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不曲直(1 / 1)

灵帝熹平三年,右校[1]别作[2]中有两樗树,皆高四尺许。其一枝宿昔[3]暴长,长一丈余,粗大一围[4],作胡人状,头目鬓须发俱具。其五年十月壬午,正殿侧有槐树,皆六七围,自拔,倒竖,根上枝下。又中平中,长安城西北六七里,空树中,有人面,生鬓。其于《洪范》皆为木不曲直[5]。

[1]右校:官署名,古代掌管工徒的机构。

[2]别作:附属的作坊。

[3]宿夕:犹同旦夕,表示时间很短。

[4]围:古代计算周长的约略单位。

[5]木不曲直:木的本性或曲或直。树木生长不茂盛,多折损、枯槁,为变怪而失其本性,称为“木不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