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朽叶是一种织物的颜色,见卷一注[12],这里乃是用作譬喻,便是说在青的篱笆上,盖上一层嫩黄的叶子。
[2]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说杨贵妃见着使者:“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3]古时中国传说,世有圣人,凤凰乃出现,并且必定停在梧桐树上面。
[4]中国旧时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楝花风为其中之一。据《荆楚岁时记》云:“蛟龙畏楝,故端午以楝叶包粽,投江中祭屈原。”楝与端午的关系,其传说亦当起源于中国。
[5]猿泽的池在奈良的兴福寺里。古时传说在建都奈良的时代,有一个宫里的采女,为天皇所宠幸,后来不再见召,乃怨望投池而死。天皇得知之后,特临幸此地,令人作歌哀悼她。相传人麻吕的歌即是其一。但据后人说,柿木人麻吕为公元七世纪时的歌人,上面所说的歌还远在以后的时代所作。
[6]《古今六帖》中有歌云:
“武藏的狭山的池里的三稜草,
拉它起来就断了,
我就是根将断了呀。”
[7]风俗歌云:“鸳鸯呀,野鸭都来聚集的原的池里,别刈玉藻吧,让它继续生长吧。”“玉藻”系是藻的美称,不是一种藻。
[8]缝殿寮是职司裁缝御衣的地方,故端午节的香球等物,由其承办进呈。
[9]五月五日中国古时称为“恶日”,日本受中国的影响,故亦在避忌之列。
[10]这里说是将香球和花果的枝,也有用绢制造花的,用紫色的丝辫束在一起,挂在袖上作为装饰。
[11]日本叫子规为hototogisu,说它自呼其名;又因啼声近似hokekio,说它能诵《法华经》,日本语音读相近。
[12]原文作“桂”,叶似白杨,两两相对。《史记》注云:“枫为树厚叶弱茎,大风则鸣,故曰枫。”与下文之枫树有别。
[13]日本用自造的汉字,作木旁神字,系一种山茶科的常绿乔木。古来以其枝叶供神,故字从神木,荣木的名字则是从常绿的意思出来的。
[14]临时的贺茂祭在十一月下旬,禁中内侍所有御神乐,于其时献技,舞人手执荣木树枝。
[15]原歌见《古今六帖》,将樟树的多枝,比喻人的多有怀恋。原本“千枝”只是说树枝众多,现在却作实数说,戏言有谁曾经数过。
[16]催马乐本系民谣之一种,至平安时期乃列入雅乐中了。原歌意云,有如山百合的草茎分作三端四端,造成三栋四栋的殿,盖是颂祝营造的歌。
[17]据唐朝方干的诗云:“长潭五月含冰气,孤桧中宵学雨声。”
[18]此树中国名“罗汉松”,日本名意云“明日成桧了”,故戏言这是谁所给的不很可靠的预言。
[19]这时候的服色,似四位以上皆是黑袍,染色例用皂斗,但其时或用白橿的叶子代替。
[20]白檀的树叶里边是白色,远远看去白色一片,几乎要看错是下雪,人麻吕有一首歌说及这事。但与素盏鸣尊(《古事记》中有须佐男命,读法相同,只是所用汉字不一样罢了)在出云国的事别无关系,或疑素盏鸣尊一句系属衍文。
[21]交让木为大戟科的常绿小乔木,其叶经冬不凋,至新叶发生,乃始落下,故有是名。日本新年取叶为装饰品,此种风俗至今犹存。
[22]日本迎接祖先的精灵,今但在旧历中元,但古时亦于除夕设祭,据《报恩经》云:“十二月晦日午时来,正月一日卯时归。”元旦祝贺延龄,进固齿的食物,亦用交让木的叶子为垫,今唯用为装饰罢了。
[23]此并非中国的柏树,乃是槲树。因下文有“柏木”的成语,故此处未加改正。
[24]因为槲树的叶不即落下,留在树上直到春天,所以相信有守叶的树神住在里面。因为近卫府的官员是职司守卫的,后来便叫他为“柏木”云。兵卫府的佐是次官,尉则是三等官。
[25]箱鸟,一说是翡翠,一说是雉鸡,究竟不知道是什么。
[26]都鸟,即是海鸥,因中国说鸥鸟便联想起海来,而都鸟却是在内河,特别是江户的隅田川。千鸟乃日本的一种候鸟,故有同伴失散之说,形似田鹬,喜在河海边居住。
[27]民间俗说,莺喜在梅花上定住,故诗画上二者每相连在一起。
[28]上文说莺啼只宜在春天,入夏便不佳,所谓已是“老声”。但这里说贺茂祭乃是四月中旬的事,莺学子规的叫,却也是很有意思的,即对于前说多少的加以改订了。莺学子规固然不坏,但子规的鸣声自当更佳,所以下节接下去,是那么的说。
[29]子规初啼的时候,声音还是艰涩,但到了五月,彷彿是自己的时候到了,便流畅起来了。
[30]夜里叫的不但是子规,这里并包括水鸡,鹿,及秋虫等。
[31]这里所指当然是说女童。
[32]为什么这里说“小鸭子”是高雅的,殊不可解。或谓当解为“鸭蛋”,亦同样费解。
[33]甘葛即甘葛煎,古时未有蔗糖,故取甘葛煮汁,以助甜味。金椀者金属的碗。
[34]日本古代用铃虫松虫的名称,与后世正相反,因为这里所谓铃虫现在称为松虫,中国名“金琵琶”,松虫则现名铃虫,即是中国的金铃子。
[35]裂壳虫系直译原义,乃是小虾似的一种动物,附着在海草上边,谓干则壳裂,古歌用以比喻海女因恋爱烦闷,至将身体为之破灭。
[36]蓑衣虫系蓑蛾的幼虫,集合枯枝落叶及杂物为囊自裹,正如人的披蓑衣,故有是名。
[37]日本古时大概有这种民间传说。其所谓“鬼”盖系鬼怪,与中国的鬼不同,这里女人则系人类,故弃置鬼子而逃走。
[38]“给奶吃吧”原本作qiqiyo,系形容虫的叫声,qiqi的意义即是“乳”,盖指婴儿索乳时的啼声。
[39]“道心”即求道的心,谓叩头虫归依佛法,故到处礼拜。
[40]日本古人中常见的有“虫麻吕”及“蝉丸”等人名,故亦可有人取名“蝇麻吕”者,但此纯是假设,实际上似并没有。
[41]夏虫,为灯蛾的别名,但这里所写的似不是那种大的扑灯蛾子,却是指细小的青虫,其飞走甚为敏捷。
[42]一说,这当是下文第一六五段的一节,因为那是说“风”的,也说得有道理,但作为独立的一段,却亦别有风趣。
[43]贺茂祭的时候,用葵叶作种种装饰,见卷二注[34]。卷缩的头发,一本作“白头发”。
[44]黄牛在古代算是高贵的东西,称为饴色的牛。
[45]椎木的实可食,但大抵皆小儿辈喜食,若须眉如戟的汉子贪吃此等东西,实可谓不相配。
[46]女官例着绯裤,这里作者盖深有慨于当时的风气的颓废。
[47]卫门府的佐官职司守卫宫禁,故夜间巡行是其本职,但这里是并指夜游,谓其借此潜入女人的家里住宿。
[48]卫门府的佐官的裤子系用白色的粗布所制,所以说是沉重,而因为是白色,故鲜明易见。
[49]武官例着“阙掖”的袍,这和文官所穿的“缝掖”相对,盖谓腋下不缝,但如何挂了起来会像老鼠尾巴似的,则因衣制不很明了,所以也就不能了然了。
[50]此指不兼职兵卫府的藏人。
[51]“空车”有两种意思,一是空着没有人坐的车子,二是没有车盖的货车,这里盖是第一义。此一节盖是“错简”,系属于第四三段者,此说亦颇有理。
[52]随身见卷二注[44]。
[53]弁官犹后世的次官,专司事务奔走,为办事便利起见,衣裾特别的短。
[54]中宫职是专门管理中宫事务的机关,设在禁中。这一段是追记长德四年(九九八年)三月里的事情。
[55]头弁即藤原行成,其时为权左中弁,兼藏人头。见卷一注[34]。
[56]大弁共有二人,其时左大弁是源扶义,右大弁是藤原忠辅,此处不知系指何人。
[57]这两句话出《史记·刺客列传》,是豫让所说的话。
[58]古歌里说,远江的河边的柳树,虽是砍伐了也随即生长,比喻二人的交情不会受外界的障害。
[59]古时女人的脸不轻易给男人看见,如相对说话的时候,也大抵用桧扇遮着脸,或者隔着帘子和几帐。
[60]日本旧时女人礼服是散着头发,披在礼服上面的,今因匆忙,所以将礼服披在头发的上边了。
[61]说孝姓藤原氏,其时任藏人。
[62]禁中卫士持弓作欲射状,弦鸣有声,称为“鸣弦”,云可辟除鬼怪,至今日本宫中犹有鸣弦的仪式,但由文官代办,不复用守卫的兵士。
[63]原文云“高跪”,谓以膝着地,上半身直立,即中国古时的长跪。
[64]方弘即源方弘,由文章生出身,于长德二年正月补授藏人。
[65]饲牛小厮不论年龄老幼,都用这个名称。
[66]牛车不曾架着牛,却将辕放在一个架子上,这就叫做“榻”。
[67]下裳的衣裾很长,行动很不方便,有事的时候,便塞在带子里,手板即是朝笏,插在肩头,便空出右手来了。
[68]古代日本天皇多有让位出家者,上尊号曰法皇。这里所说,不知是指哪一个,五十九代的宇多法皇,或是六十五代的花山法皇。
[69]此盖专从瀑布的名字说话,如“无声的瀑布”说有意思,亦是如此。
[70]在《古今和歌集》里有歌云:
“世上什么是有常呢,
飞鸟川的昨日的深渊,
今日成为浅滩。”
[71]耳敏意云听觉灵敏,是一条小河,在京都中间流过。
[72]贯川与泽田川,均见于催马乐歌词中,所以联想了起来。
[73]天川即是天河,照道理说来应该是在天上,现在有天川这地方,那正在天底下也是有的。织女与牵牛二星,隔着银河相对,本是中国传说,日本沿袭用之。
[74]在原业平为日本九世纪时有名的歌人,有《伊势物语》一卷,相传即是讲他的恋爱故事之作。
[75]“天彦”亦作“山彦”,即是山谷间的人语的回声。
[76]中国传说,七夕乌鹊填桥,使织女牵牛得以会见,未必是实有这桥。下文相逢桥,亦疑系原来是乌鹊往来,相逢成桥,今误分为二,但或者系单独指二星相逢,亦未可知。
[77]“泽泻”日本原名可写作“面高”,谓高举其首,即傲慢的意思,故如此说。
[78]不知是何种植物,因生长于危险的地方,故名。
[79]常春藤俗名爬山虎,生在墙壁间隙中,与危草情形相似,因连类说及。
[80]无事草是什么未详,但其名字似在庆祝或颂祷平安的意思。
[81]忍草,原意如此,殆谓其能耐干旱,人取其根盘作圆圈,为檐下装饰,时沃以水则能出枝叶,繁绿可观。中国称海州骨碎补,只用作药品。
[82]“平芝”系直译原义,“芝”日本训作“草皮”,平芝殆言草皮一片。
[83]八重葎者丛生的葎草,字书载葎似葛有刺,又据《本草》云:“葎草茎有细刺,善勒人肤,故名勒草,讹为葎草。”今俗呼拉拉藤,猪不能吃,故又名猪殃殃。
[84]《万叶集》为日本最古的和歌总集,凡二十卷,成于公元七世纪中,编集人不详,后世考据多说是大伴家持所编,在作者当时因别有《新撰万叶》及《续万叶集》等名称,故称为《古万叶集》以示区别。《古今和歌集》亦二十卷,延喜五年(九〇五年)奉敕所撰,系最早的敕选歌集,《后撰和歌集》则天历五年(九五一年)告成,亦敕选凡二十卷。
[85]“歌题”原意是和歌的题目,但是咏和歌为什么以这些题目为限,似乎是个疑问。《春曙抄》疑为这不是平常的歌咏,或是一种特别体裁,如所谓“隐题”之类,古时有咏“物名”这一种,即是将物名咏入歌中,当作别的意义用,虽未必的确,也是一种解释。
[86]壶堇为堇花的一种,其叶圆而小,似乎瓶的样子,故名。
[87]底平而缘深的小船,利于行驶在浅滩的地方。
[88]此处原文曰“芝”,普通训作“草皮”,但亦可训作“柴木”。
[89]日本古时,桔梗、木槿及牵牛花,皆训作“朝颜”,但这里似专指木槿。《诗经》云:“颜如舜华。”也是以木槿形容貌美,但并不含有朝开暮落的意思。
[90]女郎花,旧时传说有女子因恨男人的无情,投水而死,其衣朽腐,化为此花,因名为女儿花,中国则名为败酱。
[91]原文为“刈萱”,系茅之一种,叶可以盖屋,根用作刷帚,以洗什物。
[92]镰柄花,今称“叶鸡头”,即中国的雁来红。因镰柄的文字不雅观,故本文如是说。
[93]岩菲即剪春罗,虽然花开并不像藤花,或系别的花,待考。
[94]“夕颜”是与“朝颜”相对立的名称,乃是匏子的花。因为它开在傍晚,在苍茫暮色之中,显出白色的花朵,可以与早上开的朝颜相比。但本文中说它结实太大,那么所说的是瓢了,日本少瓠而多瓢,取其实刨皮为长条,晒干为馔,称曰“干瓢”。
[95]尾花也是芦花的一种,谓其形似马尾,与狗尾草别是一物。
[96]即是说在本章“草花”里,如不说及尾花,未免觉得可怪。
[97]胡枝子原文作“萩”,但中国训萩为萧,盖是蒿类,并非一物。《救荒本草》有胡枝子,叶似苜蓿而长,花有紫白二色,可以相当。萩字盖是日本所自造,从草从秋,谓是秋天开花,有如山茶花日本名为椿花,从木从春会意,非是形声字也。
[98]日本古歌中说及鹿者,必连带的说胡枝子,其用意不详,但其由来已久。
[99]岩踯躅即踯躅花,亦称杜鹃花,因其在山岩间故加岩字,中国俗称“映山红”,亦是此意。
[100]“山”指京都的比叡山。出家的人上山修行,凡历十二年,不能下山,山上又历代相传是“女人禁制”的,法师的父亲可以入山相访,若是母亲便不可能了。
[101]这所说的是怎么一回事情,殊未能明了。
[102]这句的含意,据《春曙抄》本说云,在暗中未能看见覆盆子的美丽的颜色。但后世一般的解释,则多解为恐有虫也看不见。
[103]《春曙抄》本解释为如在乐人及行列之中,发见有相识的人则更有意思,唯似少为迂远,改为与不相识的人共观,比较合适。
[104]旧时染色皆取诸植物,蓝是一种蓼科,黄檗则是乔木,树叶如漆树,夏日开小花,煮其树皮以染黄色。
[105]这是说中国的“王质烂柯”的故事,王质入山采樵,看见仙人下棋,才下完一局,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斧头柄已经腐烂,因为已经经过了百年了。
[106]“烦恼苦恼”系是佛经成语,当时盖很是流行,成为惯用语之一了。
[107]古歌有云:“心是地下流水,在那里翻腾,虽是不说出,却比说话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