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头民(1 / 1)

秦时南方有落头民,其头能飞。其种人部有祭祀,号曰“虫落”,故因取名焉。吴时,将军朱桓得一婢,每夜卧后,头辄飞去。或从狗窦[1],或从天窗中出入,以耳为翼。将晓,复还。数数如此,傍人怪之,夜中照视,唯有身无头,其体微冷,气息裁属[2]。乃蒙之以被。

至晓,头还,碍被不得安,两三度堕地。噫咤[3]甚愁,体气甚急,状若将死。乃去被,头复起傅颈。有顷,和平。桓以为大怪,畏不敢畜,乃放遣之。既而详之,乃知天性也。时南征大将,亦往往得之。又尝有覆以铜盘者,头不得进,遂死。

[1]窦:洞。

[2]裁属:形容气息微弱的样子。

[3]噫咤: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