quinzio),诨号辛辛纳图斯(Cincinnato),意云“卷发”,来自田间,受指挥职,驱埃魁(Aequians)而保罗马(公元前458年)。因抗拒布伦努斯(Brenno)及其高卢人(公元前390年),法比乌斯族(Fabii)之一以及托尔夸图斯(Manlio Torquato)等均著名于当时。德奇乌斯族(Decii)父子孙三代于公元前三四○年抗拒拉丁人,公元前二九五年抗拒萨谟奈人(Samnites),公元前二八○年抗拒希腊人皮洛士(见《地狱》第十二篇注26),均丧身沙场以卫国家。法比乌斯族最伟大者为金托(Quinto Fabio Massimo),彼曾采用缓战策略,坚壁清野,以困汉尼拔之军,因而大捷(公元前218年)。同年,西庇阿(Scipione Affricano)以十七龄之童救其父之命出提契诺(Ticino)河之败;此后西庇阿率军夺取西班牙,又登陆非洲,窥迦太基,汉尼拔被迫归国。公元前二○二年,汉尼拔与西庇阿战于扎马(Zama),汉尼拔大败。但丁在此称北非之迦太基人为阿拉伯人,实属历史的错误。而后但丁又一跃提及庞培之名字;庞培战功甚大,在某次之大捷,其年尚不足二十五岁云。在略示菲埃佐勒镇之被毁;按菲埃佐勒镇为阴谋派喀提林(Catiline)遁逃之所,传云被凯撒、庞培所毁(参见《地狱》第十五篇注7),但丁然后即专述罗马前三雄中之凯撒,彼实为罗马帝国之准备者。公元前五八年至前五○年,凯撒为高卢(从瓦尔河到莱茵河)总督;后庞培与凯撒失和,于公元前四九年渡卢比孔河,率兵入都,为内战之始(见《地狱》第二十八篇注10)。凯撒于当年克服全意大利及西班牙,次年围庞培于都拉斯(Durazzo),未成,再战于法尔萨利亚(Pharsalia),庞培大败,逃往埃及,被托勒密(Tolommeo = Ptolemy)所谋杀。诗人卢卡努斯谓凯撒曾访特洛亚,文中所谓鹰回看一次是也;安坦德洛斯(Antandro)及西摩伊斯(Simoenta)为近特洛亚之城及河;旋又往埃及,取托勒密之政权以予女王克利奥帕特拉;击努米底亚(Numidia)之王朱巴(Iuba = Juba),于公元前四五年回西班牙,庞培之子起兵相抗故也。凯撒大权在握,自为终身元帅,为敌党所忌,公元前四四年为布鲁托和卡修斯所刺杀。凯撒之嗣子屋大维(Augsto Ottaviano,罗马后三雄之一)击败马克·安东尼(Marco Antonio)于摩德纳(Modena),旋与联合以击败布鲁托和卡修斯(见《地狱》第三十四篇注5);又击败马克之兄弟卢西奥·安东尼(Lucio Antonio)于佩鲁贾(Perugia)。迨公元前三十一年,屋大维又击败其政敌马克·安东尼于希腊之阿克兴角(Actium),马克与其情人克利奥帕特拉女王均自杀。于是屋大维统一罗马帝国,权力远达埃及之边际,使雅努斯(Iano = Giano)之庙闭而不开,盖战时庙门常开,闭则示世界之和平也。此在罗马史中为第三次。世界和平既实现,即为耶稣基督降生之准备;在但丁心目中,罗马势力之向外发展实为神意之证明。自屋大维握军政大权,为帝政之始,帝卒于公元十四年,提比略(Tiberio)继位。但丁称之为第三凯撒,并无赫赫之功,但耶稣即于此时钉死于十字架。但丁认为此乃平息神怒,耶稣代人类赎罪,其意义十分重大。嗣后提图斯(Tito)于公元七十年灭犹太,取耶路撒冷,以惩戒犹太人,而为耶稣报仇,但丁意谓鹰旗乃所以执行神的正义也。查理曼为法兰克王,英武有大略,曾受罗马教皇之请,攻击侵入意大利之伦巴第王迪西德里乌斯(Desiderius),于公元七七四年灭之,教皇遂以皇冠加查理曼而称帝。
[8]“公共的旗帜”即罗马帝国之鹰旗。贵尔弗派依持法兰西的金色百合花而反抗鹰旗,吉伯林派则以鹰旗为其一党之标识:言二派皆不为帝国之前途及使命打算也。
[9]小查理即查理第二,一三○○年为那不勒斯王,领袖意大利之贵尔弗派。但丁不时加以藐视,并预言其不幸。参见《净界》第七篇注17,第二十篇注20。
[10]此段回答“你为什么排列在这个天体上面”。“志趣偏向着一些”是指努力于地上的荣誉。
[11]普洛旺斯之伯爵莱蒙德·贝朗奇(Raimondo Berlinghieri,1209年至1245年在位)有女四人:玛格丽特(Margaret)嫁法王圣路易,埃莉诺(Eleanor)嫁英王亨利第三,桑恰(Sancha)嫁日耳曼王理查(亨利第三之弟,1257年被推为罗曼王),贝雅特丽齐(Beatrice)嫁查理·安茹(圣路易之弟,那不勒斯王);传说此皆罗密欧(Romeo di Villanova)之工作。罗密欧朝西班牙之圣地,回经普洛旺斯,为伯爵之家臣,颇得信任,伯爵财富日增,后遭谗去职,竟以求乞度活云。但丁度着流放之生涯,于叙述罗密欧之际,不觉有自比于昔贤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