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一段系追叙初次进宫的情形,这一年经各人考订,定为正历四年(九九三年),其时中宫年十七岁,清少纳言则十年以长,计时有二十七八岁了。
[2]葛城之神见卷七注[35]。民间传说,葛城神即一言主神,容貌极丑,奉役小角之命,架一石桥,葛城神以貌丑故,白昼不敢出现,唯在夜间作工,故桥卒不成。
[3]此乃主殿司的低级女官,专司洒扫清洁之役的。
[4]意言雪天阴暗,并不显露貌丑,故令白天出来供职,意含调谑。
[5]见卷七注[86]。
[6]梨子地是一种漆法,先以金银粉散布,用生漆加雌黄漆成,隐隐有斑点,略似梨子,故以为名。
[7]大纳言即藤原伊周,为中宫的长兄,关白道隆的儿子。见卷一注[44]。
[8]此处问答系利用平兼盛的歌,如“路也没有”及“煞是风流呵”,都是歌中的文句。见卷八注[122]。
[9]意思是说“清原元辅的女儿,清少纳言”的便是。
[10]此系指桧扇,以木片联缀而成,上有画图,见卷二注[14]。
[11]古代日本妇女留一种额发,即将额上头发剪短垂下,为的不使人看见面貌,如后世刘海发而更长。
[12]日本古时称汉字为“真名”即是真字,日本偏旁字母则名“假名”,此云“草书假名”,即是平假名所写。
[13]所说当是伊周的兄弟隆家。
[14]古时以嚏为不吉,《诗经·邶风·终风》篇云:“愿言则嚏。”郑氏笺云:“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中宫以别人打嚏,故戏言清少纳言在说假话,但亦多少似有认真的意思,观返歌可见。
[15]贺茂神社近地有树林名“纠之森”,故贺茂明神亦名为“纠察的神明”。歌意言如没有检察真伪善恶之神,又怎么能知道你不是说的假话呢?
[16]歌中用“鼻”(波那)代表喷嚏,又双关“花”字,以花的浓淡表示想念的深浅。
[17]“式神”亦写作“职神”,是术士所使役的一种鬼神,应了人的咒诅而作祟。作者很怨恨那打嚏的人,自己受她的连累,有如被人家所咒诅。
[18]据《春曙抄》云:“世俗以元日打嚏,说是长命之相。”《袖中抄》引《四分律》云:“时事尊嚏,诸比丘咒愿言长寿。今案,今俗正月元旦若早旦嚏,即称曰:‘千秋万岁,急急如律令,’即缘是也。”遇见打嚏即咒愿,虽平日亦是如此,唯如在元旦,则因有世尊前例,更是吉祥之兆。
[19]藏人官职卑微,但因供职宫廷,不求外放,唯外官的实利甚厚,故口头虽说,出外等于流落异地,实际却是得意。
[20]修验者见卷一注[16]。与这相反的,参看第一四二段“很是辛苦的事”。
[21]古时有所谓“掩韵”之戏,取汉诗中句子,掩藏其叶韵的一字,令人猜测,以得早猜中者为胜。
[22]小弓乃大弓的对称,不是正式的武器,只用于游戏,定制二尺八寸,步垛距离以四丈五尺为准。
[23]大夫见卷八注[118]。大夫为五位官员的通称,其名门子弟叙爵五位,尚未得有官职的时候,亦称大夫。侍从定员八人,官位是从五位下,职司拾遗补阙,亦是闲散官员。
[24]太宰府设在筑紫,管辖西海道九国及二岛,即今九州地方,系一种特别行政区域,司防御及外交等事,责任甚重。大弍为太宰府次官,首长曰帅,例由亲王任之。次曰权帅,如权帅有缺,则由大弍总摄其事,其位置重要远在诸国司之上。
[25]内侍司为后宫十二司之一,首长尚侍二人,其下设典侍四人,掌侍六人为内侍司之三等官。三位者指官位等级,一条天皇乳母为藤三位,见卷七注[68]。
[26]秋末冬初的西北寒风,通称为落叶风,原本作“木枯”,言木叶悉为之枯落。
[27]意言在此时节,如树木很多,则红叶亦多,足供观赏。
[28]据《春曙抄》本解说,此处言羡慕者,看童女们整理花木,甚有兴趣,故亦欲参加去做,所说似亦近理。
[29]原语是说“令人神往”,今写作“向往”,也仍是近于文言,但一时找不到适当的俗语。
[30]提壶是贮酒类的器物,古代大抵用木桶,上有提梁,及后乃改用金属制造。
[31]岛名不一一考证,因为别无故实,亦多有不可考者,以后地名均从此例。
[32]原文云“古里须磨”,意云不知惩戒,取其语意双关,即作为须磨之浦的名称。
[33]壶坂寺在奈良,供奉千手观音。笠置寺在京都,供奉弥勒菩萨。法轮寺在京都,供奉虚空藏菩萨。高野山金刚峰寺,在和歌山县,弘法大师留学中国回去,在此建立密宗佛教。石山寺在近江,供奉如意轮观音。粉河寺在纪伊,供奉千手观音。志贺寺在近江,原名崇福寺,供奉观音,今此寺已不存。
[34]《妙法莲华经》八卷二十八品,鸠摩罗什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伽梵达摩译。《普贤十愿》即《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计一卷,不空三藏译。《佛说随求》即《时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宝思惟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佛陀波利译。《阿弥陀大咒》即《阿弥陀如来根本陀罗尼》,亦称《甘露陀罗尼》。《千手陀罗尼》为千手观音的真言,亦称《大悲咒》。凡陀罗尼系是咒语,照梵文原语译音,不用汉文译意。
[35]“文”乃是指汉文所写的诗文,并不包括其本国的作品。《文集》即是《白氏文集》之略称,共七十卷,中国《白氏长庆集》,则有七十一卷。《文选》为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诗文总集,三十卷。申文见卷一注[10]。当时诸官职如有缺出,候补者具文申请,率请博士代笔,其文体例多仿唐时体制为之,小野篁等所作申文,至今尚多传流于世。别本在“《文选》”的后边,“博士的申文”的前面,还有下列几项:“《新赋》。《史记·五帝本纪》。愿文。表。”
[36]如意轮观音凡有六臂,右边一手支颐,表示悯念有情,第二手持如意宝珠,第三手持念珠,左边手按光明山,第二手持莲花,第三手持轮,能破天道三障,即第六观音。六观音救济众生,能破六道诸障,即千手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胝观音,如意轮观音。
[37]不动尊为五大明王之一,乃大日如来的化身,现忿怒相,降伏一切恶魔,亦称不动明王,乃是佛教密宗里的佛像。药师佛即药师琉璃光如来,地藏菩萨在释迦灭度之后,弥勒出现以前,在无佛的世界里,分身六道,专司救渡众生,故甚为日本人民之所信仰亲近。
[38]《住吉物语》今已不传,现今传存者系后世所作,大要是说中纳言兼左卫门督的女儿为继母所苦,寄居于住吉地方的尼庵,及后为关白的公子所见,复享荣华,唯终以继母的阴谋归于不幸。《空穗物语》二十卷,今尚存,亦称《宇津保物浯》,宇津保译云空洞,盖主人公仲忠幼时随母住树洞中,故以为名。其后叙述仲忠与源凉,比赛弹琴,能致神异,各致富贵,见卷四注[55]以下。
[39]自《移殿》以下诸物语,今悉不传,其本事不能知悉了,但《狛野》里的主人翁有障着纸扇出去一节,由此可以知道。蝙蝠扇系一种简单纸扇,扇骨总共六根,只单面贴纸,见卷二注[36]。
[40]嵯峨野就在京都,其地便于野游,如观赏胡枝子或听虫声,最所熟知,所以更不用说。
[41]交野亦称片野,在大阪府。狛野则在京都,或即狛山的山脚。上文的小说,即以此二处为名。
[42]“湿地”及“早计”原文皆不写汉字,今亦不详其地,译文只能就音义相同的字中择取其一,未能决定。
[43]读经是说依照“声明”的学说,用了一种节调,高声朗诵佛经,中国旧日称作“梵呗”,就是指这种读法。
[44]蹴鞠系古代中国的一种踢球,因为是用脚踢,所以说样子不好看。
[45]小弓及掩韵,均见本卷注[21]及[22]。
[46]骏河舞是“东游”之一种,乃采取东国的风俗歌词入舞乐者。“求子”亦其一种,其名字或谓系“少女子”的转讹,或谓有人遗弃其子,及后更寻求,故有此名。
[47]太平乐系模拟战斗情形,故着盔甲带刀箭,横矛持剑而舞,亦称武将破阵乐。但这又一名“项庄鸿门曲”,谓汉高祖鸿门宴时的故事,项庄拟刺高祖,项伯则保护着他,故本文如此说,但此项传说实无所依据,唯可知在著者当时已有此说而已。
[48]鸟舞即迦陵频舞,迦陵频伽译言妙音鸟,系印度传来的舞乐。舞人四名,着天冠狩衣,两手持铜钹,按节拍而舞。
[49]拔头系林邑舞乐,林邑即今安南,舞者着鬼面,披青丝为乱发,故说可怕。
[50]“落蹲”即纳苏利,舞者二人,弯腰屈膝,状甚滑稽,若一人独舞则称落蹲,此处盖指纳苏利的对舞,原是从高丽传来的舞乐。
[51]狛桙亦名持桙舞,亦高丽舞乐,舞者四人,持竿作棹,为划船之状。“桙”通作“矛”字读,(虽然中国训杆,)“狛”字训作“古末”,为高丽的古称,所以这可解作高丽矛舞,但其所谓矛者乃是长一丈二尺的使船用的家伙。
[52]筝,《和名类聚抄》云:“筝形似瑟而短,有十三弦。”
[53]苏合香系印度传来的乐曲,凡一切的乐都分三段,初曰序,中曰急,终曰破,此指苏合香的中段曲调。
[54]“想夫怜”亦作“相府莲”,据兼好法师的《徒然草》所说,应以后者为正。《徒然草》第二一四云:“想夫怜的乐曲并不是女人恋慕男人的意思,本来乃是相府莲,因字音相同而转变之故。晋王俭为大臣,于家中种莲甚为喜爱,因作是曲。”唯《太平广记》二四二引《国史补》云:“唐司空于頔以乐曲有想夫怜之名,嫌其不雅,将欲改之。客有笑曰,南朝相府曾有瑞莲,改歌为相府莲。自是后人语误不及改。”那么这改名还是后起的事了。
[55]古时书简都折叠作长条,所以形状相似。此处“普通的一封信”,或又解作“立封”,见卷二注[8]。
[56]脸相的难看与否,也看它的吹法如何,意思是说吹笛的有时也很难看。
[57]“络纬”原语云“辔虫”,谓其鸣声有似马的振动的辔头的声音,所以很是吵聒的,中国说是络纬,还是对它有好意的。
[58]即是毛发悚然,极言声音感人,沁人肌骨的意思。
[59]此项次序系参照别本改正,原本临时祭在最后,与下文所记不合。
[60]贺茂祭的前一日,关白先至神社参拜,乘车率诸公卿,拜于社前,演东游骏河舞诸乐曲。
[61]祭礼的使者,与舞人陪从一行人,均有插头的花,系用绢的造花,插在冠的上面,使者用藤花,舞人及陪从则用樱花及棣棠的花。下文说插头的藤花遮盖半面,盖是指国司之当使者的。
[62]蓝色印花,舞人系是桐竹,陪从则是棕榈。
[63]半臂见卷六注[33]。打衣见卷六注[6],砧打衣物,使生光泽,文中以冰相拟,衣系红色,极言其色泽惊人。
[64]柳色下袭,系表白里青。
[65]“木棉手襁”乃古代语,木棉即今棉花。但古时系指楮树的纤维,作为绳索,用于神事。《日本书纪》记第十九代天皇允恭天皇时事,于四年(四一五年)九月在神前举行探汤,云“诸人各着木棉手襁而赴釜探汤”。“木棉手襁”即用楮绳,交加胸前,络两袖俾便于做事,如为神设供时常用之。原本的歌见于《古今和歌集》卷十一,乃系恋爱的歌,其词曰:“武勇的贺茂社的木棉手襁,我是没有一天里,不把你带在身上呵。”但在同书卷二十,有藤原敏行所作的,题作《冬天贺茂祭之歌》,其词曰:“武勇的贺茂社的松树啊,千年万年经过了,颜色也不会变。”后来稍为改变,作为东游中“求子”的曲词。这里大约是“贺茂社的松树”的误记。
[66]见卷八注[39]。
[67]中务省设有大舍人寮,宿直禁中,供奉杂役。御舆四角有纤,由次官及近卫中少将执持而行。
[68]贺茂祭系贺茂神社的祭礼,以是日凡侍奉的人们及衣冠车辆,悉以葵叶为饰,故亦称葵祭。于四月中第二个酉日举行,次日有归还的仪式。贺茂祭例以皇女一人为斋主,称为“斋院”,即斋院归还其所居紫野的名称,沿途观者甚多。
[69]云林院知足院在京都船冈的南边,前面一带为观览者聚集的地方。
[70]“葵”是冬葵之类的总称,此乃系别种,名为二叶葵,实乃细辛之属,取二枝交叉作饰,号曰葵鬘。
[71]“莺的老声”言莺啼已过时,声音苍老了,见卷三注 [28]。
[72]穿褪红色的布的狩衣的是服役的人夫,此处指舆夫的人。
[73]御舆即肩舆,轿杠搁在抬的人夫肩上,腰舆则杠上系绳,抬时比肩舆要稍低了些。凡远路用肩舆,路程近则用腰舆,故往往两者并用。
[74]女车揭了帘子,女官们用桧扇遮面,“扇”字《春曙抄》本作“葵”,乃解作头上所饰的葵叶了。
[75]青朽叶系一种织物的颜色,表面经青纬黄,色如青色的朽叶,里面则用青色,见卷一注[12]。
[76]直衣见卷一注﹝11]。狩衣本系狩猎时衣服,阙掖窄袖,六位以上的常服。
[77]贺茂祭归还之后,斋院在紫野宴飨主客,以殿上人作陪。
[78]殿上童见卷八注[13]。
[79]贺茂祭时用为装饰的植物有两种,普通说是葵与桂,葵实是细辛,桂则是枫树,但此种枫叶乃是圆形的,与普通五岐的会变成红叶的不同。
[80]《春曙抄》本等解作车马辐辏,疑若不能通行,近人则作远望山路解,似更合理,今从之。
[81]亦可解为与平常时候不同,但文中意思则谓与女车跟了来,其情景便不一样。
[82]《古今和歌集》卷十二有壬生忠岑的一首短歌,本是言情的,其词曰:“风吹白云,在峰头分别了,是绝无情分的你的心么?”这里便是节取了中间这一句。
[83]“鞦”亦作“緧”,牛马尾后的系带,以皮革为之。《考工记》云:“必緧其牛后。”日本古时皆以牛驾车,见卷二注[9]。
[84]“饭袋”原称“饵袋”,是给鹰装食物的袋子,转为盛饭食和点心的器具。
[85]砚箱即中国所谓“文房四宝”,系用木盒上加漆绘,其中有砚及笔墨,亦有瓷铜所制的水滴。
[86]“汤碗”原称“金碗”,系指金属所制,盛汤水用者,普通说眼睛如金碗,即言其大而有光。
[87]酸浆又名姑娘菜,又名灯笼儿,结子红色,味酸,故名。小儿除去其中细子,以空壳纳口中,嘘气出入,咬压有声以为嬉戏。日本儿女甚喜玩弄,似十世纪时已有此俗。
[88]饭袋见上注[84]。
[89]中国古时称无柄曰笠,有柄曰簦,即是雨伞。日本统名为笠,但因为从中国传来,故特称之为“唐笠”。
[90]原名“书板”,以白板涂漆,备随时记帐之用,中国民间称为水板。
[91]日本有食案,供一个人的使用,此则系更大者,长四尺者为中型。
[92]坐墩系蒲团之属,或以帛类制成,故可称作锦墩。
[93]立封,见卷二注[8]。
[94]“帘帷”原文“云下帘”,系车帘下的帷帐,故竹帘称为上帘,多以白的生绢为之。
[95]水饭谓以水泡饭,先用米煮成饭,再晒干,称为干饭,为干粮之一种,吃的时候只用水泡便好了。
[96]副车系随从的车子,亦或称后车。
[97]后殿指宫中女官宿处。“不应当的”谓没有身份,不得住宿的人。
[98]地下人,见卷一注[22]。
[99]《拾遗和歌集》卷十八有一首歌道:
“真是奇怪的,
我是着了湿衣了,
〔我的雨具〕是给三笠山的人
借了去了。”中宫的题句盖取材于此,隐喻那两天早晨的话乃是谣言,著者也就了解此意,敏捷的作了回答。或谓三笠山系近卫府将官的隐语,故上文住宿的人或是近卫少将吧,虽略近穿凿,也颇有意思。
[100]歌意说“落在我的身上的,乃是谣言,而不是雨”。原文“落”字双关谣言的流传,“浮名”原文只是“名”字。
[101]湿衣穿在身上,甚是难过,系是指冤罪。
[102]中宫因了兄弟的事情,很是失意,于长保元年(九九九年)八月由宫中移居大进平生昌的三条邸宅,暂时作为中宫的行宫,这里所记即是次年五月间的事情,中宫也就于这年的年底谢世了,年仅二十四。
[103]端午节宫中到处须插菖蒲,故需用极多,须整车的送进去。
[104]御匣殿系关白的四女,为中宫的妹子,中宫殁后,由她代为敦康亲王的养母。
[105]公主指中宫的女儿修子内亲王,皇子则指敦康亲王。
[106]原意云青钱串,系取初熟麦粒,炒熟去皮磨粉,搓作细条,作为点心之一种。中国亦有之,但不知其名,唯《燕京岁时记》中有云:“四月麦初熟时,将面炒熟,合糖拌而食之,谓之凉炒面。”
[107]古时砚箱的盖多极精致,率用漆绘,多用以盛果肴,后世有拼盘食物,遂相沿称为砚盖云。
[108]《和歌古今六帖》有一首和歌,是这句话的根据,其词云:“隔着马栅吃麦的小马,很不容易够得着,我也是这样的爱慕着啊。”这里著者表明自己思慕中宫的感情,决不致受外界的障碍而有变化。是时中宫虽已晋升为皇后,但关白道长的女儿彰子于二月间进为中宫,扶植她的势力,其后曾招著者前去供职,辞谢不去,可见这里所说的话是确实的了。
[109]“花呀蝶呀”,言别人都送华丽的东西,只有你却赠这样质朴之物,深知我的心情,“花呀蝶呀”又隐喻人的奔向荣华,趋炎附势。
[110]头发藏在衣内,不散披在后边,见卷三注[60]。
[111]中纳言君系一女官的名称,见卷七注[18]。
[112]原文云“靭负之佐”,系指靭负司的次官,“靭负”意云背箭筒的,即是门卫府的官员,平常着浅绯色衣,这里盖因为红衣所以联想到的吧。
[113]成信中将即源成信,时为权中将,见上文第十段。
[114]大藏卿为大藏省即财政部的长官,其时为藤原正光,系前关白兼通的儿子。
[115]蚊子的睫毛落地也能听见,盖系当时俗语,形容耳聪,出典当在中国。《春曙抄》本谓《列子》有“焦螟群飞,集于蚊睫”之句,谓蚊睫盖本于此,或有此可能,因为平常不会想到蚊子的眼睫毛去。
[116]此系指长德四年(九九八年)三月间事,见上文第四六段。
[117]关白家的新中将即前一段的成信中将,因其为左大臣道长的养子。新任近卫中将,故如是称呼。
[118]这里是指瓦砚,是砚中的劣品。
[119]极言灰尘之多,一时扫除不尽,在《春曙抄》曾指出措词颇为滑稽。
[120]水滴亦称水注,古时文房具的一种,以瓷为种种物形,中蓄清水,这里所说乃是青瓷的小龟,从其嘴出水。
[121]细柜,见卷七注[118]。
[122]原本此句系用假名(即用汉字偏旁所成的日本字母)所写,当作“古波毛乃也阿利”,今译其意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