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1 / 1)

[1]《春曙抄》本作“式部丞的叙爵”,谓式部丞本是正六位的官,叙爵应进为五位,但仍是“地下”,未能升殿,所以品位卑下,其说虽亦可通,然究嫌勉强。别本“爵”字作“笏”,义似稍长,今故从之。

[2]别本解作“有拉门的橱子”,谓系厨房等处所用,与贵家内室的橱子不同。

[3]用席子作外罩,系下雨时的设备。

[4]检非违使为古时司法机关,司追捕罪人的事,看督长着红狩衣,白布衣裤,执白棒,其服装盖不很漂亮。

[5]伊豫今属爱媛县地方。

[6]一本只作“和尚的肥胖的”,没有别的话,似更为得要领。

[7]出云今属岛根县,本文特别声言“道地的”,盖别有其他地方所仿作的,或较为好看,若真是出云的席子,或质地虽坚固,而其制作更是粗糙吧。

[8]系发髻用的细绳,最初系用绢或麻所作,后来改用纸撚,虽甚是坚固,而看去则似脆弱易断,故看着很是担心。

[9]别本作“不常去的地方”,义似较长,因情形不熟悉,所以觉到不安。

[10]后朝见卷二注[67]。

[11]姬瓜系一种香瓜,俗名金鹅蛋。日本旧有姬瓜雏祭,于旧历八月朔日,取瓜如梨大者,敷粉涂朱,画耳目如人面,以绢纸作衣服,为雏人形,设赤饭白酒供养。这里盖是此瓜所画人面。

[12]世俗呼鸡作啾啾声,如老鼠叫。

[13]旧例凡关白摄政家的子弟,在冠礼以前,即在殿上行走,称为殿上童。

[14]日本古时仿中国禊祓的习惯,于三月三日举行一种仪式,用纸作为人形,祭毕弃于水浜,名为“形代”,即云替身。及后制作益精,不忍即弃,遂为雏人形的起源,每年取出陈列,并制作诸日用器具,多极精巧,此俗流传至今,称为女儿节云。

[15]诸本多训作“鸭卵”,但鸭蛋并不比鸡蛋更为可爱,今从《春曙抄》作小鸭解。

[16]舍利瓶乃佛教火葬后纳骨的器具,并不常见,且纵使瓶上有些华饰,也总不会使人觉得可爱。《春曙抄》本注云:“或是玻璃壶吧,舍波二音相通。”田中澄江本于此句底下,亦取北村季吟说入附注中。

[17]青渊即水色青黑的深渊。

[18]此谓木板矮墙,本作“端板”,借写为“鳍板”,因鳍乃是鱼的“划水”,故看去觉得字面很是古怪了。

[19]不祥云谓云的形色怪异,如有此种云出现,主有不祥的事。

[20]即破军星,为北斗第七星,因其形似剑矛,阴阳家谓其所指方向不利。或谓此即后世的彗星。

[21]海产螃蟹的一种,亦称拥剑,其壳横长,两端有尖。

[22]原文如此,大概是牢狱的长官吧。

[23]“锚”字日本语音亦通作“怒”,故字面也觉得有点可怕。

[24]藁荐系以稻草编织而成的席子,一本作两句分读为“绳束”与“草席”。

[25]日本俗信,生人的魂灵亦能为厉,如有什么怨恨,能够离开本人去作祟,使得对方生病,而本人却并未知觉有何异状。

[26]凡动植物名字上面,加添一个鬼字,表示其形状特别怪异,伟大或粗恶。鬼薢为薯蓣科的一种植物,块根可食,因多须故称为“野老”。鬼蕨为薇蕨的一种,生深山中,中国名为狗脊。

[27]原文“煎炭”,谓用火烤炙的炭,使不含湿气,易于引火,但第一四五段又说煎炭不易着火,或者是说别一种炭。

[28]牡丹的名字为什么可怕,意思未能明白。

[29]原文为“牛鬼”,指地狱的鬼卒,牛头而人身,中国习称为“牛头马面”者是也。

[30]名字“写出字来”,是指汉字。古代日本称日本字母为“假名”,汉字则为“真名”。

[31]大学寮的属官,定员二名,官位与从五位下相当。

[32]凡中宫职,大膳职等的长官,称为大夫,权者暂任的意思,系用中国古语。世俗有“权妻”一语,系言外宅,今尚通行。

[33]中国南方的果物,据《开宝本草》云:其树若荔枝树,而叶细阴青,其形似水杨子,而生青熟红,肉在核上,无皮壳。日本训读作“山桃”,往往与“山樱桃”相淆混,实乃非是。

[34]虎杖生山中,茎围三四寸,高至五六尺,中空有节如竹,可为杖,赤色斑驳有纹如虎,故以为名云。

[35]“烦杂”的意思很多,如觉得不整洁,感到烦乱或是忧郁,都可以包括在内。

[36]一本作“暗黑的便所”。

[37]诸本作“并不怎么美”,与本文似没有什么关系,田中澄江本解作生活不怎么富裕,似较为有意义,今从之。

[38]正月元三有固齿的仪式,见卷一注[1],所用食物有饼,橘子及萝卜。萝卜本系极平常的蔬菜,在这时候始郑重用于仪式。

[39]天皇行幸,仪仗中有姬太夫,系用内侍司的所属的一名女官,乘马前行。

[40]六月十二月照例举行大祓,女藏人以青竹量天皇的身长,给神官依其长短作为形代,以行禊祓。

[41]春秋二季于宫中读经,于二月八月举行,届时请僧百人于南殿读《大般若经》,复于其中取二十人,于清凉殿读《仁王经》,由威仪师引入。威仪师司整饬仪容,指导进退作法,特别赐着红色袈裟。

[42]春日祭每年二月十一月上旬申日举行,由近卫府中少将充奉币使,近卫舍人随行,舍人由官家子弟选拔充任,司护卫宫禁之职,左右近卫府各有三百人。

[43]大飨有两种,一为中宫及东宫的大飨,二为大臣的大飨。此处意义不明,或谓系指大臣的大飨,盖任命大臣之时例有大飨,宴太政官属,其时劝学院的学生亦得参列,所谓行列或即此事。

[44]元旦饮屠苏酒,是从中国传去的旧习惯。据《荆楚岁时记》说:“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日本进献屠苏,亦先令女童喝饮,盖旧俗遗留,且也有尝药的意思存在,故此种童女称作药子。

[45]卯杖见卷四注[11],法师盖指真言及天台宗的僧侣,进呈卯杖者。

[46]五节的舞女见第七九段。

[47]采女见卷六注[9]。

[48]史生系太政官厅的书记,遇太政官飨宴的时候,亦得参加。

[49]每年七月召集各地的力士,于禁中开相扑会。

[50]一种顶甚高耸,妇女所戴的笠,因为系出市的女人所用,故称“市女笠”,但贵家妇女于徒步行走时亦有戴者。

[51]修验道见卷一注[16]。古时相信人有疾病多系鬼怪为祟,祈祷驱遣,医疗尚在其次。

[52]稻荷神社在山城深草村,有上中下三社,本为农神,因为狐狸为神之使者,后世乃传讹谓即是狐神。

[53]二月上旬的午日,称为初午,为稻荷神社的祭日。

[54]巳刻即现时的午前的十时左右,下午未时即午后二时顷。

[55]壶装束见卷二注[50]。

[56]“鸟的足迹”喻写字难看,有如鸟的足迹似的。

[57]法华三昧堂的略称,“三昧”亦译为“三摩地”,意云“定”,据《大智度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58]《春曙抄》云:“此云真是,极有意思。”盖谓真能断绝世间一切执着欲望,意在讥刺一般的伪高僧。

[59]卷染及村浓都是一种染色的方法,见卷一注[13]。绞染系以细绳种种结缚,染成花纹,亦称纐缬。

[60]检非违使的员司任警卫者,例持白棒,见上文注[4]。

[61]炙炭见上文注[27]。唯注言炭经烤炙,使易于引火,与此处相反,或者这里应补充一句,说是炭湿,如田中澄江本,意才明了。

[62]略有不适,本无恐惧不安的必要,古时相信人有疾病,多由鬼怪作祟,故此处特加添补充说明一句。

[63]齿墨系古来日本妇女用以涂齿的染料,乃用废铁浸酒或醋中而成,直至明治维新时犹存此俗。

[64]关白道隆于长德元年(九九五年)四月十日逝世,这是那一年里的事情。《服忌令》云,父母服一年,假五十日。

[65]大祓于每年六月十二月举行,本为例行故事,如有丧事则更应禳除,故中宫特别从宫里出去参加。

[66]古时很重阴阳家言,往往有因避忌改道的事,见卷二注[6]。

[67]朝所在太政官厅内,系参议以上的官员会餐的地方,亦写作“朝食所”,也用以执行政务,凡南北广十一丈,东西十六丈,故本文云狭窄。

[68]刻漏司在朝所的后面,属于阴阳寮,有刻漏博士一人,又有守辰丁,每时以钟鼓报时刻。

[69]别本作“到左卫门的卫所”,据《春曙抄》本,又作“到右近的卫所”,但看下文的话显系指女官们在朝所里的事情,故这里似以金子元臣的改订本为长。

[70]“倚子”今写作“椅子”,状如板榻,而左右有栏,后边并有高耸的靠背,彷彿如今制椅子而坐处更是深广。

[71]政务官系指太政官的低级员司,即判官及书记等。

[72]“床子”如今的凳子,但更为长大,即是板榻,大概如倚子,而左右及后方三面均无倚靠。

[73]此当是女官们中更为老成的人,或解作官厅值宿的员司,似非是。

[74]《春曙抄》本解释为至中宫处值宿,说或近是,因为如只白天上班,便不会知道大家彻夜谈天的情形。

[75]此歌不知其出典,原文亦有不明之处,诸说纷纭莫衷一是,今据别本解释,姑取其较为普通的一说。

[76]据此则中宫于六月二十九日迁居太政官厅,七月八日还宫,此篇当系其时所记。

[77]七夕乞巧系从中国传去的风俗,在日本流传至今,是夕在庭前焚香设供,题诗歌于短册,悬挂竹枝上边,为年中五节日之一,即人日(正月初七日),上巳(三月三日),端午,七夕,以及重阳。

[78]齐信即上文“头中将”,见卷四注[19]。宣方为左大臣源重信的儿子,仕至从四位右中将。

[79]《白氏文集》十六,咏《大林寺桃花》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此盖是三月三十日的事情,四月又是关白公逝世的忌月,故所吟与时节很是切合。

[80]这也是三月三十日的事情,盖是长德元年(九九五年)的事,是时关白尚在,至四月初十日才去世,故与上段不相连属。

[81]头中将即藤原齐信,至长德二年始改任参议,文中前半称“头中将”,后称“宰相中将”,即是这个缘故。源中将即源宣方,见上文注[78]。

[82]菅原道真在《菅家文章》卷五有《七月七日代牛女惜晓更》诗云:“年不再秋夜五更,料知灵配晓来晴。露应别泪珠空落,云是残妆髻未成。”后二句亦见《和汉朗咏集》卷上。

[83]因为三月三十日,而引用七夕的诗,所以开玩笑说是性急。

[84]葛城神的故典见卷七注[35]。葛城神因为容貌丑陋,不肯在白昼出现作工,这里头中将也因天明即将退散,戏以葛城神比喻用作自嘲。

[85]此句意义不甚明了,殆以源中将忘记了当日的情事,与宰相中将相比,故显得不行。《春曙抄》本无此句。

[86]围棋完了的时候总结胜负,已无彼此的界限,喻交际亲密。

[87]意言如随便让人下一着棋子,便违反棋谱的规定,比喻人不能轻易亲密的交际,便是轻浮无有操守。

[88]《本朝文粹》卷十,大江朝纲的《交友序》中有云:“萧会稽之过古庙,托缔累代之交,张仆射之重新才,推为忘年之友。”此二句亦见《和汉朗咏集》卷下。萧会稽系指梁萧允,巡郡至吴,见季札古庙,因祭祀之,与古人结交云。

[89]《本朝文粹》卷二,源英明有《见二毛》诗云:“颜回周贤者,未至三十期,潘岳晋名士,早著秋兴词,彼皆少于我,可喜始见迟。”英明因三十五岁的时候始见白发,故以为迟于前代二贤,喜而作此诗。

[90]注家皆云未详,近来岩野氏提出意见,以为当系指纪光方。将曹为近卫府的下属,由舍人升转,职司文书。

[91]《前汉书·朱买臣传》云:“买臣妻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本文云“四十九岁”疑有误,当作“四十余”。

[92]弘徽殿女御藤原义子是闲院左大将公季的女儿,为一条天皇的嫔妃。此一条亦是讲源中将的事,别本列为与上篇同一段里的其三。

[93]原语为“宇知不志”,义云偃卧,系古时人名,关于此人母女的事均无可考。

[94]这里故意用“偃息”一字,利用双关的语意,讽刺源中将和左京的情事。

[95]云间锦是一种织物,白地,用种种颜色的线织出花纹,作为席子的边缘,唯宫中及神社始得使用。

[96]蓝色印花,旧时使用鸭跖草(亦名淡竹叶)的花,故日久色褪。

[97]“绘师”因音近或读作“卫士”,但因文义上讲不通,故从“画家”之说。

[98]几帐即帷障之有木架者,见卷一注[27]。

[99]帽额见卷五注[26]。

[100]蒲桃染系一种染色之名,即淡紫色,染时须加灰,后来紫色渐褪,灰的颜色乃出现,故如此说。

[101]这里说“别人”,或说应解作“女人”,一本便将这一句与下文的“女婿”连结起来,但是意思稍嫌重复,故今不取其说。

[102]古时结婚多由男子就女家住宿,亦有中途厌弃者,就此作罢,见卷四注[1]。

[103]六位藏人见卷一注[33],参看下文第一五七段所说叙爵后情形,盖虽是升进一位,而离去内廷职务,转为外任,在著者看去,其情况殊不佳,若已是年老,便觉得前途更不甚可靠。

[104]第一回赢了虽是好事,但此后胜负则不可知。

[105]“不断经”见卷四注[57],唯放在此处殊不可解,《春曙抄》本解说谓日子太久,故难期持久精进。别本另列为一段,解为一切经中唯不断读经最为可贵,唯下文第一七二段是说“经”的,与这犯重复了。

[106]祭礼虽在近地,但因职务羁身,不能去看,故近而实远。古注以“宫”训为“宫祠”,谓祭礼虽在宫祠举行,而神明的形象究不可得见,说似太迂远。

[107]鞍马山在日本京都近旁,祀毗沙门天,九十九折亦写作九折,极言曲折之多,其地今称“七曲坂”,山路多弯曲,看来似乎很近,走去却是很远。

[108]十二月晦日与元旦虽然只差一日,但过此便是隔一年,故似近而实远。

[109]据《阿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又云若念阿弥陀佛,于弹指顷,即可到达。

[110]古时交通,以舟行为最速,《春曙抄》谓若二三百里的行程,风水顺利,则一日夜可达。

[111]掘兼井在武藏国入间郡掘兼村,故有此名,但从字面上说,“掘兼”可以有“不好掘”的意义,所以觉得名字有意思的吧。

[112]走井是指井水迸流出来的井,只因地方是逢坂山,觉得奔走与相逢,文字的巧合罢了。

[113]山井也是普通名词,因为是山上,井水多是浅的。《万叶集》卷十二里采女的歌云:

“连浅香山的影子

也照得见的山井的浅的恩情,

不是我所想要的。”

[114]《催马乐》歌有一首云:

“飞鸟井是可以住宿,

那里树荫也好,

井水也阴凉,马草也好。”

[115]后町是后宫所在的地方,井在于常宁殿与承香殿之间。

[116]国司是地方长官,是太守的地位,惟日本的所谓“国”的区域不大,只有一两县的地方。纪伊即今之和歌山,和泉属于大阪府,并无特别好处,只因与京都相近,所以被当作美缺罢了。但别本在纪伊之上尚有伊豫守,和泉之下有大和守,大和即今奈良地方,也去京都不远,伊豫则属爱媛县,已在近畿之外了。

[117]凡六位的官员,叙爵为五位的时候,没有适当的位置,率先遥授为权守,便是暂任的国司,只是名义上的官职,并不到任。列举五国的权守,理由不详,为什么特别的好,大约也是根据一时的主观吧。

[118]大夫是五位官员的通称。式部是古时的礼部,式部大丞进级五位,则称大夫。左右卫门府的大尉,进级时亦称左右卫门大夫。太政官左右大史本系正六位上,进一级则为史大夫。

[119]别本说六位藏人另为一节,与上文不相连接。

[120]六位藏人司宫中奔走之役,职位甚卑,但因例得升殿,故颇为名贵。及升进五位,反当下殿,但因此得称大夫,且得权守的地位,故亦有颇为得意者,为著者所看不起,常加以批评。

[121]上边是说女官在家里接待来客的事,这里所说的是在宫中的情形。

[122]此歌见于《拾遗和歌集》中,为平兼盛所作,歌云:

“山村里积着雪,

路也没有,今天来访的人,

煞是风流呵。”

平兼盛是十世纪中间的歌人,生存于村上天皇时代。

[123]《和汉朗咏集》卷上引用谢观《白赋》,系四六文两句云:“晓入梁王之苑,雪满群山,夜登庾公之楼,月明千里。”这里故意暧昧其词,吟为“雪满何山”。谢观盖唐朝人,其生平行事不可考,惟《朗咏集》中存其断句数联,而且都摘自所著《白赋》,《清赋》及《晓赋》,并无其他诗句。

[124]村上天皇乃是日本第六十二代天皇,当时的一条天皇则是第六十六代了。村上在位期间为九四六至九六七年。

[125]兵卫藏人是一个女官的名称,兵卫是她家属的官名,引申作为她的名字,藏人则是职务,因为她是一个女藏人,其实在姓名和事迹均未详。

[126]《白氏文集》二十五《寄殷协律》诗云:“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此句亦见《和汉朗咏集》卷下。这里引用,因雪上插梅花,配有明月,故为恰好,且下云“最忆君”,亦可借指君上,对答甚为得体。

[127]此首本是藤原辅相所作,见于家集《藤六集》中,本意具如原文所说。但兵卫藏人引用却别有双关的意义,“海面上”与“炭火”,“摇着橹”与“烧焦”,“归来”与“蛤蟆”,均是同义语,亦见用心的巧妙。

[128]御形宣旨是一个女官的名称,属于斋院的。日本中古时代,在贺茂神社设有斋院一人,司祭祀的事务,例以未婚的皇女充任,其在伊势神宫者则称斋宫。“御形”谓神现形,后即谓贺茂神社的祭祀,“宣旨”者传达任命斋院的勅旨之意。

[129]殿上童见卷八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