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本篇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渔父,即老渔翁。渔父针对屈原遭流放而憔悴的现状,建议他与世浮沉、远害全身,屈原则表明宁可葬身鱼腹也不愿苟且偷生。
由于本文用第三人称写成,有较多研究者认为非屈原之作,但也有不同意见。
屈原既放[1],游于江潭[2],行吟[3]泽畔[4],颜色[5]憔悴,形容[6]枯槁[7]。
渔父fǔ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lǘ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8]
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9]
是以见放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10]
世人皆浊 何不淈gǔ其泥而扬其波[11]
众人皆醉 何不餔bū其糟而歠chuò其醨lí[12]
何故深思高举 自令放为wéi[13]
屈原曰:
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14]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mén汶者乎[15]
宁赴湘流 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乎[16]
渔父莞wǎn尔而笑,鼓枻yì而去。[17]
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zhuó吾缨[18]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遂suì去,不复与言。[19]
[1]放:被流放。
[2]江潭:本义指江水深处或江边,此处应指沅江流域。
[3]行吟:边走边吟咏。
[4]泽畔:水边。
[5]颜色:面色。
[6]形容:形态,容貌。
[7]枯槁:消瘦,憔悴。
[8]三闾大夫:战国楚官名,掌昭、屈、景三姓贵族。屈原曾任此职。于斯:同“于此”,这个地步。
[9]独清:清白自处,不同流合污。
[10]凝滞:拘泥。与世推移:随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11]淈:搅浑。
[12]餔其糟:吃其酒糟。餔,吃,一作“哺”。糟,造酒剩下的渣滓。 歠其醨:饮其酒。歠,饮。醨,味淡之酒。
[13]高举:高飞,喻指高于众人的行事方式。为:疑问句句末语气助词。
[14]沐,洗头。弹冠,弹去冠上的灰尘。浴,洗澡。振衣,抖衣去尘。
[15]察察:清洁。汶汶:玷辱。
[16]皓皓:高洁貌。
[17]莞尔:微笑。鼓枻:划桨。枻,短浆。
[18]沧浪:古水名,在今湖南常德。濯:洗涤。缨: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19]遂: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