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响余群动息 曲罢秋夜深(1 / 1)

长风几万里 白夏源 2957 字 10个月前

炎黄历206年12月38ri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转眼就要到新年了,学校又要举办一年一度的迎新联欢晚会了。周末的最后一节课,班主任李玥馨走进教室,和任课老师悄悄地耳语了几句,任课老师会意地点点头,然后开始收拾东西。

李玥馨说:“同学们,这一节课就不上了!”

“噢!万岁!”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不用上课的消息对孩子来说是最开心的了。

李玥馨接着说:“我还要宣布一件事,再过一星期就是元旦了,学校又要举办一年一度的迎新联欢晚会了,每个班级都要出一些节目,希望同学们踊跃报名!”

胖墩墩的岳思云首先跳起来:“我会八卦掌,江婉纹会越女剑,我们可以表演武术对打!”

“好!岳思云、江婉纹的武术表演。”李玥馨电子黑板上记了一下。“还有吗?”

“我会拉小提琴。”曹沁举手说道。

“好!曹沁的小提琴表演。”李玥馨又在电子黑板上记了一下。“还有吗?”

……

“还有吗?”

……

李玥馨问了几遍还是无人回答。

她忽然看见刘耀铭正在和刘蓓雯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于是便问道:“刘耀铭!刘蓓雯!你们在商量什么?”

刘蓓雯不好意思地说:“我会跳《霓裳羽衣舞》,不过要白夏源给我做古琴伴奏。”

“哦?白夏源会弹古琴?”李玥馨惊异地问道。

“老师,不能乱弹琴,那叫抚琴!”刘耀铭在一旁插嘴道。

把李玥馨闹了个大红脸:“哦,老师出洋相了!”

“小铭,你才出洋相呢!可以叫抚琴,也可以叫弹琴,老师说得又没错!不懂装懂!”刘蓓雯澄清道。

“哈哈哈!”同学们哄堂大笑。刘耀铭给闹了个大红脸。

“好!刘蓓雯的《霓裳羽衣舞》,白夏源古琴伴奏。”李玥馨又在电子黑板上记了一下。然后按了一下转换键和发送键,就把计划上报到学校去了。可怜的白夏源,这时正在和俞维新热烈地讨论着,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人卖了。

“很好,我们班的同学多才多艺,老师很满意。希望参加表演的同学回家后多练练,在联欢晚会上好好为我们一(1)班露露脸!”

“什么!你们让我去表演古琴?这不是乱弹琴嘛!你们问过我吗?不去不去!要不小铭你自己去!”在回家的路上白夏源听刘耀铭说起这件事,大为恼火。刘庆平时都住在舰队司令部,三个孩子全扔在白家,自己优哉游哉当起了甩手掌柜。所以每逢周末,刘耀铭和刘蓓雯都是跟白夏源一起坐白家的车回白府。

“阿源!我不是不会嘛!这是雯雯的意思呀!”刘耀铭赶紧向刘蓓雯使眼sè。

刘蓓雯赶紧拉着白夏源的手撒娇地说:“阿源,你就帮我一下嘛!好不好嘛!”

白夏源最怵刘蓓雯的温柔攻势,对此他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他叹了口气:“好吧!雯雯,你真是我的克星!”

刘蓓雯高兴得抱住白夏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白夏源苦笑不已。

刘蓓雯、刘蓓露两姐妹为人乖巧,嘴巴又甜,在白府很得四位老人的宠爱。两姐妹又最喜欢白夏源,没事就跟他粘在一起。大人总爱拿她们开玩笑:“雯雯,露露,长大了给我们阿源做媳妇好不好?”她俩也总是高兴地回答:“好啊好啊!我们最喜欢阿源了!”刘蓓露更绝:“姐姐做阿源哥哥的大老婆,我做小老婆!”童言无忌,逗得大人哈哈大笑。

白夏源眉头一皱,眼珠一转,说道:“小铭,你给我找了个好差使!”

刘耀铭也不搭腔,只是嘿嘿地笑着。

白夏源接着说道:“不过……你得帮我个忙!”

刘耀铭接口道:“行!行!就是有一百件事我都帮你摆平了!”

白夏源说:“我也不要你做一百件事,别说你去做了,我说说都嫌累!我只要你做好一件事!”

刘耀铭不耐烦地说:“说吧说吧!什么事?”

白夏源趁热打铁:“我要用‘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是宋代名琴,原本为南宋著名琴师郭楚望所有。郭楚望是永嘉人,古琴浙派的创始人,曾用“潇湘夜雨”创作过千古名曲《潇湘水云》、《秋鸿》、《泛沧浪》。后因雁荡白家家主白夏池对他有救命之恩,故以此琴相赠。是白夏池的最爱。后来白夏池在闭关前又将此琴转赠于大弟子刘明晏。遂成为刘家的传家宝。(作者按:正史中的郭楚望是南宋末年古琴作曲巨匠,比白夏池所处时代要晚一百多年,为了情节的需要,作者让他早生了一百多年。读者不要介意,嘛!就权当是另一时空的地球吧!)

当今皇帝刘磊最爱此琴,别人碰都不能碰。前两年白夏源随母亲进宫去拜望皇帝皇后时,一眼就认出来了,他一直在想怎么把它要到手。现在机会来了,他怎能放过,即使搞不到,出口气也好。

刘耀铭立刻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迅速瘪了下去。“阿源!别的什么事都行,这把琴可是老爷子的心头肉啊!你换别的吧?”老爷子是他们俩对皇帝的私下称呼。

“没得谈!非这把琴不足以表现《霓裳羽衣曲》的神韵,你要搞不到,那这个节目就算了!”白夏源不耐烦地说。

这下刘耀铭可真像老鼠掉进了风箱里——两头受气。要不答应吧,想到刘蓓雯可能失望的后果,他就不寒而栗。她要整起刘耀铭来,可是有层出不穷的手段。可是一想到老爷子那不怒而威的神sè,他的两条小腿肚子就不禁打颤。

“算了,死就死吧!”刘耀铭发狠了。

一到白府刘耀铭就丢下一句话:“晚饭不用等我了!”然后找了个卫兵陪他去皇宫。也不知他用了什么办法,吃过晚饭就得意洋洋地坐着皇宫禁卫的jing通车带着“潇湘夜雨”回来了。

“怎么样?阿源!”

“咦?看不出来小铭本事还真不小?”

“那当然,也不看看我是谁?”刘耀铭得意洋洋,扬头摆出一副臭屁样。

“呵呵!要不要我叫雯雯来表扬表扬你?”白夏源不怀好意地说道。

“别!别!算我怕你了!”刘耀铭立刻变成了缩头乌龟,讨好地把琴盒递了过去。

白夏源小心翼翼地把“潇湘夜雨”取了出来,轻轻地放在琴桌上。琴首在右,琴尾在左,琴轸放置在桌外。他的心中一阵激动,分别了千年的老朋友又回来了。

只见此琴以梧桐木制作,琴身扁平,深具“唐圆宋扁”的神韵。虽已历千年,仍是神韵如初。此琴面板纹理顺直、宽度均匀、硬度适中。琴面弧度平正自然,琴身端正。各部分加工jing细,胶合处严丝密缝。琴身油漆sè调雅致,平滑光亮,古雅的梅花断纹隐现如虬。琴弦丝条均匀,光泽、洁白,拉力极强。缠弦紧密、匀亮光润。

白夏源坐下来,身体离琴约半尺左右,胸口正对四徽与五徽之间。双肩齐平,双膝分开,双脚自然平放在地面上。试了试音,又调整了几根琴弦,然后开始试弹。只见他双手或抚或按,时而轻挑,时而重抹。一串串高低音如珠玉般四散,叮咚之声不绝于耳。

“潇湘夜雨”不愧为琴中极品。散音嘹亮、浑厚,宏如铜钟。按音低音区浑厚有力,中音区宏实宽润,高音区尖脆纤细。泛音清越,高音区轻清松脆,有如风中铃铎,中音区明亮铿锵,犹如敲击玉磐。音响纯净、音量宏大,各弦发音均匀,没有一丝杂音,高音清晰,共鸣和传远效果极好,音sè优美、圆润、清脆。

白府的人都被动人的琴声惊动了,纷纷聚拢来。

刘蓓雯第一个跑进来,看见白夏源正在抚琴,高兴地叫道:“琴拿来啦?太好了!这就是‘潇湘夜雨’啊?好漂亮!阿源,我也想学琴,你教教我好不好?”

“好的好的!不过学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等以后有空时我让外公好好教你。”对刘蓓雯的要求,白夏源是有求必应。“现在我大概地给你介绍一下古琴。”

“你看这古琴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象征sè彩,比如,它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最初古琴是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调。后来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少宫),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少商),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因此,刘长卿的《弹琴》中有‘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诗句。……

“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可惜四大名琴失传已久,人们再也无缘得见。

“首先我们说一说号钟。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yu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俞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恒公的手中。齐恒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其次是绕梁。今人有‘余音绕梁,三ri不绝’之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sè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ri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xing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第三是绿绮。这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桐梓合jing’,即桐木、梓木结合的jing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jing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sè,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cāo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jing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最后是四大名琴中出世最晚也是最有名的焦尾琴。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大学问家,在编写历史典籍方面贡献非常大,并且很懂音乐,又是一个出sè的音乐家。

“有一次,蔡邕路过吴县这个地方,有一个人正在做饭,架起一口大铁锅,下面正在烧火,柴火在烈焰中噼噼啪啪的一阵作响,火势正旺。蔡邕在旁边经过,忽然发现一块上好的梧桐木正在燃烧,他知道梧桐木是作琴最好的材料了,这样烧掉非常可惜,于是不顾火势正猛,连忙把这块木板抽了出来,掸灭上面的火,他一边仔细端详着这块烧焦的木头,一边连声说:‘可惜,太可惜了!’他这种举动,把烧火的人弄懵了,蔡邕解释说:‘这块木头是做琴的好材料,烧掉实在是太可惜了。’烧火的人笑了:‘原来如此,既然您这么喜欢,就拿去好了。’蔡邕高高兴兴的把这块木头拿回了家,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jing心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琴以它悦耳的音sè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300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ri,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

屋里的人听得如痴如醉。

等水钧翼赶到时,房间里已经挤满了人,白夏源正在给刘蓓雯介绍琴体。

“……这是岳山,这是琴颈,这是琴肩,这是琴腰,这是琴尾,这是龙龈,这是冠角,这是琴徽……

“这张‘潇湘夜雨’是宋代名琴,属仲尼式琴,它原本为南宋著名琴师郭楚望所有。郭楚望是永嘉人,也是古琴浙派的创始人,创作出了千古名曲《潇湘水云》、《秋鸿》、《泛沧浪》。今天我就为大家弹奏一曲《潇湘水云》。

“传说当年郭楚望泛舟洞庭时,望九嶷山为潇湘之云所蔽,但见烟波浩渺,云水苍茫。怀古伤今,江寒月冷,情动乎中,遂作《潇湘水云》,以寓惓惓之意。

“聆其音趣,更有水光云影,一蓑江表之致,播弄云水,扁舟五湖之兴。其中以四段至八段专写水云之声,以水声之妙衬无声之云,妙不可言。九段则描画击楫中流,逍遥容与。末段用角变打圆,如轻舟之转柁,隐隐有帆随湘转、望衡九面之意。

“《潇湘水云》全曲古音委宛,宽宏澹茂,恍若烟波缥渺。怀高岚于胸臆,寄缠绵于溪云,一派融和chun水,浓艳温柔,有情至而弥深。其和云声二段,轻音缓度,天趣盎然,不啻云水容与。至疾音而下,指无沮滞,音无痕迹,忽用云驰水涌之势。泛音后,重重跌宕,幽深思远。

“全曲共分十段:一、洞庭烟雨;二、江汉舒晴;三、天光云影;四、水接天隅;五、浪捲云飞;六、风起水湧;七、水天一碧;八、寒江月冷;九、万里澄波;十、影涵万象。”

说着他点起了一柱檀香,开始弹奏《潇湘水云》。悠扬的琴声缭绕在轻烟之中,人们都沉醉在绝sè的琴音之中,仿佛身处仙宫,浑不知此时为何年何月。当最后一缕琴音随青烟飘散后,人们还陶醉在难以言传的美妙感觉中。

“好!妙!完美!”水钧翼的叫好声惊醒了大家,屋子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水钧翼高兴地对白夏源说:“此曲主调为商调,紧五弦弹之。自三段至尾,皆本曲趣味,抑扬恬逸。自四至八段,须两手灵活,低弹轻拂,如云水之奔腾,连而圆洁,方合其旨。弹奏此曲须指法空灵,用指极难,吟猱二法用至极致,而不仅仅是以手快为好。阿源!你现在的琴技大有进步啊!简直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了。看来有一张好琴,境界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呀!”

白夏源一惊,今天是怎么啦?其实白夏源的琴技一直都不错,但是为了避免陷入撒谎怪圈,他一直掩饰着自己的琴技,经常故意弹错一两个调,手法上也表现得比较生涩。今天可能是与老友久别重逢,心情过于激动,一下子就忘了。不过外公既然已经自动帮他解释了,那就正好将错就错。