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古时结婚,婚而不娶,由男子就婚女家,夜入朝出,有如赘婿,故多与丈人接触,致生不满。
[2]镊子用银制,用备装饰而不切实用,不及铁制的坚固,善能拔毛发。
[3]物语即故事,但在日本古典文学中,著名的物语很多,如《源氏物语》,彷彿自成一类,故今沿用其名不加改译。
[4]古时用灰汁炼绢,煮去浆糊,再用槌击,使有光泽,即中国所谓“捣练”也。洗衣用槌击,后世尚有此风,旧诗中说“砧声”,即是此种风俗的遗留。
[5]这里文意不很明了,所说女童不知何指,据《春曙抄》说是女官家里亲戚的儿童,到宫禁中来玩,所以用屏风隐藏起来,但仍有不尽明白的地方。
[6]祭日前三十天,派定祭使及舞人,练习歌舞,及两天前更在清凉殿的东边举行试乐。
[7]风俗歌云:“荒田里生长的富草的花呀!亲手摘了带来宫中。”所谓“富草的花”即指稻花。
[8]职院即中宫职,见卷三注[54]。中宫定子因其弟兄得罪,退居小二条宫,长德三年(九九七年)六月移居禁中职院,本节所记系是年七月下旬的事实的记录。
[9]近卫御门即阳明门,左卫门的卫所即指建春门的门卫所在地。
[10]《和汉朗咏集》载源英明的《夏日闲避暑》句云:“池冷水无三伏夏,松高风有一声秋。”这里表示没有听得明白,故混称什么的。
[11]正月里第一个卯日所作的杖,长五尺三寸,称为卯杖,云可辟邪,是日由诸卫府献上,例有祝词。亦称作卯槌,见卷二注[15]。
[12]六月十四日京都东山的牛头天王的御灵祭,有走马及舞乐,马长是骑在行列的马上的人,由小舍人童充任。
[13]这项题目似由笔误而来,上文说拿着旗帜的人,其中“拿着”的字脱漏,别作一行,可解为“优待”的意思,其实这两条仍是属于“快心的事”项下的。
[14]除目见卷一注[9]。这里是指地方官的任免,第一等即所谓“大国”,此外并分有上中下三等。
[15]御佛名会是在当时盛行的诸会之一,每年十二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凡举行三天,将仁寿殿的观音迁于清凉殿,唱三世佛名,忏悔六根的罪障。图绘地狱里的情形,名为地狱变,亦称地狱变相。此段所记系正历五年(九九四年)十二月的事情。
[16]清方少纳言系源清方,济政系源济政,时为权中纳言,行成见卷一注[34],经房系源经房。
[17]大纳言即指中宫的兄长,见卷一注[44]。所吟的诗句系根据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声停欲语迟”而加以改造的。
[18]著者说自己不愿意看“地狱变”与佛法有关的画,而关心世俗的事情,所以应该受慢佛的罪责。
[19]头中将指藤原齐信,其时任藏人头兼近卫中将,官至二位大纳言,才学优长,与藤原行成等共称一条朝的四纳言。这一段盖追记长德元年(九九五年)二月的事情。
[20]黑门在清凉殿北廊西侧,那里便称为黑门的房间。
[21]避忌见卷一注[50]。其时天皇如有什么避忌,侍臣们相率一同躲避,聚集殿中,停止一切政务。
[22]“右文接续”原云“扁续”,乃是一种文字的游戏。利用汉字的结构,取一字右边的部分,加上种种偏旁去,如不成字的罚。又或就诗文集中取一字,把偏旁隐藏了,叫人猜测,这里所说或者是第一种。
[23]这里是使者自己报名,本来应当自说名字,现在不过从省略了。
[24]主殿司在宫禁中的都是女官,这里乃是说的司里的男性官员。
[25]《伊势物语》本是日本古典作品之一,这里借用了,利用这个书名,谓伊势人喜作不合条理的事,故“伊势物语”者犹言“假冒”(日语“假冒”音与“伊势”相近)物语,故其中会得有假信出现。
[26]上等信纸名为“鸟之子”,谓其色淡黄有如鸡子,细致而薄,这里乃是指淡青色的。
[27]白居易《庐山草堂雨夜独宿寄友》诗云:“兰省花时锦帐下,庐山雨夜草庵中。”意言友人们奉职尚书省,在百花竞放的时候,侍锦帐之下,一方面自己则在庐山草庵中,独听夜雨。信中引用前句,用禅宗问答的形式,问下句怎样,清少纳言却不用原语,只就“草庵”二字的意思作半首和歌相答,意云自己现在为头中将所憎恶,有谁更来访问我于草庵中呢?
[28]源少将即源经房,时为左近卫府少将,参考上文注[16]。
[29]这里“玉台”盖与“草庵”相对,犹言玉楼,华贵的住所,与寒伧的草庵相反。
[30]这是佩服极了的赞语,原文意云贼子,《春曙抄》引禅语中的“老贼”作比,说甚妥当。
[31]清少纳言的原语系七字音两句,正是和歌的后半,上边如再续成七五七三句十七音,便是一整首和歌了。
[32]很坏的名字即是“草庵”的别号,因其太是寒乞相,并无一毫华贵的气象。
[33]修理职专管宫禁内一切修理营造的事,首长称大夫,次长原称曰亮,义云助理。则光姓橘,原是武人,初与清少纳言结婚,因性情不合而离婚,但以后约为义兄妹,下文自称老兄即是为此。
[34]则光泛言贺喜,这里故意的开玩笑,说近日有何叙任,不知道得了什么官职。
[35]意思就是说看那回信如何,即可决定蔑视她,完全不算她在女官们之内。
[36]在一首歌的后面,和作一首送去,谓之返歌。
[37]梅壶是禁中的一处地方,犹中国的说梅花院。一说这本是“阃”字,因为写作“壸”,故与“壶”字混用,则是求之过深了。
[38]御匣殿在贞观殿内,专司裁制御服的地方,当时在那里主其事者为中宫的妹子,官称为御匣殿别当。
[39]衣服经过砧打,有一种特别的色泽,这就是所谓砧的痕迹。
[40]这里所记系长德二年(九九六年)二月中的事情,关白藤原道隆即是中宫的父亲,于前一年四月中去世,故与有关系的人都在服丧,用淡墨色的衣服。
[41]因为里外几重衣服都是一样的浓灰色,所以显不出原来的层次来。
[42]《宇津保物语》二十卷,不知何人所作,大约成于公元十世纪中,尚在《源氏物语》之前。书中叙述清原俊荫遣使中国,漂至波斯,遇天人以琴相授,归国后有一女,十五岁时遇太政大臣之子藤原兼正,生一子,后遂相失。及俊荫死,母子无所归,居北山老树洞窟中,(书名宇津保即是谓空洞,)鸟兽感其孝,悉来相助,后子长成,归其父家,名为仲忠,多才艺,尤善弹琴,后在朱雀帝的神泉苑奏技,多有神异,朱雀帝乃以帝女降嫁。源凉为嵯峨帝的皇子,亦善弹琴,弹时天人下降,帝任为侍从云。小说故事甚为幼稚,但在当时颇为人所欣赏,这一节里所叙述可以为证。
[43]宰相君系女官之一人,见卷一注[48],系女官中有才学的人。
[44]白居易《骊宫高》诗有“墙有衣兮瓦有松”之句,因上文说墙有青苔,故引此句问之,下文又有“西去都门几多地”之句,所以头中将连带引用。
[45]左卫门府的大尉系从六位的官,则光原任修理次官,今盖是升任新职。
[46]宰相中将即上文所说的头中将,盖新任宰相,即新任太政官参议,犹中国古时的同平章政事,故称作宰相。
[47]左中将即源经房,新任左近卫府中将,略称左近中将。
[48]古时禁中于春秋二季读经,在二月八月择日招僧,转读《大般若经》,凡阅四日而毕,最后的一日称结愿日。
[49]昆布俗称海带。这里因则光信里说,只吃昆布,将事情蒙混过去,不曾说出住址来,这里叫他也如此做,就是隐藏一种谜似的意思。
[50]日本古语昆布曰“米”(读若眉),与“目”字同训,故“吃昆布”凡四个读音,也可以训作“眼神”,即以眼示意。
[51]“妹背”训作“男女”,或“夫妇”“兄妹”。大和地方有妹山背山,隔吉野川相对而立,妹山在东,背山在西。歌言两山如是崩了,将吉野川填塞了,就不见河流,喻兄妹一旦暌隔,也就不复是旧日的关系了。
[52]“可怜相”原文云“物哀”,意义甚为广泛,系指因事物引起的感伤之意,《世说新语》记桓温看见大树时所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所谓对此茫茫,百感交集是也。拭鼻涕后说话声音似带哭,故听之凄楚。
[53]古时日本妇女面上装饰,习用中国式的眉黛,须拔去眉毛,然后另在上边涂上黛去,拔眉毛盖甚是苦痛的事。
[54]见上文第六五段,此节系承上文而来,故疑或当相连接,今次序或有误。
[55]源凉与仲忠为《宇津保物语》中的人物,皆善弹琴,朱雀院天皇召使演技,仲忠演时有风云雷雨之异,源凉弹琴则有天女下降,合乐而舞。源凉作歌云:
“晨光何熹微,
观之无厌足,
其中少女子,
愿得少留驻。”
这里取晨光看了不厌,说中宫之不能忘当日之晨游,又欲留清少纳言在宫,与源凉之愿留天女相同,很巧妙地以一歌贯串两种意思在内。
[56]上文第七二段“二月的梅壶”中,中宫与诸人讨论仲忠与源凉的人品优劣,当时著者的态度颇偏袒仲忠,这里乃举出源凉的歌来,便是给仲忠丢了脸了。
[57]不断读经会亦称“不断经”,昼夜读经,无有间断,以僧十二人轮值,昼夜十二时中每人担任一时(两个钟头),诵读《法华经》,《最圣王经》,《大般若经》等,为期七日,或二七三七日不等。
[58]原文“男人”,系指丈夫或情人。
[59]常陆介即常陆国守的次官,唯日本古时常陆上野上总三国皆规定由亲王任为国守,不亲到任,以“介”代行职务。这里所说并不指定何人,盖原系一种俗歌,尼姑因为问她男人是谁,随口引用歌词罢了。
[60]男山在京都八幡町,这里也是一首俗谣,以男山喻男子,红叶比恋爱的女子,有名原说红叶有名,转化成为有流言讲。
[61]日本古代模仿中国礼俗,百官如从君主得到赏赐,率舞蹈拜谢,此乞食尼僧亦学为拜舞。
[62]长袍是官员的礼服,狩衣本是打猎的服装,后来作为常服了,长袍是“缝掖”,狩衣则是“缺掖”,取其动作便利。
[63]白山在加贺国内,祀十一面观音,其地因多雪有名,今因雪山关系,故联想到请求她的保佑。
[64]忠隆即源忠隆,见上文第七段。
[65]此处“陈旧”一字意取双关,因其训读为“不流”,亦可作“雪降”解。
[66]“帘前”意谓女官们,此处指能作歌者。其实古时女官盖无不能歌者也。
[67]这首歌里亦多有双关的意思,“脚也走不动”谓多给赏赐,故拿不动,亦谓前此的尼姑足有残疾。又“蜑女”系海边女人,能泅水取鱼贝者,训作“阿麻”,亦可作“尼僧”讲。歌意羡慕蜑女之多得赐物,实际乃指上文所说的有足疾的尼姑。
[68]这是说长保元年的元旦,即公元九九九年。
[69]斋院系古时日本专门奉侍神社的皇女,在贺茂神社者称斋院,在伊势神宫者则称斋宫,由未婚的皇女中选任之。当时的斋院为选子内亲王,为村上天皇的皇女,以才学著称于当时,下文说中宫写回信十分用心,即表示尊重她的学问的意思。
[70]卯槌见卷二注[15],卯杖见上文注[11]。
[71]山桔即中国平地木,亦称紫金牛。日荫葛,中国女萝之类,山菅即麦门冬。
[72]祝杖即卯杖的别名。歌言丁丁伐木的声音,寻访去看,原来是卯杖,所以是好音。斧之小者名为“与几”,亦训作“好”,这里便取双关的意思。
[73]原文云“梅袭”,系指一种夹衣,外白里苏枋色,或表里均苏枋色,阴历十一月至二月间所着的女用服装。
[74]日本越前、越中、越后三地方,统称北越,有雪国之称。
[75]台盘所见卷一注[36]。
[76]直译原语“清女”,谓宫中专司清扫便所的女人。
[77]七草粥,在正月初七这天里,采集荠菜等七种草叶,煮粥设供,故名。
[78]这一句遵照旧说是:“将板盒当作帽子似的走了来。”但与本文文意不相连属,今据考订,“帽子”乃是“法师”之误,译文从之。别本“都融化掉了”一句作“内容是丢掉了”(也与“投身”即跳河之意双关),和尚提了盖子回来,盖里边藏着一件故事,但可惜那故事却是找不到了。
[79]这里即是说叫人把雪山抛弃的事,想起来更是觉得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